图形与位置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条线索来教学:第一条线索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这方面,在第一学段侧重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观察、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第二学段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或根据数对借助方格纸确定位置。第二条线索是进行分析辨认方向和使用线路图。这方面,第一学段的重点在于认识方向,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刊简单的线路图;第二学段则要求用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描述或确定位置,进而运用方向和距离画出线路图,并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教学中,结合小学生认知空间方位的特点,创设丰富的生活场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对两个学段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形成知识系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回顾整理旧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量角器 尺 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要复习(图形与位置),师板书:图形与位置。观察,其中的“形”字在这几个字的什么位置?
师:对,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确定了“形”这个字的位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位置。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无处不在,感受、熟悉我们即将复习的知识。特别是教师的小结,既肯定了学生不同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又点明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1、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
(1)分别指3名学生介绍周围的同学。
板书:XX在XX的左边
XX在XX的右边
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描述的方法不一样呢?
小结:参照物不一样,描述位置的方法的也不同。
(2) A在B的前面
B在A的后面
小结:位置的描述是相对的。
(3)练习:描述花与空调的位置关系。(上、下)
小结:在一个空间里,可以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描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这里通过问题的设计和精心的选择不同位置的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师能适时地引导学生体会:在同一空间里,不同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2、现实中还有一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图1。
观察图,在这一排队伍中,小明排在什么位置?
第几个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出示图2。
小军坐在哪里?(学生回答)为什么不用第几个来描述了?
小结:第几个在一排队伍中使用,多排队伍时,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或者第几组第几个来描述位置。
(3)练习:指名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位置。
(4)还可以怎样描述。(数对)
详细介绍数对的描写的方法。
(5)练习:指名一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师规定列和行)
(6)刚才我们用数对描述了自己的座位,在平面图上如何用数对来表示各地点的位置?
(出示图3、图4)
比较不同的表示方法
发现: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在同一列,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在同一行。
小结:(由学生试着小结)用数对能够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
【设计说明:用数对能够准确的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排中的第几个到多排中的第几排第几个再到数对,这一条纵线贯穿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始终。同时在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的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3、除了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关系,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后,指名一生指一指在现实中如何确定东南西北,并说出大门在阶梯教室的什么方向?(东北)
三、梳理应用
1.用方向、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1)出示“练习与实践”第1题的平面图。
引导:仔细观察有哪些景点,自己先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描述这些景点的位置?
提问:你能用哪些方法说明这些景点的位置或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2)用方向确定位置。
提问:孔雀园在大门的哪一面?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提问:孔雀园在大门的北门,反过来说就是大门在孔雀园的南面。
你还能说出哪个景点的哪个景点的哪一面?
指名交流,集体评议。
用数对确定位置。
提问:猴山的位置怎样用数对来表示?数对(9,3)表示的什么意思?
提问:你还能用数对表示哪些景点的位置?请大家来说一说。
(4)用数对和方向描述路线
①先每个根据数对表示的路线按顺序确定小华游览的景点,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交流小华游览景点的顺序。
②要求学生设计一条不同的游览路线,用数对记录下来。
交流学生设计的游览景点,结合指名学生说说依次经过的景点。
3.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出示“练习与实践”第2题平面图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书上。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思考的,实际距离是怎样计算的。
(2)出示“练习与实践”第2题的第(3)题。
学生读题,独立在书上完成。
集体交流,呈现学生表示出的百货大楼和图书馆的位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复习路线图的运用。
出示“练习与实践”第3题。
提问:从路线图中看,有哪些站点?你能举例说说相关站点的位置关系嘛?谁来说一说?
引导:你能说说从红梅新村到淮定桥的行驶方向和经过的站点吗?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四、综合运用
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提问:谁来说说我们的学校在哪里?出示平面图,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一部分同学板演外地客人,其他同学试着带领客人参观校园。
小组合作表演。
指名部分小组上台说一说,其余小组评价。
(5)比较:从大概到精确
(6)小结:用方向加上距离才能更精确的确定位置。
【设计说明:本处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从疑惑到解决问题的这一个过程,恰到好处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用方向、角度加上距离才能更精确的确定位置这一全过程,强调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回顾、归纳铺好了路,架好了桥。】
五、评价小结、提升学力
通过刚才的复习,你有了那些收获?
谈话:其实,确定位置还有很多方法,很多学问呢。生活中,这些领域内也用到了确定位置的方法。(欣赏)
瞧!我们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有时仅仅依靠两个数也很难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怎样在空间里定位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去研究。
【设计说明:一句很平常的“通过刚才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却能够给足了学生思考、归纳、总结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一节课所复习的知识从横向上和纵向上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飞跃。】
【资料链接】 笛卡儿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而笛卡儿坐标系的产生,就是“点”和“数”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