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下列与艾滋病患者之间的行为中能感染艾滋病的是( )
①共餐 ②共用注射器 ③握手拥抱 ④无防范性行为 ⑤输血.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艾滋病在我国正处于蔓延发展的危险阶段,它是由( )微生物引起的.
A.真菌 B.细菌 C.酵母菌 D.病毒
3.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是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
A.HIV病毒 B.SARS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肝病毒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空气和食物 B.握手和拥抱 C.衣服和卧具 D.血液和精液
6.艾滋病病毒的攻击目标是( )
A.神经细胞 B.上皮细胞 C.免疫细胞 D.红细胞
7.艾滋病的病原体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 )
①皮肤 ②血液 ③精液 ④唾液 ⑤泪液 ⑥乳汁 ⑦尿液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⑥⑦
8.对于艾滋病毒携带者或患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 )
①友好相处,不故意疏远 ②厌恶、躲避、嗤之以鼻 ③互相帮助,可以在一起锻炼,切忌碰破皮肤 ④对他们进行隔离,视他们为洪水猛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提升练习
9.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生物
B.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艾滋病传染源的人都是属于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C.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毒品和不安全性行为传播,蚊虫叮咬也可传播
D.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10.(2018菏泽)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C.HIV可存在于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乳汁,尿液中
D.与艾滋病病人共餐、握手是传染艾滋病的途径之一
11.对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死亡率非常高
B.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C.可通过蚊虫叮咬而被传染
D.可通过毒品注射传染
12.艾滋病的医学全名是______.该病是由于人体感染______引起的,人感染病原体后,身体的______受到严重破坏,会失去抵抗______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的主题被确定为 零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主题是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13.艾滋病是由一种能直接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此病毒可通过体液、不安全性接触、或者被污染的血液制品等方式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未找到根治该病的方法.请根据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分析:
(1)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为______.
(2)阻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输入.这是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方面措施中的______.
(3)如果研制出艾滋病疫苗,用疫苗使人们获得免疫力的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14.(2018滨州)(7分)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__。它是一类不具有______结构的微生物。
(2)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__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
(4)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2017年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并陆续为全国各地适合的人群接种,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
15.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尤以年轻人居多.其实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预防得当,基本就不会感染上艾滋病.
/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该生物结构简单,无_________结构,只有寄生在_________里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
(2)图中除“_________”这种行为外,其余都可能传播艾滋病,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_________.目前,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艾滋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
(3)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感到彷徨、压抑时,需要及时调节心理.下列属于积极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的有_________(填代号).
A.要求父母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B.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缓解压力
C.在合适的场所大喊几声、大哭一场
D.抽烟解闷、借酒消愁
E.通宵上网玩游戏,转移注意力
F.向朋友、父母、老师倾诉,寻得他们的帮助.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2.【答案】D
【解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3.【答案】A
【解析】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因此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病毒.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HIV.
4.【答案】A
5.【答案】D
【解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
6.【答案】C
【解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危害极大.
7.【答案】B
【解析】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不存在于①皮肤,所以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艾滋病患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思想压力和自卑心理,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与艾滋病患者接触时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造成血液传染.
9.【答案】C
【解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其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艾滋病传染源的人都是属于艾滋病的易感人群,目前预防艾滋病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可见C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正确;艾滋病病毒(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症,B正确;(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C正确,D错误。
11.【答案】C
【解析】AB、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侵害,而发生感染或肿瘤等,直至全身衰竭、死亡,而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艾滋病没有疫苗,死亡率高,AB正确;
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蚊虫叮咬不会传染,C错误,D正确.
12.【答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系统;传染病;12;1.
【解析】艾滋病的医学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侵入人体之后寄生在人体的淋巴细胞中,会严重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失去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关爱艾滋病人,不仅仅需要善待与宽容,更需要实际的帮助.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的主题被确定为“零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13.【答案】(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艾滋病病毒)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解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因此,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输入.这是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方面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如,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14.【答案】(1)病原体 细胞(2)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3)皮肤和黏膜(4)抗原 特异性
【解析】(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因此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4)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5.【答案】(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细胞;活细胞
(2)一般接触;免疫系统;易感人群 (3)BCF
【解析】(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它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表现出生命特征.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图中除“一般接触”这种行为外,其余都可能传播艾滋病,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艾滋病流行环节中的易感人群,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但只要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避免感染上艾滋病.
(3)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可见B、C、F符合题意.
/
冀教生物七年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章
六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阐明艾滋病的病因
2.了解艾滋病的危害
3.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经和预防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
引导学生认识艾滋病病毒在患者体内的生存场所,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发病者的主要症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艾滋病的危害,树立关爱人类,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
艾滋病的传播途经和预防措施。
难点
阐明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2月1日这一天,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佩戴红丝带,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呢?
初步知道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拓展:世界艾滋病日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2017年的活动主题为“我的健康,我的权利”。2018年的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1.概述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最早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蔓延开来。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研制出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致死率极高。
视频:艾滋病
2.病原体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HIV侵入人体,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对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体内免疫功能缺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长期消耗人体营养,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如图是艾滋病的全球分布图。
可见艾滋病已经是全世界的重大问题。
如图是艾滋病在我国的分布和艾滋病在全国流行的时间序列
可见我国已经被艾滋病的阴云全部覆盖
探究竟 调查
3.关于艾滋病的调查
1)全班同学自愿结合成若干组,每组选出组长。
2)确定调查内容,如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发病过程及症状、易感人群、对人类的危害、怎样预防艾滋病等。
3)各组分别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纸、杂志、科普书籍,可以从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上收集资料,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到学校医务室、附近的防疫站或医院访问医务人员,从中获得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4)各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将结果填入下表。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场所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如图是关于艾滋病的几个数据。
可见不同地区的艾滋病感染情况不一样。
4.艾滋病症状
早期
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
中期
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 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晚期
多系统病变,呼吸系统出现卡氏肺囊虫肺炎,消化系统出现交替性腹泻与便秘、便血、呕血、肝脾肿大及黄疽,神经系统出现精神错乱、知觉异常、痴呆及癫痫等,身体各处出现卡波济氏肉瘤、机会感染症等。
艾滋病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长期消耗人体营养,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同时艾滋病还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无尽的苦难。
5.艾滋病传播的基本环节
艾滋病之所以全球流行,是因为它的传染速度特别快,传播途径多
(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病毒存在于他们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
(2)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性接触传播: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传播。
②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输入含有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患者用过的注射器等,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传播。
③母婴传播: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给胎儿或婴儿。
(3)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6.艾滋病的预防
预防艾滋病可根据其传播的途径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静脉注射毒品。
(2)洁身自爱,保持单一的性伴侣。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
7.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1)正常的交往、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与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正常的交往、接触,如拥抱、握手、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2)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
不管是由于何种因素感染艾滋病或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都不是自己的意愿,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他们。首先不要歧视和孤立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其次要积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但也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有过于密切的接触。
视频:关爱艾滋病人
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帮助,使他们得到关爱。
预防艾滋病我们任重道远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阻止艾滋病传播的三条有效方法:
1.固定一个忠实的、未被感染的性伙伴。
2.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
3.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
我国的领导人也对艾滋病非常关注和关爱艾滋病人。
为宣传预防艾滋病,我国有许多名人也加入到了防治艾滋病行列。
思考与讨论
近10 多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性自由和性解放带来的不安全必行为,婚外恋带来的婚外性行为、不使用避孕工具、对性知识的无知和对性健康的忽视等都是导致病例增多的原因。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是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了解世界艾滋病日
了解什么是艾滋病
知道艾滋病的病原体及存在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关于艾滋病的调查
了解艾滋病的病症
知道艾滋病传播的基本环节
知道艾滋病的预防
知道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了解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
介绍世界艾滋病日
概述什么是艾滋病
介绍艾滋病的病原体及存在
指导进行关于艾滋病的调查
介绍艾滋病的病症
分析介绍艾滋病传播的基本环节
分析介绍艾滋病的预防
介绍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展示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
课堂练习
1.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是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C )
A.HIV病毒 B.SARS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肝病毒
2.下列与艾滋病患者之间的行为中能感染艾滋病的是( A )
①共餐 ②共用注射器
③握手拥抱 ④无防范性行为 ⑤输血.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下列预防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C )
A.沽身自爱,根除不良行为
B.不用不清洁的针头注射
C.不和艾滋病人握手交谈
D.拒绝艾滋病携带者献血
4.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不包括( D )
A.血液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母婴传播 D.饮食传播
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D )
A.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类杆菌
C.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人的人均属于易感人群
D.目前正在努力研制AIDS疫苗
6.艾滋病疫苗在中国首次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果研究成功,注射艾滋病疫苗可使人体获得对艾滋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 B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隔离病原体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染上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病毒存在于他们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可根据其传播的途径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