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复习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
2、1970-1971年我国相继自主研制出的海军武器?
3、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母?
4、我国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什么考验?
5、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制造了哪些战斗机?
6、1966年组建导弹部队又称为----后更名为---?
7、我国五大军种
预习
作业与测试P39自主预习
5分钟
图说历史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一、“近代中国……实行对帝国主义的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就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的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周恩来传》
旧中国的外交特征是什么?
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从材料中找出三个词,概括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告别百年屈辱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图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
美苏两大巨头对新中国发出的交友信息都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本P81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寻找答案。
精讲点拨
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逃亡台湾的蒋介石政府之承认,它拒绝承认、中国政权的合法性以及阻挠新中国取代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地位。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政权,并与我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旧中国时期,英国殖民主义者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地区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此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了。
A.武力解决 B.外交谈判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为什么?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次提出
正式确定
内容
意义
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三十个亚非国家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而独立;旧的国家政治秩序虽然已被打破,但亚非人民反帝斗争的任务仍很艰巨。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当增进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以推动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因而产生了要求合作和团结的强烈愿望。这样,在印尼、缅甸、锡兰、印度、巴基斯坦5国总理的发起下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这次会议。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时间地点
性质
主题
精讲点拨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
面对这一局面,周恩来怎么做的?
敌视中国
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此时此刻你会
A.选择沉默
B.选择退会,以示愤怒
C.为捍卫国家声誉与他国激烈争论
面对这一局面,周恩来怎么做的?
发展道路不同
异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
社会制度不同
求
存
意识形态不同
共同探究:在求同存异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
“求同存异”
一个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摆正了)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智慧大转盘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5年
B
再转一次
(2008年潍坊市)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D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A
当堂训练
一
位
伟
人
一
次
会
议
一项原则
一个政策
中国
世界
三、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