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课件: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课件: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1 21: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新课导入 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已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以下是清代历朝重要的文字狱案件。
发起原因
清代前期文字狱大致有3种情况:
①清先世曾被明朝统治,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占领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
②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
③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
清朝文字狱的开端,起于顺治四年——广东和尚函可身携一本纪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在严刑折磨一年后,定谳流放沈阳。次年,又有毛重倬等坊刻制艺序案,毛重倬为坊刻制艺所写的序文不书“顺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有关“正统”的“不赦之条”。由此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从此诞生了清朝言论检查 官,开始了中国的言论出版审查专制,中国人的“言论自由之人权”由此大倒退。清朝文字狱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习目标1.知道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政治腐败的史实,掌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自主学习1、清朝时期,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在政治上:雍正帝时期设立_________;思想上:大兴__________;文化上实行__________政策。
2、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必然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又有哪些表现?
3、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1757年清朝只开放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一、军机处的设立(政治上)1.背景:清初的内阁六部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做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帝的权力,挑战皇帝的权威,(削弱了君权)。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有多大?2、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雍正帝军机处外景军机处内景合作探究: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
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议一议:军机处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P1003.军机处的作用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什么是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大兴文字狱的皇帝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思想文化上)相关史事:荒唐(冤)严酷的文字狱材料一: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康熙时庄廷鑨《明史》案)材料二: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 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雍正时查嗣庭案)合作探究:清朝统治者为何要大兴文字狱?文字狱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材料三: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乾隆帝时胡中藻案)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以加强君主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乾隆时编订的《四库全书》文化专制政策 表现: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审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措施:1、政治上:2、思想上:3、文化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相关史实 史实一:乾隆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整体估价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下面史实反映了清朝怎样的社会状况? 1.官场腐败(吏治腐败) 史实二: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八旗兵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兵饷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下面史实反映了清朝怎样的社会现象?)2.军队腐败(军备废驰) 史实三: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
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 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3.国库空虚,,国力虚弱 史实四: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不择手段兼并土地。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多人。4.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议一议:什么政策?皇上,我朝无所不有,无需与他国交流。四、闭关锁国政策不开门咋办?1、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主观原因)(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客观原因)2、“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颁布“禁海令”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开放宁波、漳州等四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问题探究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它有何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影响:1、(积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影响:联系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各抒己见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与世界各国交往。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1、清朝时期,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在政治上:雍正帝时期设立_________;思想上:大兴__________;文化上实行__________政策。
2、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必然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又有哪些表现?
3、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1757年清朝只开放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 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课堂小结: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文化专制(1).官场腐败(2).军队腐败(3).国库空虚,财政危机(4).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军机处广州“广州十三行”课堂小结清







化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文字狱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课堂练习1、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 ( )
A.内阁 B.六部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宦官
2、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只许五口通商????????? B.排斥一切洋务??????????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3、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CD 材料:乾隆帝给英王的赦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天朝指什么?此话反映了清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清朝 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闭关锁国 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