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新北师大版下册专题整合训练:第23章 二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新北师大版下册专题整合训练:第23章 二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2 15: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整合训练 生物与环境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017·山东济宁中考)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A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2.(2017·山东菏泽中考)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C )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D )
A.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专题二 生态因素
4.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影响黄山松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D )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6.近几年,由于某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B )
A.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7.有研究表明: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某些微生物,注入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由此可以推测,这些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A )
A.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8.海水的表层生长着绿藻,稍深处生长着褐藻、红藻,影响它们分层生长的主要因素是(C )
A.礁石
B.温度
C.阳光
D.盐度
专题三 生态系统
9.(2017·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0.(2017·江苏宿迁中考)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
A.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C.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11.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 消费者 。?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 青蛙 → 蛇 → 猫头鹰 。?
(3)图中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食物网 。?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 减少 (填“减少”或“增加”)。?
(5)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草,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 猫头鹰 。?
12 (2017·云南昆明中考)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鹰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之一为草→ 鼠 →鹰。?
(2)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3)鼠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增加(填“增加”“不变”或“减少”);随着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原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限度的 自我调节 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原因之一是鹰和鼠之间因存在 捕食 (填“捕食”或“竞争”)关系而相互制约。?
13 (2017·山东淄博中考)下图为我市某玉米田中能量流动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R表示某种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可能代表玉米的是 甲 ,请写出该农田中的食物链: 甲→乙→丙 。?
(2)从理论上讲,若大量捕杀丙,玉米的产量会 下降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由图可知,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呈现 单向递减(或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的特点。?
(4)R代表的生理过程为 呼吸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