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单元教案教师专用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单元教案教师专用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23 20: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五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教)
第1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第3页练习一第1,2题及第4页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使学生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位置关系和形状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展台、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引入 1.(PPT课件出示)下面图形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2.我们曾经学习了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PPT课件出示例1(1),学生理解题意。 (2)PPT课件出示两种摆法,请同学们想一想,拿出4个小正方体,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试一试,看看还能怎么摆。(同桌合作操作,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摆的图形。 (4)引导学生概括:只要一行摆三个,另外一个可以放在这三个小正方体前面或后面的任意位置,或者前后每行各摆两个。
  2.学习例1(2)。 (1)PPT课件出示例1(2),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2)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想好了再摆一摆,摆完后同桌互相验证,看一看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究竟有没有变。(学生思考、操作,同桌验证。) (3)反馈交流,展示多种摆法。引导学生概括:只要一行摆三个,另外两个可以放在后面或前面的任意位置。(PPT课件出示多种摆法) (4)想一想: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多种摆法。) (5)通过这些拼摆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全班汇报。) 总结: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2.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思考,全班展示。 3.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5题。学生独立思考,全班展示。 4.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6题。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展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学生汇报:通过动手摆正方体,我发现只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形状……)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数学教学中,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例1时,先引导学生了解拼摆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到“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数学中概括总结的学习方法,同时深化了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拼搭活动积极性高,但对画平面图形较为吃力。
[再教设计] 指导学生观察小正方体画在纸上的形状和各条棱之间的关系,从画小正方体入手,指导学生画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
第2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及“做一做”,第3页练习一第3,4题及第4页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与位置。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展台,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PPT课件出示),这是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你能猜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吗?(学生汇报) 2.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2页例2。 (1)PPT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拼摆立体图形。 (3)组织学生汇报展示。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方法一: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推测这个图形只有一层;再根据从左面看到的是,可以推测这个图形有两排;最后根据从上面看到的是,结合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判断出兰兰所观察的立体图形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先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出一个立体图形,然后根据从另外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进行调整。 方法二:从整体出发进行拼摆,也就是先综合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个立体图形应该有三个小正方体,然后进行拼摆,最后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逐一验证。 (4)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你能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得出: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一般情况下结果只有一种。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展示。 3.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4.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7题,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我知道了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一般只能摆出一种立体图形……)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拼搭立体图形,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形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再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独立思考——尝试拼摆验证”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拼摆出原来的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有的学生对于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困难。
[再教设计]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确定立体图形的层数、排数,再确定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