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沪版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2019?洛宁县一模)同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长江,轮船所受的浮力_______,排开水的重力_______,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9?青岛模拟)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一艘潜水艇下潜到海面以下300m深处时,在其2m2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力是_______N,该艇在水下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
3.(2019?济宁模拟)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5×10-4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
N(g取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放开手后,小球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4.(2019?双清区模拟)把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杯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那么甲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_______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_F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2019?莆田模拟)如图所示,海监部门在海域防止浮标以监测水文变化,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浮力_______,浮标露出海面体积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2019?平原县一模)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F甲、F乙、F丙之间的关系应为:F甲_______F乙_______F丙(填“>”“<”和“=”)
7.(2019?怀柔区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放有A、B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B.两球浸没在水中的体积相等
C.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D.两球的质量相等
8.(2019?龙海市校级模拟)一艘船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时,船受的浮力将会( )
A.浮力减少,船身下沉些 B.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
C.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 D.浮力不变,船身不动
9.(2019?宁德一模)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清水、淡盐水和浓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沉底、在图乙中悬浮,在图丙中漂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 )
A.F浮乙=F浮丙 B.F浮甲=F浮乙
C.F浮甲>F浮丙 D.F浮乙<F浮丙
10.(2019?北京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容器中液体液面相平,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液体中,静止后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一定大于 F2 B.F1 一定小于 F2
C.F1不可能小于 F2 D.F1 不可能大于 F2
1.(2019?江阳区校级模拟)两个不计质量,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
2.(2019?成华区模拟)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节日放飞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B.潜水艇是通过排水、吸水改变自身重力,从而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相同质量的木船和钢船在水面漂浮,钢船所受浮力大于木船所受浮力
3.(2019?市中区一模)济南是一座泉水城市,游客乘坐画舫穿行其间,可以尽享“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都市休闲意趣,当乘客陆续登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身会下沉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B.船身会下沉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C.船身会上浮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D.船身会上浮一些,船所受到的浮力增大
4.(2019?沂源县一模)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 )
A.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F乙
B.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
D.两个简易密度计排开液体的重力G甲=G乙
5.(2019春?璧山区期中)如图,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盛有不同液体,现将同一物块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处于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小
B.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C.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D.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小
6.(2019?宽城区一模)将体积相同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球漂浮、B球沉底,若两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则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ρ乙<ρBB.ρA>ρBC.ρ甲>ρ乙D.ρA<ρ甲
7.(2019?朝阳区一模)如图所示,将一个实心小球浸没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小球上浮,则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若小球下沉,则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若小球悬浮在水中,则它不受浮力
D.若小球漂浮在水面,则它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8.(2019?阜宁县一模)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 )
A.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
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
D.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
9.(2019?苏州一模)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浮沉子”。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子,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内的小玻璃瓶下沉;松手,会看到小玻璃瓶又浮起来了。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它的浮沉,而且随着挤压力度的变化,我们还能控制小玻璃悬浮在矿泉水瓶中的任一位置。关于“浮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挤压矿泉水瓶时,小玻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且下沉
B.潜水艇的原理与“浮沉子”的浮沉原理相同
C.“浮沉子”下沉时,小玻璃瓶内的气体体积和下沉前相比变大了
D.“浮沉子”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019春?宝安区校级月考)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悬浮,如图所示。如果轻轻向下触碰一下气球,则金属块和气球( )
A.先向下运动,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
B.向下运动,最终沉底
C.向上运动,最终漂浮
D.都有可能
1.(2016·四川成都中考)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3.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B.F甲C.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4.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上,如图所示,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5.(2017·四川自贡中考)一重为0.6 N的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为 N,甲的密度 (选填“>”“<”或“=”)乙的密度。?
6.某水上运动项目使用的长方体水上标志物,经测量其质量为100 kg、体积为0.2 m3,它的密度为 kg/m3。它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
7.小明将重为3 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石块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8.(2019?宽城区一模)将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20N,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将它浸没在某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g=10N/kg)求:
(1)石块的体积;
(2)在某液体中浸没一半时受到的浮力。
9.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块 A B C D E F
2.7× 103 2.2× 103 1.6× 103 0.8×103 0.6× 103 0.4× 103
实验现象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和6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为 kg/m3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为上述结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10.小明利用图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1)上述四种情况,______________图(选填“甲”、“乙”、“丙”或“丁”)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3)做_______和_____两次实验(选填“甲”、“乙”、“丙”或“丁”),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_(选填“A”、“B”、“C”或“D”)。(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
(5)小明想继续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又找来薄铁片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不变 不变 变大 2.自身重力 6.0564×106 不变 3.5 竖直向上 悬浮 4.大于 大于
5.不变 变小 6.= > 7.A 8.C 9.A 10.C
能力提高
1.D 2.A 3.B 4.D 5.C 6.B 7.B 8.A 9.B 10.B
综合训练
1.A 2.B 3.C 4.D 5.0.6 < 6.500 1 000 7.1 密度 下沉
8.
9.(1)浸入水中的实心物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4、5和6 (3)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实心物块,密度比水小的程度越大,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也越大(4)1.0×103
10.(1). 甲 (2). 液体密度 (3). 乙 丙 (4). D (5). 小于 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3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