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3 22: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品透过贾宝玉、林黛玉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故事人物众多,各有其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一、《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找一找:《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变化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讨论: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因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分组讨论
材料一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楼梦》起于哪一梦
“起于梦”是指第一回甄士隐梦见道士和尚说木石前盟,并在梦中得见通灵宝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是对封建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著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书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但却严谨清晰,脉络分明,语言精练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富于个性,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红楼梦》因其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把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昆曲脸谱
思考:昆曲兴起的历史概况如何
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时经过改良,有了很大发展。
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思考:昆曲的代表作有什么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由于皮黄戏博采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逐渐被称为“京剧”或“京戏”。
四大徽班进京
京剧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一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对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戏剧也是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清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是《红楼梦》,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京剧也在这个时候兴起和发展。
一、《红楼梦》
1.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2.《红楼梦》的内容、社会历史意义
3.《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
2.京剧:国粹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