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六章第1节免疫 第1课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六章第1节免疫 第1课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2 17:5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免疫 第1课时》 习题
1.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B.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不会再生水痘
C.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D.服过“糖丸”的儿童不再患脊髓灰质炎
2.下列对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生来就有的 B.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能杀菌
C.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吞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
3.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青霉素过敏现象 B.溶菌酶可以杀死病菌
C.移植器官后出现的排斥反应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4.人体内的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对此正确的描述是( )
A.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B.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C.病菌相当于抗原,白细胞相当于抗体
D.白细胞穿过动脉吞噬病菌
5.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能分泌杀菌物质这是保卫人体的(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A和B
6.以下对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共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人生来就有的
B.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C.针对多数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D.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7.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
B.流感病毒抗体能杀死流感病毒
C.SARS病毒抗体抵抗SARS病毒
D.肝炎病毒抗体能抗肝炎病毒
8.连线。
(1)免疫器官 a.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2)抗原 b.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 c.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4)吞噬细胞 d.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
(5)皮肤 e.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二、提升练习
9.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10.某同学吃了虾后,皮肤瘙痒,出现了红疹,医生说这是对虾的过敏反应,造成该反应的原因是( )
A.虾没有煮熟 B.虾能传播细菌
C.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 D.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弱
11.下列四种人体反应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
(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
(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12.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 )
A.抗生素 B.消化酶 C.溶菌酶 D.生长素
13.熊大和熊二是一对好兄弟,熊二生活中是个“马大哈”,不讲卫生,不爱洗手。有一天他们一起吃完早餐,熊二随手拿了一个苹果给熊大。早餐后没多久熊二突然肚子疼,熊大立即带他去医院,经化验熊二患有蛔虫病,同时还检出熊二携带有乙肝病毒。
(1)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非特异性”)。
(2)熊大回想早上幸好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哪一措施?______________。如果熊大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则他 _____(填“会”或“不会”)传染上乙肝,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对熊二说些什么?
14.据图回答:图1是皮肤保护作用,图2是纤毛清扫作用,图3是溶菌酶的作用,图4是吞噬细胞的作用
/
(1)图3、图4是属于人体的________道防线.
图1、图2属于人体的________道防线.与此免疫是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_.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杀死病原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3)上述两道防线是出生来就有的,称________免疫.
15.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请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一组图示说明的序号填写在图下相应的横线上: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肤的保护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细胞的作用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下列小题的答案用图中相应字母表示)
(2)图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_。
《免疫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道防线是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消灭病菌的作用,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形成的,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细胞、脾脏等,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特定的病原体有作用,具有选择性,属于特异性免疫。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疫苗、异物等;抗体是身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将抗原清除。患过天花、水痘等不再得该病,是因为病毒进入体内后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物质,并且一直存于体内;服过“糖丸”的儿童不再患脊髓灰质炎是疫苗免疫产生了抗体,这些均属于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是非特异性免疫,故选项C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A、B、C正确;
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D错误。
3.【答案】B
【解析】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青霉素过敏现象、移植器官后出现的排斥反应、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都属于后天性的特异性免疫;溶菌酶可以杀死病菌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这是因为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如患过天花的人,不在患天花病.流感病毒抗体能杀死流感病毒、SARS病毒抗体抵抗SARS病毒、肝炎病毒抗体能抗肝炎病毒,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是第二道防线,是人人都有,生来就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
8.【答案】(1)—d (2)—c (3)—e (4)—a (5)—b
【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出生后才有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9.【答案】A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的表面,但是不能够引起过敏反应,只有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才能发生过敏反应。不同的人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不同的,并不是对所有的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过敏反应时,过敏原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并不是使组织细胞的结构发生破坏。
10.【答案】C
【解析】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因此“某同学吃了虾后,皮肤瘙痒,出现了红疹,医生说这是对虾的过敏反应”,造成该反应的原因是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
11.【答案】BD
【解析】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④过敏反应.
(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③免疫缺陷;
(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属于②自身免疫病;
(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属于①正常免疫.
12.【答案】C
【解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唾液是人体体液的一种,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其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灭病菌,伤口不被感染,从而很快愈合.
13.【答案】(1)非异性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 不会 淋巴细胞在乙肝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乙肝病毒的抗体
(3)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卫生习惯。
14.【答案】(1)第二 第一 (2)C (3)非特异性
【解析】(1)图3(溶菌酶的作用)、图4(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2)图1(皮肤保护作用)、图2(纤毛清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
C、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因此与此免疫是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杀死病原体,故选C.
(3)上述两道防线是出生来就有的,称非特异性免疫.
15.【答案】(1)A—② B—③ C—① D—④ (2)A
【解析】(1)(2)图A表示人体②皮肤的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B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③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C表示的是①抵抗抗原的侵入;图D表示血液中的④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
因此图A表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B和图D表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图C表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