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课件共28张PPT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课件共28张PPT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3 11: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外滩文革时期的上海外滩今天的上海外滩鸦片战争前的上海外滩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程标准:
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思维导图 一、探源对外开放二、再现对外开放三、反思对外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
——邓小平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
——邓小平
一、探源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开放:历史的教训探究一:当时我们为什么要开放,为什么能开放?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市场也逐渐建立长期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
——岳麓版《必修二》为什么要开放:时代的潮流一、探源对外开放 在开放前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当时,宝安一个农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约在7角钱左右,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平均为70港币,两者间悬殊近100倍。当地流传的民谣唱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对面8分钱”(指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
为什么要开放:中国的落后一、探源对外开放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为什么要开放:西方的先进一、探源对外开放 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休斯敦参观航天中心时,登上航天飞机的模型,坐在乘务员的位置上,就像进行一次航天飞行。为什么能开放:外交开创新局面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一、探源对外开放为什么能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一、探源对外开放为什么能开放:亚洲四小龙的借鉴和启发一、探源对外开放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8年开始) 经济特区
(1980年开始)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上海浦东
(1990年)探


(过程)







放?二、再现对外开放沿江、沿边、省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请思考:
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
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
外开放?1、经济特区的建立④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②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①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第十六条 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
请思考: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的特点政策优惠:  我国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它是在中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前提下,允许外国公司、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而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建设资金以外资为主。以“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在税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的
优惠和政策。资金来源:经营形式:经济运行机制:昔日的“小渔村” “一夜崛起的城市”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只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经济特区创办的作用和影响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窗口”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 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开始)
(1)概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2)特点: 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3)意义:
①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②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交通优势探究三:90年代中央政府为什么决定开发浦东地区?请思考:1、浦东开发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发)2、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
(为什么能开发)②地理优势④人才和技术和产业优势①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
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上海南京杭州5、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2014年,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
……
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础,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浦东开发的地位和作用②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兰州多层次探究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宽领域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带——内陆”的格局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既“引进来”也“走出去”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三、反思对外开放1、顺应历史潮流:
开放是交流之路;
开放是强国之路。2、注意经济安全:
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给大家一组词汇:
全球化;WTO;亚投行;一带一路;复兴之路;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次贷危机;
中美贸易战;“中芯”事件;中国特色……
???结束!谢谢! 上海城市精神: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