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2 22:5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率清军进入北京,以北京为都城。
清军随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顺治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如果你是清朝的统治者,
你会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呢?政治方面: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传统文化
学习汉法
在政治上、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1624-1662),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1646年,清军迫近福建,郑芝龙决意降清。郑成功苦劝不听,率领部分将士出走金门,在海上誓师起兵,展开抗清斗争。此后十几年,他以金门、厦门为基地,招募将士,训练军队。厦门岛被郑成功取名思明洲,就是思念明朝。郑成功庙(台湾高雄屏东麟洛乡)延平王祠(台湾花莲)郑成功图书馆(台湾)郑成功纪念馆(台中) 东南——台湾荷兰侵占台湾: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修筑台湾城和赤嵌楼两个要塞。1.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荷兰在台湾两个据点:赤嵌城和台湾城过程:1661年,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意义:民族英雄开发台湾
的先驱 1662年2月,荷军统帅揆一终于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被荷兰侵略者非法占据38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派军队到各地垦田,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台湾同胞尊称其为“开台圣王”。打击西方侵略势力,
维护了祖国统一 ;进一步开发台湾,
促进民族融合。 思考:
郑成功有哪些历史功绩?康熙武力统一台湾1683年1885年1684年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设置机构台湾正式建省
成为中国一个行省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顺治皇帝康熙皇帝1.册封宗教领袖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1713年,康熙帝又赐予班禅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乾隆1751年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设置机构1727年设置 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乾隆:“见在藏内应办善后事宜,详定章程,以期经久无弊。将来撤兵后必当妥立章程,以期永远遵循。”乾隆1793年颁布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规范了西藏
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颁布法律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颁发的两个金甁达赖和班禅两个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永恒的,通过连续不断的“转世”来到世间生活。因此一位活佛圆寂时,就要根据种种“征兆”和“启示”,来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和地点,然后再派人沿着一定方向寻找被认为是活佛化身的“转世灵童”。
在卜算方位发现与卜征和达赖圆寂大致同时出生的男孩后,先观察其长相与动作,然后将达赖生前用过的物品与其它杂物混摆在小孩面前任其抓拿,并进行智力测试,看其有无"灵异"现象。
如果只选到一名“灵童”,就直接请驻藏大臣报请中央,请予免去“掣签”而直接册封。 如果有多名“灵童”,那就要召集摄政和大活佛、高僧及官员到大昭寺,将每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各写在一支象牙制的签上,并用纸包好放入金本巴瓶中,然后由喇嘛们诵经七昼夜,诵经结束后,由清政府派的驻藏大臣拿一双金筷子在金本巴瓶中搅动三匝,随即箝出一个纸包,此纸包内象牙签上所写的灵童便正式被确定为下一世的某大活佛。(金瓶掣签制)
定为转世者,其家人被封为贵族。落选者也有较好的安排。须弥福寿之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
"须弥山",藏语名"扎会",是介居住的吉祥之地;"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四周有8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帝,它们对于清朝加强中央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座喇嘛庙,
胜抵十万兵。
——乾隆帝六世班禅银像六世班禅维护国家统一
乾隆时,时任英国驻印度总督赫斯汀,派东印度公司秘书波格尔赴藏。六世班禅大师在波格尔到达不丹时,就写信通知他,“西藏是中国属地,中国大皇帝禁止外国人来藏”,并让波格尔返回印度加尔各答。 但是波格尔不肯罢休,擅自进入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面见班禅,提出通商要求。六世班禅大师则明确答复:“西藏属于中国大皇帝管辖,通商事必须经大皇帝批准,我无权作主”
六世班禅态度明确,坚持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归属关系。乾隆帝七十寿诞之际,他毅然行程万里进京朝觐,在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华章。阅读课本,思考:
1.在我国康熙、乾隆
时期我国西北边境出现了什么问题?
2.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四、巩固西北边疆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疆,做出了哪些努力?《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武力镇压分裂势力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回部准噶尔平定准噶尔叛乱清军为什么能够取得平定回部
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材料一:
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
——《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
材料二:
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 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是一种分裂行为,又残暴虐待维吾尔等族人民,丧失了民心。清军的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捍卫了祖国统一,深得民心。 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百姓,顺应民心。天山以南,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58年,_______派清军进入南疆平叛。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了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乾隆皇帝设置机构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 ,正一品武官,实际由伯克控制。伊犁将军辖境东到哈密和巴里坤、西到葱岭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南到昆仑山。乾隆二十七年,任命明瑞为第一任伊犁将军,1912年志锐作为最后一任伊犁将军而结束。 《满文录副奏折》: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时间:
民族:
首领:
意义:1771年渥巴锡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蒙古族
土尔扈特部五、雅克萨之战雅克萨是历史上中国东北边疆古城。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今漠河县境内的额木尔河口对岸,地扼水陆要冲。尼布楚,俄罗斯称为涅尔琴斯克,位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曾是中国领土,1689年,中俄双方使团在尼布楚城签订条约,同意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并将尼布楚地区割入俄国版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________年和_______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168516861689年,中俄平等协商
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到
南海诸岛清朝西南到
喜马拉雅山脉本课小结: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军事上
2、政治、思想文化方面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
2、过程
3、清初对台湾的管理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册封达赖和班禅
2、设立驻藏大臣
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四、巩固西北边疆
1、平定葛尔丹叛乱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设立伊犁将军
4、土尔扈特部回归
五、雅克萨之战
六、清朝疆域
1. “开辟荆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是( )
A.张骞 B.魏征 C.郑成功 D.渥巴锡
C2.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
A.重新统一了蒙古
B.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稳定了西藏政局
D.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B课堂练习:3、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C.设置宣政院 D.设置伊犁将军D4、1771年,率领土尔扈特部战胜重重困难,回到新疆的首领是(  )
A.渥巴锡 B.郑成功
C.噶尔丹 D.大小和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