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2019年八年级物理第10章《压强与浮力》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2019年八年级物理第10章《压强与浮力》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24 15: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章《压强与浮力》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实例是( )
A.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 大平板挂车有很多车轮
C.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细 D. 菜刀很锋利
2、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
3、如图所示,重为8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重时为5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 2N B. 3N C. 5?N D. 8?N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甲的最大 B.乙的最大
C.丙的最大 D.一样大

5、茶壶盖上开一个孔作用是( )
A. 让热所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 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C. 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D. 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6、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高度相比较(  )

A.偏高 B.相等 C.偏低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 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 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 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 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8、如图所示,是由装着部分水的烧瓶做成的一种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悬浮状态时,若从胶管向瓶中吹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5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10、如图所示,把铁块放在空平底杯中,沿杯壁缓慢地向杯中加水,直至加满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铁块对容器底的压强p与水深h的关系图象是( )

11、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溢出200g水。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2N B.物体悬浮,F浮=4N
C.物体漂浮,F浮=4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2N
12、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
13、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________ 将外部空气压人肺内。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________ 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切菜的阻力。

14、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汤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浮力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汤圆上浮.
15、总重量为 700 N 的人直接站立在六枚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 ,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1.4 × 10-3 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 Pa.
16、如图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电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更安全等特点.工作时,底座中的电动机江南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缝隙高速吹出,夹带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圆环空腔正面风速远大于背面风速,风扇正常运行时,圆环空腔正面气体压强   背面气体压强;相同时间内,圆缝口流出空气的质量   进风口空气的质量(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如图所示,重为12牛的物体A静止在水中,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A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______牛增大A浸没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8、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 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的两端.

(1) (填“甲”或“乙”)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该方法未控制 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的面积是 0. 5 mm2,两手指均用 2N 的力压铅笔的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是 Pa.
19、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有的3/5体积浸入水中,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后来把物体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四分之一,则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0、一只氢气球,体积为0.1m3,自重0.5N,被线拉着,静止在离地面1.5m处,则此氢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是______N,线竖直向下的拉力是______N。若松手,则气球受到的大气压强会变_____,受到的空气浮力会_____(空气的密度1.29kg/m3,取g=10N/g)。
21、体积为2×10﹣3米3的球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牛;该球体浸在水中的深度增加1米时,球体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________?帕.若球体的体重为20牛,则重力和浮力的合力为________?牛.把一个质量为1kg、体积为2dm3的物体抛入足够宽和深的水中,则物体稳定后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取g=9.8N/kg )
22、小明利用粗细均匀20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00mL的量筒和200mL的
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 ;
(2)将适量细铜丝从吸管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封起来,这是为使其能 在液体中.小明将制作好的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 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15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kg/m3 (ρ水=1.0×103kg/m3) .
(3)如果在该密度计上刻刻度,在竖直方向越往下刻度值越 (大/小).
(4)小明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
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
的是 。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粗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增大密度计的配重
三、解答题:
23、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 cm2 , 如图所示。求:(g取10 N/kg)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 Pa,求玻璃杯的质量。


24、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材料是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 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 N.
求:(p铜=8.9×103 kg/m3,g取10 N/kg)
(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25、小明同学利用 A、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 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和 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 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 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6、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________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25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3)测出注射器_________的长度为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Pa.
(5)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中的第一行的2个栏目补充完整(第2行不填)
大气对活塞压力F/N 注射器容积V/m3 活塞横截面积S/m2

(6)小明发现,此实验误差较大,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其中测量值可能大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___。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7) 此实验认为,弹簧测力计绳对注射器筒的拉力和_______________是二力平衡。
(8)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
27、小强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圆柱体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在第②步中圆柱体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______N
(2)分析②、③、④三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3)分析______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小强边做边思考,觉得浮力可能还和以下因素有关:
①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②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于是小强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同时又找来了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一团橡皮泥,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重力为G1、G2;
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铁块和铝块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③用细线拴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橡皮泥浸没到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④把橡皮泥拉出来,然后______,再把橡皮泥浸没到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
⑤实验结束后,小强认真分析了数据发现:G1-F1=G2-F2;F3=F4,你认为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和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5)小强结束了自己的实验探究,就马上得出了自己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你认他的实验结果可靠吗?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请你分析小强的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
28、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做的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自制的溢水杯,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是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   FB′(选填“>”“<”或“=”),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   。
(3)对比图甲和图乙两组实验,新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或缺点?
请写出任意一条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A 5、C 6、A
7、C 8、D 9、D 10、C 11、C 12、C
二、填空题:
13、大气压 大气压 减小
14、小于 增大
15、受力面积 5× 105
16、小于 大于
17、7 5 不变
18、乙 压力 4× 106
19、600 800
20、1.29 0.79 小 小
21、19.6;9800;0.4 ; 9.8N
22、量筒 竖直漂浮 12 800 大 D
三、解答题:
23、(1)解:由图知,杯内水深h=12cm=0.12m,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
(2)解: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p′=2.7×103Pa,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10cm2=10-3m2 ,
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力:F′=p′S=2.7×103Pa×10-3m2=2.7N玻璃杯和水的总重力G=F′=2.7N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G/2.7/10=0.27Kg 水的质量m水=150g=0.15kg玻璃杯的质量:m杯=m-m水=0.27kg-0.15kg=0.12kg.
24、(1)160g (2)0.2N (3)8×103 kg/m3 不正确
25、泡沫的凹陷程度 控制变量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甲 丙 未控制压力相同
26、刻度尺 (1) 排尽针筒内的气体 (2)开始(匀速)滑动 (3)全部刻度 4.50 0.75 (4)1.08×105Pa (5)注射器容积全部刻度的长度L/m 大气压强P/Pa (6)C (7)大气对注射器筒的压力 (8)
27、(1)1;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④⑤;
(4)②浸没在水中;④改变橡皮泥的形状;⑤无关;
(5)不可靠;只用了一种液体,测量了一组数据,结论不具普遍性.
28、变小 变大 = 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直接比较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