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2.掌握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认识宋朝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习目标认真默读课本41-46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画出答案,分要点、抓关键词快速理解、背记。
1.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发展的突出成就有哪些?
3.宋朝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4.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8分钟后请同学们口头展示,比比谁更对。
要求(1)独立看书,认真思考,把握时间,
(2)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
自学指导 水 稻
(粮食作物)(1)由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并推广——占城稻
(2)宋朝时,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猜一猜:打一农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茶叶
(经济作物)北宋:
广东 福建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
(经济作物)(1)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推广(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出现丰饶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2)粮食作物: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4)经济作物:茶叶普遍种植,棉花种植得以推广一、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1)丝织业发达: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宋·皇后服(复原)二、手工业(2)棉纺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黄道婆南宋棉毯宋朝织机南宋棉毯 棉布成为衣着原料。(3)制瓷业发达: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观音坐像宋·孩儿瓷枕瓷器挂盘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河南 禹州 】 汝窑【河南 宝丰 】 官窑 【河南开封 】 定窑 【河北曲阳 】 哥窑 【浙江龙泉 】 宋代五大官窑瓷都 【江西 景德镇】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景德镇瓷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在东晋叫新平镇,北宋真宗时改名为景德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南海一号古沉船船长41.8米船宽11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828吨载重近425吨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4)造船业发达: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江浙、四川);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2、制瓷业:
五大名窑、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
南宋时,制瓷中心在江南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的海船,规模宏大,配备先进的指南针。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唐宋商业对比店铺随处开设灯笼:经营时间不受限制
出现夜市、早市招牌:经营手段东市西市西市东市晓市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城市布局: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夜市1、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表现在:
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②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③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④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三、商业贸易的繁荣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朝鲜、日本西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2、海外贸易发达(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2)主要港口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三、商业贸易的繁荣宋朝经济迅速发展;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等。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3、纸币的产生(1)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阅读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
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
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
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人口超过北方材料三 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四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政府重视、扶持。四、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2)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深入学习要求:1.二分之一小组讨论交流,
2.1号和2号组织,大号先说,小号解答。
3.组长注意讨论的结果。
时间:2分钟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魏晋南北朝唐代中后期人口南迁南移的过程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课堂小结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南方北方唐中期
开始南移南宋
南移完成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