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下物理10.1浮力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下物理10.1浮力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24 15: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浮力
【互动实验】用手下压水中的饮料瓶。
【引导】手有什么感觉?
【演示实验】
、浮力

【引导】仔细观察演示的实验。注意把系乒乓球的线剪断之后乒乓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
请结合刚开始出示的图片和刚结束的实验,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浮力的定义吧?
【归纳总结】浮力是液体(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符号是F浮。施力物体是液体。
【说明】1.气体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具有竖直向上的力,即也有浮力的作用。
2.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即浸没)。
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然后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平衡力的条件,可以推出
F浮= G–F 。
称重法测浮力

【反馈训练】如图所示,重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2N B.3N C.5N D.8N
A
浮力产生的原因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你能解释这个实验的现象吗?
要想解释这种现象,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压强的知识:
1.计算压强的普遍公式?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请看图片。
通过这幅图,以各表面中心为研究点,可以看出立方体上下表面和左右表面,前后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是什么情况?
那么这些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呢?
分析的很好,现在哪位同学来阐述液体中浮力产生的原因?
【归纳总结】浮力产生原因:F浮= F向上- F向下。
【反馈训练】
如图所示,圆锥体重为G,悬浮在水中时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为F1,向下的压力为F2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A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探究: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浸在液体中的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一般不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通过导入新课时漂浮在水面上的图片,和小石头沉入水底的现象,能提出怎样的猜想?
美女可以在死海的水面上睡觉、看书。在我们国家的水面上却不可以。又能提出怎样的猜想?
把空饮料瓶放在水桶中,饮料瓶越向下压,感觉受到浮力越大。又能提出怎样的猜想?
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深度的关系:
步骤:如图示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测量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的拉力。
(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深度h/cm重力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浮力F浮/N
实验结论: 。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步骤:如图示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把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逐渐变大,测量物体浸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拉力。
(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V浸/格
重力G/N
测力计示数F/N
浮力F浮/N
实验结论: 。

3.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步骤:如图示
(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2)测量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的拉力。
(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实验结论: 。
液体种类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浮力F浮/N
【归纳总结】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浸没后的深度和固体密度无关。
2.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反馈训练】
淞凇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同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  )
A.探究浮力大小与浸人液体深度是否有关,可选择乙、丁实验进行比较
B.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是否有关,可选择乙、丙实验进行比较
C.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可选择丙、丁实验进行比较
D.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应再选择质量、体积都不同的物体进行探究
C
1、把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 的浮力 ?
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
?

C
课堂检测
2.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煤油和水中,所受的浮力在 中大。
3、A、B 、C、D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下图所 示,它们当中所受 浮力大小的是:FA FB FC FD




=
4.图所示A、B、C体积相同,将其放入水中处于不同位置,试比较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FB浮 FC浮 FA浮
(填 “>” “=”或“<”)

=

5、观察右图判断:请你说说哪个鱼说得正确?为什么?
?
?

上面的鱼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