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1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1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2 10:2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乔的笑》
1971年,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材料一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上,50个国家(中、美、苏、英等)的代表起草了《 联合国宪章》,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材料中中国与联合国是什么关系?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占踞。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新中国成立后与联合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新中国被美国排斥于联合国外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变化示意图
观察图表:历届联大对中国的支持票数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数量不断增加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三 1971年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 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所谓“重要问题”案。接着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材料三,70年代新中国
与联合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
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The?Chinese?are?coming)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关于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2.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助力是什么?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阻力: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
助力: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了各个领域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与联合国——不能没有对方
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的发展
材料一:周恩来1954年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美国著名的冷战骑士、国务卿杜勒斯曾下令与会期间美国代表团,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当新闻记者在日内瓦机场问杜勒斯:“国务卿先生,你在日内瓦期间,除了在会场上将和中共的周恩来讨论问题外,还有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会面安排吗?”杜勒斯耸耸肩膀回答说:“记者先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的坐车和周恩来的坐车在日内瓦大街上相撞。”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在飞往北京的航程中对工作人员说了6点,包括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
(1)通过两则材料,我们能看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正常化

材料一: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处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
国际形势的变化
材料三: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
二、中美、中日建交
(2)分析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原因
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要作用
美苏争霸、美国不利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二、中美、中日建交
(2)分析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国家调整对外政策出发点?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
思考
二、中美、中日建交
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二、中美、中日建交
(3) 中美关系缓和大事记
(1)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乒乓外交)
(2)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小球转动大球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1979,邓小平访美


二、中美、中日建交
(4)中美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材料一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1)两份公报中美国方面的表述有何变化?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问题


新时代中美关系——互相尊重、互利共赢
一些媒体将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的中美合作伙伴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5)新时期中美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6)中日恢复邦交
1972年9月27日 接见田中角荣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2017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越南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强调,改善中日关系,关键在于互信。他希望日方以更多实际行动和具体政策体现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战略共识。
二、中美、中日建交
(7)新时期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8)70年代中国建交潮


三、全方位外交
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表现


三、全方位外交
②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表现


三、全方位外交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表现


三、全方位外交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成就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
2017年6月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中国建交的多米尼加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截至2018年6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77个
三、全方位外交
成就


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③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根据多边国际条约,即创设性文件建立的组织。它规定自己的宗旨、原则及活动章程,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其宗旨、原则和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三、全方位外交
成就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全方位外交
成就
亚信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三、全方位外交
成就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2.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A
1.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中日关系正常化
B
随堂练习
3.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
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利益 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D
4.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候,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实际指(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A
5.照片可以记载历史瞬间。如图照片记录了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
A.英国首相访华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加入WTO组织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