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西藏汉语)第四册 19.火把节之歌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西藏汉语)第四册 19.火把节之歌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2 09: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课型 本学期第 课时
教学内容
19.*火把节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学习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
过程
与方法
1.自读法
2.自学法
3.提问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了解彝族风情,培养开放意识,尊重多元文化。
2、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本文的脉络和记叙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①学习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②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义和用法。
导入
新课
同学们谁来说说“香格里拉”是什么意思......
通过学习香格里拉懂得了什么?
板书课题
19.*火把节之歌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提出生字
崇 chòng
忌 jì
硕 shuó
韵 yùn
缓 huǎn
辈 bèi
冈 gāng
凤 fèng
凰 huáng
词语解释
崇拜:重视,尊敬。
缓慢:慢慢。
禁忌:所有担心的话或行为。
长辈:比自己大的人。
硕大:非常大,巨大。
山冈:低而平的小山。
情韵:情趣。
凤凰:一种神鸟的名字。
一年一度:每年一次。
天然:自然存在的。
恰好:正好,刚好。
出场:登台表演。
小结
通过本课时讲解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的较好,但是造不出通顺的句子,今后需要加强汉语口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彝族风情,培养开放意识,尊重多元文化。
②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本文的脉络和记叙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体会作者的感情。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说你们所知道的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咱们藏族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今天我们来看看彝族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正月初一的藏历新年
正月十五的酥油花灯节
正月十二的赛佛节
七月一日的雪顿节(酸奶节)
七月六日的沐浴节(尕玛日吉)
8月赛马节
老人到80岁有个节日(加顿)
板书课题
19*火把节之歌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1-3):介绍彝族与火的密切关系以及彝族火把节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7):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按时间顺序记述火把节的主要活动。
第三部分(8):直接写“我”的情绪和受感染后的行动。
总结:本文用火的象征意义,借此渲染火把节之夜人们自由欢唱的气氛,以及作者对彝族儿女的祝福之情,希望他们永远自由,欢乐,歌唱。
布置作业
生字、词。
P152页二、三题。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本课的生字,会读、会写并能造出正确的句子,难点是普通话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意义。
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是本课生字、词掌握的较好,并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能大胆发言,说出自己认为的答案,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本次教学的失败之处是本人没办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没有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学生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太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