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
签订《马关条约》
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以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
具有怎样的特征?
不独立
不平等
无自主权
今天
(1949——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2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3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1)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成果: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
(3)不利因素: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
中国
与中国建交国 封锁中国的国家
请思考:图上反映出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
讨论: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去改变这种状况呢?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正式确认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周恩来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
基础
保证
目标
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题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14年,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习近平宣布,为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万隆会议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
(1)时间、人物、地点:1955年,周恩来,印度尼西亚万隆。
(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求同存异”方针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发展程度:欠发达国家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
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
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
求
【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
同
存
异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 ”。
万隆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
2.有记者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3.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4.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周恩来外交智慧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2.2019年是中、印、缅三国总理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少周年(?? )
A、61??
B、64?
C、65
D、67
c
3.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攻”“和为贵”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当代的体现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万隆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或万隆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一个“它”指什么?材料中“他”指谁?材料中第二个“它”指什么?
5、材料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