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狄更斯《双城记》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
粮田
粮田
林木
林木
羊群
牛群
牛群
白银
黄金
黄金
茶叶
茶叶
咖啡
香料
菜园
棉田
棉布、铁器……
1866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
一位瑞典访客对英国人的假发印象尤深:“所有干活的家伙每天都头戴着假发度过一天的劳作,……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或看不上自己的头发呢,回答是没什么,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或时尚。”
——李新宽《近代早期
英国消费社会的初兴》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假发
外套
丝带
衬衫
长袜
花边
带扣
到17世纪晚期,伦敦
中等阶层在任何时候都至
少拥有3套套装,以便定时更换,还配有成套的带扣、钮扣、帽子、假发、丝带、花边和其他饰品。
——李新宽《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初兴》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假发
外套
丝带
衬衫
长袜
花边
带扣
约1721-1760年英国平均每年原棉的消费量
(百万磅)
(%)
(18世纪50年代)兰开夏郡棉纺织品出口美洲、西印度地区和非洲的贸易非常繁荣。
——张卫良《现代工业的起源》
第一章
喷薄欲出的时代
——无法满足的市场
假设我们现在穿越到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我成为一名棉纺织品手工工场主,你们都是我的得力干将,我现在需要把工场变为工厂。请你们为我指出我在英国的优势。
--厂长考题
工场
工厂
开设工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劳动力
市场
技术
资金
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
前提: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原料、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
圈地运动
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料、资本、国外市场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技术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 )
A.新航路的成功开辟
B.海外市场对商品的强烈需求
C.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D.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
B
第二章
高歌猛进的时代
——工业化的浪潮
你知道成衣的大致过程吗?
纺
织
裁剪
缝制
飞梭是约翰 ?凯伊在1733年发明的。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头带到那头。
在棉纺织部门,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飞梭将织布的速度提高了3倍多。过去是3个人纺线供一个人织布,现在是一个织工需要10-15个纺工。飞梭还克服了织机原有的缺陷、能够织出较宽的布幅。
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纱机是哈格里夫斯于1765年发明的。他受翻倒的纺车的启发,将平卧的纱锭改为竖立,设计并制造出有八纱锭的机器(即多轴纺纱机)。一个熟练的珍妮机操作者与8个妇女用旧式纺车纺出的纱线同样多且速度还快。
“一脚踢出”的珍妮机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
如果当时珍妮机出现在中国有两种可能即:
一、可能是昙花一现
二、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利用。
反正绝对不会像当时英国一样引起工业革命。原因是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条件。
时间
(18世纪)
发 明
动 力
特 点
1764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水 力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
“当年格拉斯哥大学把修理一台纽可门蒸汽机的工作交给我,在修理的过程中,我深感它的不足,所以决心研制一种性能比较好的蒸汽机。”
——瓦特
工业革命的发展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9年,制造出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获得第一项专利。
1781年,使蒸汽机真正成为通用的原动机,获得第二项专利。
1782年,再次提高热效率,获得第三项专利。
1784年,高压蒸汽机综合组装获得第四项专利。
1790年,发明汽缸示工器。
26年完成改良蒸汽机
水力纺纱机
飞梭
手摇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骡机
蒸汽机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蒸汽机
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织业
D.机器制造业
B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厂
动力机、纺织机、工人的结合
英国人称为“制造厂”,美国人称为“工厂”
工场
工厂
工厂制度的建立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馆——水晶宫
工业革命的盛宴
工业革命的盛宴
博览会上展出的机器
《女王在开幕式上接见各国使臣》
工业革命的盛宴
后经考证,此人确
是一名广东人,人称“希
生广东老爷”。(他乘)“耆英”号于1846年12月从广东出发,于1848年3月抵达英国伦敦,船上的中国工艺品吸引了包括英国女王及狄更斯等社会名流在内的当地人上船参观。首届博览会上,希生作为嘉宾被邀请出席。
——俞力主编《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
“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产品都由我们来摆布,
而我们只挑选那些对于实现我们的目的来说是
最好的和最便宜的产品”。
——阿尔伯特
第三章
激流勇进的时代
——变革世界的引擎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 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织布工厂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的52%,1890年占90%,英国城市化规模以空前速度发展。
城市化加速
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和黑夜作息的分界,日出和日落是时间的尺度。
工业化以后,劳动者不再按照自然界的昼夜交替或人体的生物钟作息,而是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和机器的要求。日出日落失去意义,钟表应运而生,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下强了起来。田园诗般的悠闲生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紧张生活。
生活方式变化
(工业化以后)这种生活方式有很多新的特点,总的趋势是人们追求生活的方便和舒适,无论是衣、食、住方面还是在娱乐方式方面,文明程度都有很大提高。
——《工业文明》
18世纪英国咖啡馆
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贫富分化加剧
19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由于不少工业城市没有充分的征税权和立法权。就难以解决都市化初期的问题,如提供警察治安、饮水和下水道,以及垃圾处理等等。
那些聚集在新城市的工厂附近的青年人经常居住在那些不像样的,看起来好像是一排排的鸽子笼的小屋里(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住宅),没有空地可作庭院、草坪或植树,也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或通风设备。
一些城市,如格拉斯哥有成片的棚户区,每个区都群集着上千衣衫褴褛的儿童。工业城市的死亡率比农村更糟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家庭生活会是什么情景。
——摘自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尼尔?弗格森著《文明》等
我们该怎样评价工业革命?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本质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再看: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呢?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
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延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