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3 23: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时间:1971年10月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自此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重要原因) 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中美建交:二、中美、中日建交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迫使美国不得不谋求对华关系的改善,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阅读材料,思考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请分别从美国、中国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材料四、自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 经济技术合同和协议,并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 ——《苏联的霸权主义》
材料五、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失利,美国经济指标曾画出了一道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曲线。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
——《环球时报》2002年10月21日中苏关系破裂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美国中国共同要求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④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①中苏关系恶化
②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70年代中美改善关系的原因?
(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它的七亿五千万人民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尼克松传》 1971年4月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从建交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台湾问题中美《建交公报》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影像中的历史尼克松访华思考:中美关系从对抗最终走向缓和,从中你能得到了什么认识?苏联人势头正猛,咄咄逼人!给中美施加军事压力尼克松毛泽东勃列日涅夫国家调整对外政策出发点:国家利益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共同要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毛泽东
(3)中美建交的意义中国迎来了一次建交热潮,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时间: 事件: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2、中日建交:1、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表现: ①双边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三、全方位外交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
特蕾莎·梅②全球伙伴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开始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③多边外交: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④全球问题: 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3)成果: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③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2001年中国承办APEC会议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6年,在中国杭州召开G20峰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索马里护航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影响: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采取了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国家实力党和人民外交政策国际环境课堂小结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日内瓦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承办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截止2017年,中国已
经与175个国家建交综











高全方位外交
“ 以和为贵;
世界大同;
天下一家 ”,
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同样也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外交。秉承此外交理念的中国,必将和平崛起,促进世界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