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一、基础考查(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犯下一些思想上的错误,但这些年来,他勤勤恳恳为企业作了很多贡献,我们继续支持他也是无可厚非的。
②今年,许多大公司在毕业生供需会上增加了业务员的招聘份额。大量岗位虚左以待的情况让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满心欢喜,跃跃欲试。
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④李明海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
⑤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⑥著名摄影师张黎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自立门户”,被中央电视台委以重任,独立执导了45集的鸿篇巨制《走向共和》。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新闻节目常用直升机上的照相机所拍到的情况来显示交通,但同样用直升机估计交通高峰期高速公路上的车速。
B.香港交通运输业团体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颁令禁止示威者占领旺角和金钟路段,法院随后颁布了临时禁令。
C.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建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
D.古希腊时代之所以创造出维纳斯、持矛者、掷铁饼者这些千古不朽的雕塑,是由于艺术家对人的完美形体有一种衷心的迷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些学者们认为,在目前已发现的食肉植物中,捕食的物件仅仅是小小的昆虫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正是在那些沉寂的原始森林中,将会有某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①可是不应该武断地加以彻底否定
②但对于人或较大的动物来说,简直微不足道
③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眼下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吃人植物的存在
④因为科学家的足迹还没有踏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⑤它们分泌出的消化液,对小虫子来说恐怕是汪洋大海
⑥因此,很难使人相信地球上存在吃人植物的说法
A.②⑥①③④⑤ B.⑤②⑥③①④
C.②⑤⑥①④③ D.⑤⑥②④③①
二、阅读理解(7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4~6题。(15分)
自然数0、1、2、3…是数学之起点,其他所有的数都是从自然数衍生出来的。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否则我们不会采用十进位制。
自然数(除0外)均为正数。负数之引入解决了小数不能减大数的困难,例如1-2=-1。负数也是有原型的,欠债不就是负资产吗?所以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零,得零;零除以非零数,得零。零的原型是什么?是“一无所有”还是“四大皆空”?
0,1,2,3…以及-1,-2,-3…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选文第一、二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入手介绍“数”的?请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节选的文字中,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写作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9题。(15分)
奇妙的现象
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
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鸡蛋、石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荧光。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
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起来像个闷葫芦,但是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例外的是铜,它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所以好多超低温设备常常用铜来做。
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以下时,小杯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超流现象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
“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探究“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这句话的表达特色。(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节选部分最后一段的内容,简要回答什么叫“超流现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2题。(14分)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着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在节选部分第一句“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中的“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的“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什么说“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15题。(14分)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活动。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若询若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歌鸲能唱婉转的歌子,其中含有它可以随自己的喜爱重新安排的多样主题。每一个主题的音符构成句法,种种可能的变奏曲形成相当可观的节目单。北美的野云雀能熟练运用300个音符,它把这些音符排成3到6个一组的乐句,谱出50种类型的歌曲。夜莺会唱20支基本的曲子,但通过改变乐句的内部结构和停顿,可以产生数不清的变化。苍头燕雀听其他的同类唱歌,能把听来的片断输入自己的记忆里。
人类普遍地表现出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我不能想象,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唱歌像说话一样,乃是人类生物性活动的主导方面。
13.“事务性通讯”和“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指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节选部分的结尾,作者将生物的音乐与人类的音乐作类比,是为了表明怎样的观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18题。(14分)
新型通信设施将使得与地理上相距遥远的亲友保持联系比现今状况下容易做到。我们很多人都和远方的人费劲地保持一份友谊。我以前常和住在另一座城市的一个女士约会。我们都在电子邮件上花了许多时间。我们找到了一种方式使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说来也算是一起看电影。我们找一部在两座城市大约在同一时间放映的电影。我们开车去各自的影院,通过移动电话聊天,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再用移动电话讨论电影。将来这种“仿真约会”会好些,因为看电影的过程能与电视会议连接。
我已在一个联网系统中搭桥,允许游戏者因为游戏缺一个人而查看是否有别的人对加入这一游戏有兴趣。游戏者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另一位游戏者出现的形象:他们的性别、发型、体格等。我第一次与这个系统有联系是我急于赴桥牌约会,我没有花任何时间树立我的机上形象。在我和朋友们开始游戏后,他们都给我发来信息,说我秃顶,说我没穿衣服(腰部以上,是屏幕上显示的唯一部分)。即使这个系统还没有将来系统会有的那种影像和声音交流,但它所具有的允许我们在玩游戏同时把文本信息传给对方的能力,也使玩游戏变成了一场真正的热闹聚会。
信息高速公路不仅使人与远方朋友联系简单多了,还能让我们找到新伙伴。通过网络形成的友谊自然会引导见面聚谈。现在我们与我们可能会喜欢的人联系的方法是很有限的,但网络会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将用不同于我们今天用的方式,来见到我们的新朋友。仅这一点就会让生活更有趣。假如你想找到一个人打桥牌,信息高速公路会帮你找到一个水平相当、住在你附近或其他城市及国家的牌友。这种让相隔甚远的参与者玩交互式游戏的方式并无什么新奇之处。多少代的棋手一直在用邮件来持续这种游戏。不同之处在于运行在网络上的应用程序使棋手们容易找到情趣相投者,还能够使棋手们像面对面下棋那样以同样的速度一起下棋。
我认为计算机联网游戏会很大程度地风行起来。我们能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选择,其中包括古典棋类、牌类以及冒险行动和扮演角色的游戏。将有人专为这一媒介发明新型游戏,会有有奖竞赛,时不时还会有名人和专家进入这个系统,其他人能够观看他们玩游戏,或报名要求与他们比赛。
我们确信我们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独一无二的能力帮我们找到共同兴趣者的社团。你可能是当地滑雪俱乐部的一员,那么你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爱滑雪的人见面,你也可以在网络上订《娱乐滑雪者》杂志,那样就可以得到最新滑雪产品的信息。它不仅能立即给你提供最及时的天气情况的信息,还会成为让你与其他爱好者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
“我们很多人都和远方的人费劲地保持一份友谊”,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用“费劲”一词?(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围绕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加以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是一篇畅想信息高速公路未来的科技说明文,从节选部分看,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9分)
19.下面是对“≈”(约等于)的诗意描绘,请仿照例子,另写一小节。(4分)
≈
你是一泓清水 ________________
在微风的吹拂下 ________________
漾开了涟漪 ________________
在这细微的涟漪里 ________________
映照的却是波澜壮阔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分析造成南方多省市雾霾现象的原因,不超过35个字。(5分)
连日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市民们纷纷戴着口罩出行,雾霾天更是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专家分析,受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影响,颗粒物在大气当中形成了长途传输,加之城市汽车尾气、燃煤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等颗粒更小的污染物,这些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同时,在相对湿度达到90%~92%的情况下,细颗粒物的体积会膨胀8倍以上,一膨胀就形成灰蒙蒙一片,更易形成雾霾。另外,南方长时间的静稳天气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快速扩散,在没有强风雨天气的前提下,雾霾天将成为一种常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尔·盖茨曾告诫即将走向社会的高中生和大学生: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电视不是现实的生活;这个世界在你有成就前不会在意你的自尊;烙牛肉饼不会有损你的尊严;生活中你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无人帮你发现自我……著名作家刘墉也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一书中提醒人们:人性中可能有急功近利、喜新厌旧、贪婪自私、落井下石等等缺陷。是的,生活不是牧歌,生活很现实,甚至很残酷。
请以“生活不是牧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C。①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可以过分指责。②虚左以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③匪夷所思: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④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⑤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⑥鸿篇巨制:指篇幅长、规模大的著作。
2.[导学号75330014] 解析:选B。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前后两句非转折关系,“但”改为“并”。C项,搭配不当,将“建造”改为“促进”或“推进”。D项,关联词误用,“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
3.解析:选B。⑤承接上文中的“小小的昆虫”,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和前句构成对比关系,且前面是句号,所以应紧接⑥;①和③构成转折关系;④又是①的原因,并且“还没有踏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后文“沉寂的原始森林”相呼应,应在最后。
4.[导学号75330015] 解析:解答这个题目,要抓住关键词语。第一段中“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第二段中“负数也是有原型的”,可知这两段都是围绕着数字的“原型”问题展开的。
答案:这两段从数字的“原型”入手,第一段是从自然数存在的意义及其原型进行说明的,第二段是从负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原型进行说明的。
5.[导学号75330016] 解析:这句话中有“雁翅般排开”“王者气象”等词,可知是比喻和拟人。其作用可以结合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效果说明。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零、负数和正数的关系和地位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6.解析:抓住每段文字的关键词,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答案:在节选的部分中,作者依次介绍了自然数、负数产生的意义及其原型,介绍了零存在的意义及特点,点出了整数和数轴的关系。是按照人类对数的认识进程依次说明的。
7.解析:根据这个句子所在的位置和文段中心作答。
答案:总领下文所写的各种奇妙现象。
8.解析:解答此题需从文句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和用词特点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思考。
答案:本句举水银在超低温环境里“面目全非”的例子,说明金属在超低温世界里会出现奇妙现象。“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水银在超低温下的独特现象。
9.[导学号75330017] 解析:解答此题需锁定信息所在的区间,找准关键词语,概括作答。
答案:当温度降到-270.96℃以下时,液态氦从原来的正常流体突然转变为具有一系列极不寻常的性质的“超流体”,这就是超流现象。
10.解析: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这种力量”指代的是人类的各种发明。“发生的变化”应结合对环境的破坏回答。
答案:这句话中的“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各类科学发明。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即人类借助大量化学药品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环境,如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等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11.解析:理解关键词“自己创造的魔鬼”,即人类制造出的种种危害。
答案:人类觉得自己是在对世界进行改造,实际上却是在对世界进行破坏,但自己并未觉察,甚至对污染后的新形势、新情况也难以预料,难以把握,这也正是污染的可怕性。
12.[导学号75330018] 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要抓住时间和人类制造的新药物、新污染的速度不成比例分析。
答案:时间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个适应时间不是若干年,而是千百年的漫长时间,但人类总在不断制造新药物、新污染,人适应这种污染的能力赶不上人制造污染的速度,人短暂的一生是不能够适应的。
13.解析:从节选部分第一段来看,“事务性通讯”和“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指代的内容是相同的,是与“从事音乐活动”相对而言的,在文中有具体的列举内容。
答案:指的是鸟之间用于沟通和联系、交流的声音信号。即起着“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作用的鸣叫。
14.解析:结合上下文可知,文中“画眉在这儿”指的是事务性通讯,可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作者认为这是鸟在演唱。
答案:“我”认为它不只是在进行“事务性通讯”,而且是在进行不带功利性质的“音乐演唱”。
15.[导学号75330019] 解析:在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中有一个中心句“人类普遍地表现出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点。
答案:作者认为,原始人的创作歌曲与洞穴作画一样,唱歌同说话一样,都是一种生物性本能需要。动物发出的声音中,也必然含有超功利的、纯粹娱乐或审美的音乐。
16.解析:结合下文的语境,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没有“新型通信设施”时的情况。
答案:因为在没有“新型通信设施”时,花很多时间、精力及金钱却不能有好的“仿真约会”。
17.解析:解答此题可以先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
答案: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信息交换更为快捷、准确,使人们“足不出户知天下”,为人们的交往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8.解析:在节选的这段文字中,作者谈到了自己和女友约会、赴约打桥牌、滑雪俱乐部等问题,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风趣幽默、善于用例的特点。
答案:①语言幽默风趣。②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善于随手拈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
19.解析:原诗运用比喻修辞,由小及大展开联想,突显了“≈”的价值。仿写时要注意扣住上面的特点。
答案:(示例)你是双飞的乳燕 在湛蓝的天空里 舒展了翅膀
在这单薄的翅膀上 装载的却是寥廓无垠的苍穹
20.[导学号75330020] 解析:“主要”“同时”“另外”三个词表明了雾霾形成的三方面因素,提取各相应句中的重点词,连词成句即可。
答案:大气颗粒物传送,二次污染形成小颗粒污染物,湿度饱和,天气静稳。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