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训练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训练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1 21: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择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电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B.珍珠港事件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战
3.二战期间,希特勒吹嘘德军“不可战胜”,使德军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的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诺曼底登陆成功
4.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 D.斯大林格勒战役
5.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他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 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
A. 《共产党宣言》 B. 《开罗宣言》C. 《凡尔赛合约》D. 《联合国家宣言》
6.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是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联合国宪章》
7.有些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如图是1942年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从这幅漫画中,我们获得了什么最主要的历史信息(   )
A.希特勒是发动世界大战的元凶[来源:Z_xx_k.Com]B.希特勒死有余辜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D.国际正义力量的联合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要原因
8.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次会战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凡尔登战役
9.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的反对纳粹暴行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0.1944年6月,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我所率领的这支不可征服的英雄部队还没有登陆欧洲,但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
A.敦刻尔克撤退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 D.诺曼底登陆
11.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同盟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军事合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
①诺曼底登陆  ②雅尔塔会议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珍珠港事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明确要求将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士,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性文件是( )
A.《开罗宣言》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联合国家宣言》
非选择题
13.(分析探究题)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仍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80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年月)和标志。
材料二 如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千米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 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材料四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 如图所示
(4)请写出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
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
印度……”
——罗斯福
(5)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
材料七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6)材料七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7)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4.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第一篇:积极应对,战胜危机
材料一: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度……,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面对“大萧条”现状,罗斯福坚定的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第二篇: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两国在改革面前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新兴的苏维埃俄国实行了什么政策?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的历史事件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图示一中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4)图示二中,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中国的哪次战争也为这场危机的化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美苏在图二、三中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昔日的世界大战已硝烟散尽,但长期以来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远未平息。对此,从人
类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10:CBCCD; 11—15:CDADD; AA
13.(1)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或太平洋战争爆发)。
(3)①德国企图撕毁(或摆脱、推翻、否定等)《凡尔赛条约》;②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于崩溃边缘;③政府瘫痪,政局极度混乱。
(4)事件:雅尔塔会议;人物: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5)李宗仁、彭德怀、朱德、林彪、佟麟阁、张自忠等。(此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至少写出三个,书写无误即可)
(6)文献:《联合国家宣言》;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
形成。
(7)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就是力量,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英勇抗争等。
14.(1)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对工业的调整
(3)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导致一战爆发。
(4)斯大林格勒战役;抗日战争
(5)由盟友到敌对
(6)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或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