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3 10:42:33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4.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 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 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6.海岸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护坡堤),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其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
B. 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总生产量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直至稳定
C. 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曲线增长
D. 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0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J。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转化、散失过程;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是________ kJ。
(3)该生态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从能量输入与输出的角度考虑,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
(4)如图所示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若E种群的总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________kJ。

30.(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晴朗的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丙装置在不同光强度下CO2吸收量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的________点相对应,若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 h”时比“0 h”有何变化?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光照,当由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液滴向(左、右、不)________移动。
(4)如果要用图丙装置测量大豆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图1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过程;图2为鳄梨某枝条去掉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坐标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在“[ ]”内填入图中数字,在“______”上填入恰当文字):

(1)图1中,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
(2)纤维素酶在[ ]________上合成,参与对其进行加工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图2中,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果蝇在25 ℃条件下培养,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在37℃条件下培养,全为残翅。现用四只果蝇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翅型的遗传现象说明性状是由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亲代果蝇中__________一定是在37 ℃条件下培养获得的。
(3)如果果蝇甲是在37 ℃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将甲与丁杂交,子代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果蝇甲的基因型为aa。
(4)在纯合长翅果蝇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小翅雄果蝇(戊),让戊与纯合长翅雌果蝇杂交, F1全为长翅,F1自由交配,F2的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为长翅和小翅。
①据此推测:果蝇戊的小翅基因是由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__________性突变所致。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让戊与25 ℃条件下培养的纯合残翅雌果蝇杂交,结果如下:

若实验三的F2代,长翅果蝇的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小翅果蝇的性别是 __________性,则上述推测正确。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面的甲图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乙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甲图_______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请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培养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
①主要步骤:
a.分别配制不含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A)和加入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B),分别灭菌。
b.分别接种混合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c.观察结果。
②结果:在A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__,在B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为绿色荧光小鼠制备流程图,Gfp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请分析回答: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载体包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
(2)图中载体上的Neo基因是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图中步骤③所用的G418是一种抗生素(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添加G41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用的胚胎干细胞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步骤⑤要将细胞注射入图中囊胚的________________位置,图中步骤⑥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母鼠用激素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
(5)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鉴定小鼠是否存在绿色荧光蛋白。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金牌一对一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C
【解析】T1时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由图可知,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减慢的原因是底物减少),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反应物A减少导致的,C错误;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则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ATP,所以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D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用台盼蓝可鉴定细胞死活,被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因为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对台盼蓝的选择透过性,能进入而被染成蓝色,如果细胞膜结构不完整,台盼蓝也能进入,故也能判断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A正确; 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肽键的,因为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不能检测氨基酸的含量,B错误;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改良苯酚品红等试剂染色,C正确; 斐林试剂是由0.1 g/mL的NaOH与0.05 g/mL的CuSO4等量混合配制而成,其中的Cu2+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正确。
4.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故CTK能延缓叶片衰老,A正确;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TK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一定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处理,则叶绿素含量较低,两者同时使用则介于两者之间,说明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由于叶绿素吸收光,将水光解成NADPH和氧气,根据CTK组比ABA组的叶绿素含量高可知,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小于CTK组,C错误;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是由于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得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凸显出来,据图ABA组叶绿素含量低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 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 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答案】B
【解析】培养初期,摇瓶中酵母较少,种内斗争较弱,A错误;图中“转速150 r/min 时”的酵母种群密度增长趋势变缓,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B正确;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该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培养后期,酵母细胞呼吸可能由于氧气的缺乏而出现无氧呼吸,无论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场所都在胞内,D错误。
6.海岸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是在沿海边处构筑迎潮坡(护坡堤),其迎潮坡由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构成,在潮间带、潮上带和堤顶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其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
B. 该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生物总生产量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直至稳定
C. 随着群落的演替,该海岸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型曲线增长
D. 生态护坡技术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A
【解析】由于迎潮坡上保留了原有植被的土壤条件,故运用生态护坡技术人为在迎潮坡上种植不同的植物,使海岸物种不断丰富,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海防林带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的过程中,物种不断丰富,群落逐渐达到稳定状态,因此,生物总生产量应逐渐增大直至稳定,B正确;在自然情况下,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曲线增长,C正确;生态护坡技术可有效抵御海潮的冲刷,改善滨海地区的绿化环境,防止海潮风暴的冲击,故有利于海岸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0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J。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转化、散失过程;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是________ kJ。
(3)该生态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从能量输入与输出的角度考虑,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输出。
(4)如图所示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若E种群的总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________kJ。

【答案】(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2)输入 传递 1 100 (3)大于 (4)2×108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2)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 370 kJ,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为380 kJ,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 890 kJ,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3 370-380-1 890=1 100kJ。(3)该生态系统处于发展阶段,故有有机物的储存,输入的能量大于输出的能量。(4)E是第一营养级,而B、C、D都是第二营养级,最多获得能量按最大的传递效率20%计算,E传递给B、C、D的能量共有5.8×109×20%=1.16×109kJ,C和D获得的能量为1.16×109-1.6×108=1×109kJ,故A最多获得1×109×20%=2×108kJ的能量。
30.(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晴朗的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丙装置在不同光强度下CO2吸收量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的________点相对应,若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 h”时比“0 h”有何变化?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光照,当由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液滴向(左、右、不)________移动。
(4)如果要用图丙装置测量大豆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等于 (2)增加 K点CO2浓度低于A点,减少的CO2转化成为有机物 (3)右 (4)大豆苗已被处死,其余与丙装置相同
【解析】(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是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与乙图中的B点相对应。H点是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也相等,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等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K点CO2浓度低于A点,减少的CO2转化成为有机物,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 h”时比“0 h”增加。
(3)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即光照强度增大时,光合速率增大,所以净产生的氧气量增加,导致液滴向右移动。
(4)设置对照实验,使用已被处死的大豆苗,其余与丙装置相同,以排除由于温度改变引起装置内气压改变,导致的实验误差。
31.(8分)图1表示鳄梨果实成熟时,乙烯引起纤维素酶的形成过程;图2为鳄梨某枝条去掉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坐标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在“[ ]”内填入图中数字,在“______”上填入恰当文字):

(1)图1中,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进入细胞质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
(2)纤维素酶在[ ]________上合成,参与对其进行加工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图2中,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脱氧核苷酸 核孔 (2)③ 核糖体 ④ 内质网 ⑤ 高尔基体 (3)生长素  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降低 (4)高浓度生长素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
【解析】(1)图1中①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②为mRNA,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2)纤维素酶是一种蛋白质,其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参与对该酶进行加工的细胞器有④(内质网)和⑤(高尔基体)。(3)图2中,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源于顶芽,去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激素甲浓度也大量减少,故激素甲代表的是生长素。(4)分析图2中曲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抑制和促进作用。
32.(12分)果蝇在25 ℃条件下培养,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在37℃条件下培养,全为残翅。现用四只果蝇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翅型的遗传现象说明性状是由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亲代果蝇中__________一定是在37 ℃条件下培养获得的。
(3)如果果蝇甲是在37 ℃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其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将甲与丁杂交,子代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果蝇甲的基因型为aa。
(4)在纯合长翅果蝇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小翅雄果蝇(戊),让戊与纯合长翅雌果蝇杂交, F1全为长翅,F1自由交配,F2的雌果蝇全为长翅,雄果蝇为长翅和小翅。
①据此推测:果蝇戊的小翅基因是由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__________性突变所致。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让戊与25 ℃条件下培养的纯合残翅雌果蝇杂交,结果如下:

若实验三的F2代,长翅果蝇的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小翅果蝇的性别是 __________性,则上述推测正确。
【答案】(1)基因与环境 (2)丁 (3)AA、Aa、aa 25 ℃ 长翅∶残翅=1∶1 (4)①X(2分) 隐(2分) ②2∶1(2分) 雄(2分)(以上参考答案之外的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1)由题意知:相同基因型个体在37 ℃条件下培养为残翅,在25 ℃下可能为残翅,所以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生物性状。(2)根据第二组子代为3长翅:1残翅,可以推断亲本基因型应为Aa×Aa;Aa在25 ℃下发育为长翅,但是丁的表现型为残翅,所以丁是在35 ℃培养的。(3)因为一组是在37 ℃培养,无论子代什么基因型都是残翅,所以无法判定甲的基因型;翅长这一对相对性状在25 ℃下,才能表现为正常分离比,根据(2)知丁的基因型为Aa,Aa与aa杂交后代在25 ℃下,性状分离比为1∶1。
(4)①根据题意画出遗传图解:

不难推断,该小翅基因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隐性突变所致;
②根据题意,组别三遗传过程可以表示如下表: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面的甲图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这三种菌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乙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甲图____________号试管中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2)研究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请设计实验,利用改变培养基成分等培养条件,将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离出来。
①主要步骤:
a.分别配制不含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A)和加入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B),分别灭菌。
b.分别接种混合液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c.观察结果。
②结果:在A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__,在B培养基上生存的是____________。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2、1 (2)①有机碳源 青霉素 ②硝化细菌 酵母菌 (3)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
【解析】从甲图试管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分析,乳酸菌分布在缺氧的下层,酵母菌在缺氧的底部和氧含量高的上层均匀分布,而硝化细菌主要分布在上层,因此可以判断出a、b、c曲线表示3、2、1号试管中的微生物增殖速度。青霉素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酵母菌属于真菌,青霉素不能起到杀灭的作用,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不需要添加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和碳源。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为绿色荧光小鼠制备流程图,Gfp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请分析回答: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载体包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
(2)图中载体上的Neo基因是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图中步骤③所用的G418是一种抗生素(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添加G41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用的胚胎干细胞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步骤⑤要将细胞注射入图中囊胚的________________位置,图中步骤⑥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母鼠用激素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
(5)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鉴定小鼠是否存在绿色荧光蛋白。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标记基因 启动子 (2)筛选出导入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3)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4)内细胞团 同期发情 (5)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1)基因工程中常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后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复制原点、终止子等。(2)Neo基因是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而G418是一种抗生素,该物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培养液中添加G418可将导入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筛选出来。(3)胚胎干细胞来自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它具有体外培养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4)囊胚时期的内细胞团将发育成幼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所以应将含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入囊胚的内细胞团中。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使供体和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状态。(5)在分子水平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相应蛋白质,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