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历史《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学习难点】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红楼梦》
1、作者简介
曹雪芹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温饱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作品简介:
原名: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创作了前80回,_______续写了后40回
成书时间:_______(乾隆晚期)
主要内容:以_______与________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3、特色:
(1)_________
①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②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____________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4、社会历史意义:
深刻的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价值:
作者以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知识点二:昆曲和京剧
1、清代戏剧创作的特点: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受大众的喜爱。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一)昆曲
2、昆曲简介:昆曲,又称___________,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1)______时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_______。
(2)_________,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_。
(3)________,因循守旧,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3、昆曲的特点: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________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_________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京剧
1、简介:
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_______诞生。
概括为: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19世纪中期)
2、京剧产生过程: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③皮黄戏及其特点:
徽调吸收了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特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3、京剧艺术: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______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4、京剧形成:
明朝中后期,各种地方戏曲都到北京来上演,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后来,以_________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________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称为_______。
5、京剧发展: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支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流传四方。
【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