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学案+滚动训练+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学案+滚动训练+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24 14:00:19

文档简介

滚动训练二(§2.1~§2.2)
一、选择题
1.用反证法证明: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数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用反证法证明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a,b,c都是偶数
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
C.假设a,b,c至多有一个偶数
D.假设a,b,c至多有两个偶数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如何正确进行反设
答案 B
解析 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至少有一个”的否定“都不是”,即假设正确的是:假设a,b,c都不是偶数,故选B.
2.用三段论推理:“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因为a是实数,所以a2>0”,你认为这个推理(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是正确的
考点 “三段论”及其应用
题点 大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答案 A
解析 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因为a是实数,所以a2>0,
大前提: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是不正确的,0的平方就不大于0.故选A.
3.“已知实数x,y满足(x-1)2+(y-1)2=1,求的最大值”时,可理解为在以点(1,1)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找一点,使它到原点距离最远问题,据此类比到空间,试分析:已知实数x,y,z满足(x-1)2+(y-1)2+(z-1)2=1,求的最大值是(  )
A.+1 B.-1 C.+1 D.-1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类比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根据类比思想,(x-1)2+(y-1)2+(z-1)2=1,球心(1,1,1)到原点的距离为,∴的最大值是球心(1,1,1)到原点的距离加上半径,即+1,故选C.
4.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竞选班长,其中只有一位当选.有人走访了四位同学,甲说:“是乙或丙当选”,乙说:“甲、丙都未当选”,丙说:“我当选了”,丁说:“是乙当选了”,若四位同学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当选的同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 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演绎推理在其他方面中的应用
答案 C
解析 若甲当选,则都说假话,不合题意.
若乙当选,则甲、乙、丁都说真话,丙说假话,不符合题意.
若丁当选,则甲、丙、丁都说假话,乙说真话,不符合题意.
故当选的同学是丙,故选C.
5.对命题“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出: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面各正三角形的位置是(  )
A.各正三角形内的任一点
B.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C.各正三角形边上的任一点
D.各正三角形的某中线的中点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类比
答案 B
解析 正三角形类比正四面体,正三角形的三边类比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三边的中点类比正三角形的中心.
6.设{an},{bn}是两个等差数列,若cn=an+bn,则{cn}也是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设{sn},{tn}是等比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rn=sn+tn,则{rn}是等比数列
B.若rn=sntn,则{rn}是等比数列
C.若rn=sn-tn,则{rn}是等比数列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类比
答案 B
解析 在由等差数列的运算性质类比推理到等比数列的运算性质时:加减运算类比推理为乘除运算,累加类比为累乘.故由“{an},{bn}是两个等差数列,若cn=an+bn,则{cn}是等差数列”,
类比推理可得:“设{sn},{tn}是等比数列,若rn=sntn,则{rn}是等比数列”.故选B.
7.观察下列数表规律:
2→3 6→7 10→11
↑ ↓ ↑ ↓ ↑ ↓
0→1 4→5 8→9 12→…
则数2 018的箭头方向是(  )
A.2 018→

B.↓
2 018→
C. ↑
→2 018
D.→2 018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阵(表)中的应用
答案 A
解析 因上行偶数是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若2 018在上行,则2 018=2+(n-1)·4,得n=505∈N+.故2 018在上行,又因为在上行偶数的箭头为→,故选A.
8.已知f(x)=x3+x,a,b∈R,且a+b>0,则f(a)+f(b)的值一定(  )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正负都有可能
考点 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演绎推理在函数中的应用
答案 A
解析 ∵f(x)=x3+x,∴f(x)是增函数且是奇函数.
∵a+b>0,∴a>-b,
∴f(a)>f(-b)=-f(b),∴f(a)+f(b)>0.
二、填空题
9.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倒序相加的方法,类比可求得sin21°+sin22°+…+sin289°=________.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类比推理的方法、形式和结论
答案 44.5
解析 设S=sin21°+sin22°+…+sin289°,
则S=sin289°+sin288°+…+sin21°,
两式倒序相加,得
2S= (sin21°+sin289°)+(sin22°+sin288°)+…+(sin289°+sin21°)=(sin21°+cos21°)+(sin22°+cos22°)+…+(sin289°+cos289°)=89,∴S=44.5.
10.观察下列等式: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根据上述规律,第五个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13+23+33+43+53+63=212
解析 由所给等式可得,等式两边的幂式指数规律明显,底数关系如下,
1+2=3,1+2+3=6,1+2+3+4=10,
即左边底数的和等于右边的底数,故第五个等式为
13+23+33+43+53+63=(1+2+3+4+5+6)2=212.
11.已知点A(x1,),B(x2,)是函数y=3x的图象上任意不同两点,依据图象可知,线段AB总是位于A,B两点之间函数图象的上方,因此有结论>成立.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可知,若点A(x1,tan x1),B(x2,tan x2)是函数y=tan x的图象上任意不同两点,则类似地有________________成立.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平面曲线之间的类比
答案 解析 因为y=tan x图象是上凸的,
因此线段AB的中点的纵坐标总是小于函数y=tan x图象上的点
的纵坐标,即有12.已知集合{a,b,c}={0,1,2},且下列三个关系:①a≠2;②b=2;③c≠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10b+c=________.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答案 201
解析 因为三个关系中只有一个正确,分三种情况讨论:若①正确,则②③不正确,得到由于集合{a,b,c}={0,1,2},所以解得a=b=1,c=0或a=1,b=c=0或b=1,a=c=0,与互异性矛盾;
若②正确,则①③不正确,得到与互异性矛盾;
若③正确,则①②不正确,得到则符合题意,所以100a+10b+c=201.
三、解答题
13.1,,2能否为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说明理由.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解 假设1,,2能为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但不一定是连续的三项,设公差为d,则1=-md,2=+nd,m,n为两个正整数,消去d得m=(+1)n.
∵m为有理数,(+1)n为无理数.
∴左边为有理数,右边为无理数,m=(+1)n不成立,矛盾.
∴假设不成立,即1,,2不可能为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
四、探究与拓展
14.已知△ABC的三边a,b,c的倒数成等差数列,试分别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B为锐角.
考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
题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
证明 分析法:
要证明B为锐角,B为三角形的内角,
则只需证cos B>0.
又cos B=,只需证a2+c2-b2>0.
即证a2+c2>b2.
又a2+c2≥2ac,只需证2ac>b2.
由已知=+,即2ac=b(a+c),
只需证b(a+c)>b2,即证a+c>b成立,
在△ABC中,a+c>b显然成立.
所以B为锐角.
综合法:
由题意得=+=,
则b=,b(a+c)=2ac>b2(因为a+c>b).
因为cos B=≥>0,
又0所以015.(1)用分析法证明:当a>2时,+<2.
(2)设a,b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1,用综合法证明:a+b>4.
考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
题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
证明 (1)要证+<2,
只要证(+)2<(2)2,
只要证2a+2<4a,
只要证∵a2-4∴+<2成立.
(2)∵a>0,b>0,且a≠b,
∴a+b=(a+b)
=1+1++>2+2=4,
∴a+b>4.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自然数是整数,4是自然数,所以4是整数,以上三段论推理(  )
A.正确
B.推理形式不正确
C.两个“自然数”概念不一致
D.“两个整数”概念不一致
答案 A
解析 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及推理形式都是正确的.
2.已知=2,=3,=4,…,若=a(a,t均为正实数),类比以上等式,可推测a,t的值,则t-a等于(  )
A.31 B.41 C.55 D.71
答案 B
解析 观察下列等式:=2,
=3,=4,…,
照此规律,第6个等式中a=7,t=a2-1=48,
∴t-a=41.故选B.
3.观察下列各等式:+=2,+=2,+=2,+=2,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  )
A.+=2
B.+=2
C.+=2
D.+=2
答案 A
解析 观察分子中2+6=5+3=7+1=10+(-2)=8.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是无理数”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是有理数 B.假设是有理数
C.假设或是有理数 D.假设+是有理数
答案 D
解析 应对结论进行否定,则+不是无理数,
即+是有理数.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把a(b+c)与loga(x+y)类比,则有loga(x+y)=logax+logay
B.把a(b+c)与sin(x+y)类比,则有sin(x+y)=sin x+sin y
C.把a(b+c)与ax+y类比,则有ax+y=ax+ay
D.把(a+b)+c与(xy)z类比,则有(xy)z=x(yz)
答案 D
解析 (xy)z=x(yz)是乘法的结合律,正确.
6.我们把平面几何里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有(  )
①两个球体;②两个长方体;③两个正四面体;④两个正三棱柱;⑤两个正四棱锥.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 C
解析 类比相似形中的对应边成比例知,①③属于相似体.
7.求证:+>,证明:因为+和都是正数,所以为了证明+>,只需证明(+)2>()2,展开得5+2>5,即2>0,此式显然成立,所以不等式+>成立.上述证明过程应用了(  )
A.综合法 B.分析法
C.综合法及分析法 D.间接证法
答案 B
解析 从证明过程可以看出,符合分析法的特点.
8.已知f(x+1)=,f(1)=1(x∈N+),猜想f(x)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当x=1时,f(2)===,
当x=2时,f(3)===,
当x=3时,f(4)===,
故可猜想f(x)=,故选B.
9.甲、乙、丙三人参加某公司的面试,最终只有一人能够被该公司录用,得到面试结果以后,甲说:丙被录用了;乙说:甲被录用了;丙说:我没被录用.若这三人中仅有一人说法错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被录用了
B.乙被录用了
C.甲被录用了
D.无法确定谁被录用了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答案 C
解析 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即丙被录用,则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假话,不成立;假设甲说的是假话,即丙没有被录用,则丙说的是真话,若乙说的是真话,即甲被录用,成立,故甲被录用;若乙被录用,则甲和乙的说法都错误,不成立.故选C.
10.设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
①(a-b)2+(b-c)2+(c-a)2≠0;
②a=b与b=c及a=c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③a≠c,b≠c,a≠b不能同时成立.
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考点 合情推理的含义
题点 合情推理的含义
答案 B
解析 若(a-b)2+(b-c)2+(c-a)2=0,则a=b=c,与“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矛盾,故①正确.a=b与b=c及a=c中最多只能有一个成立,故②不正确.由于“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有两种情形:有两个数相等或三个数都互不相等,故③不正确.
11.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与该班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x](其中[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y= B.y=
C.y= D.y=
答案 C
解析 根据规定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加一名代表,即余数分别为7,8,9时,可增选一名代表,也就是x要进一位,所以最小应该加3,因此,利用取整函数可表示为y=.
12.如图,有一个六边形的点阵,它的中心是1个点(算第1层),第2层每边有2个点,第3层每边有3个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六边形点阵共有169个点,那么它的层数为(  )
A.6 B.7
C.8 D.9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第1层的点数为1,第2层的点数为6,第3层的点数为2×6,第4层的点数为3×6,第5层的点数为4×6,…,第n(n≥2,n∈N+)层的点数为6(n-1).设一个点阵有n(n≥2,n∈N+)层,则共有的点数为1+6+6×2+…+6(n-1)=1+×(n-1)=3n2-3n+1.由题意得3n2-3n+1=169,即(n+7)·(n-8)=0,所以n=8,故共有8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a>0,b>0,m=lg,n=lg,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答案 m>n
解析 ab>0?>0?a+b+2>a+b?(+)2>()2?+>?>?lg>lg.
14.观察下列等式:
(1+1)=2×1,
(2+1)(2+2)=22×1×3,
(3+1)(3+2)(3+3)=23×1×3×5,
…,
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n+1)(n+2)…(n+n)=2n×1×3×…×(2n-1)
解析 由已知的三个等式左边的变化规律,得第n个等式左边为(n+1)(n+2)·…·(n+n);由已知的三个等式右边的变化规律,得第n个等式右边为2n与n个奇数之积,即2n×1×3×…×(2n-1).
15.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则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类比上述性质,可以得到椭圆+=1类似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圆的性质中,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就是将圆的方程中的一个x与y分别用M(x0,y0)的横坐标与纵坐标替换,故可得椭圆+=1类似的性质为过椭圆+=1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为+=1.
16.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
答案 1和3
解析 由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可知,丙为“1和2”或“1和3”.又乙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所以乙只可能为“2和3”.所以由甲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得甲只能为“1和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10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an}有如下性质:(m,n,p,q∈N+)
①通项an=am+(n-m)d;
②若m+n=p+q,则am+an=ap+aq;
③若m+n=2p,则am+an=2ap;
④Sn,S2n-Sn,S3n-S2n构成等差数列.
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写出类似的性质.
解 在等比数列{bn}中,公比为λ(λ≠0),前n项和为Sn′,{bn}有如下性质:(m,n,p,q∈N+)
①通项bn=bm·λn-m;
②若m+n=p+q,则bm·bn=bp·bq;
③若m+n=2p,则bm·bn=b;
④Sn′,S2n′-Sn′,S3n′-S2n′(Sn′≠0)构成等比数列.
18.(12分)已知实数p满足不等式(2p+1)(p+2)<0,用反证法证明关于x的方程x2-2x+5-p2=0无实数根.
证明 假设方程x2-2x+5-p2=0有实数根,
则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4-4(5-p2)≥0,
解得p≥2或p≤-2.①
而由已知条件实数p满足不等式(2p+1)(p+2)<0,
解得-2数轴上表示①②的图形无公共部分,故假设不成立,从而关于x的方程x2-2x+5-p2=0无实数根.
19.(12分)已知a,b,c均为正数,且a+b+c=1.
求证:≥8.
证明 要证≥8成立,
只需证··≥8成立.
∵a+b+c=1,
∴只需证··≥8成立,
即··≥8,
∴只需证··≥··≥8成立,而··≥8显然成立,
∴≥8成立.
20.(12分)已知A,B都是锐角,且A+B≠90°,(1+tan A)·(1+tan B)=2.求证:A+B=45°.
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函数问题
证明 因为(1+tan A)(1+tan B)=2,
展开化简为tan A+tan B=1-tan Atan B.
因为A+B≠90°,tan(A+B)==1,
又因为A,B都是锐角,
所以0°21.(12分)某同学在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时,发现了有些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以下规律:
①3(3×4+4×5+5×3)≤(3+4+5)2<4(3×4+4×5+5×3);
②3(6×8+8×9+9×6)≤(6+8+9)2<4(6×8+8×9+9×6);
③3(3×4+4×6+6×3)≤(3+4+6)2<4(3×4+4×6+6×3).
分析以上各式的共同特征,猜想出关于任一三角形三边长a,b,c的一般性的不等式结论并证明.
解 猜想:3(ab+ac+bc)≤(a+b+c)2<4(ab+ac+bc);
证明如下:
(a+b+c)2-3(ab+ac+bc)=a2+b2+c2+2ab+2ac+2bc-3ab-3ac-3bc=a2+b2+c2-ab-ac-bc=(a-b)2+(a-c)2+(b-c)2≥0.
所以3(ab+ac+bc)≤(a+b+c)2;
4(ab+ac+bc)-(a+b+c)2=4ab+4ac+4bc-a2-b2-c2-2ab-2ac-2bc=2ab+2ac+2bc-a2-b2-c2=a(b+c-a)+b(a+c-b)+c(a+b-c).①
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①式>0.
所以4(ab+ac+bc)>(a+b+c)2.
所以3(ab+ac+bc)≤(a+b+c)2<4(ab+ac+bc).
22.(12分)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1)推导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
(2)设q≠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1)解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当q=1时,Sn=a1+a1+…+a1=na1;
当q≠1时,Sn=a1+a1q+a1q2+…+a1qn-1,①
qSn=a1q+a1q2+…+a1qn,②
由①-②得,(1-q)Sn=a1-a1qn,
所以Sn=,
综上所述,Sn=
(2)证明 假设{a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k∈N+,
(ak+1+1)2=(ak+1)(ak+2+1),
a+2ak+1+1=akak+2+ak+ak+2+1,
aq2k+2a1qk=a1qk-1·a1qk+1+a1qk-1+a1qk+1,
因为a1≠0,
所以2qk=qk-1+qk+1.
因为q≠0,所以q2-2q+1=0,
所以q=1,这与已知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故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1.1 合情推理
学习目标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2.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 推理
1.推理的概念与分类
(1)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推理.
(2)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
(3)推理一般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合情推理
前提为真时,结论可能为真的推理,叫做合情推理.常用的合情推理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知识点二 归纳推理
思考 (1)铜、铁、铝、金、银等金属都能导电,猜想:一切金属都能导电.
(2)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
以上属于什么推理?
答案 属于归纳推理.符合归纳推理的定义特征.
梳理 归纳推理
(1)定义: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简称归纳),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
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知识点三 类比推理
思考 由三角形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面积等于高与底乘积的.
可推测出四面体具有如下性质:
(1)四面体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
(2)四面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乘积的.
该推理属于什么推理?
答案 类比推理.
梳理 类比推理
(1)定义: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或相同)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1.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作为定理应用.( × )
2.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为归纳推理.( √ )
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
类型一 归纳推理

例1 (1)观察下列等式:
1-=,
1-+-=+,
1-+-+-=++,
…,
据此规律,第n(n∈N+)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x)=,设f1(x)=f(x),fn(x)=fn-1(fn-1(x))(n>1,且n∈N+),则f3(x)的表达式为________,猜想fn(x)(n∈N+)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答案 (1)1-+-+…+-=++…+
(2)f3(x)= fn(x)=
解析 (1)等式左边的特征:第1个有2项,第2个有4项,第3个有6项,且正负交错,故第n(n∈N+)个等式左边有2n项且正负交错,应为1-+-+…+-;等式右边的特征:第1个有1项,第2个有2项,第3个有3项,故第n(n∈N+)个等式右边有n项,且由前几个等式的规律不难发现,第n(n∈N+)个等式右边应为++…+.
(2)∵f(x)=,∴f1(x)=.
又∵fn(x)=fn-1(fn-1(x)),
∴f2(x)=f1(f1(x))==,
f3(x)=f2(f2(x))==,
f4(x)=f3(f3(x))==,
f5(x)=f4(f4(x))==,
∴根据前几项可以猜想fn(x)=(n∈N+).
引申探究 
在本例(2)中,若把“fn(x)=fn-1(fn-1(x))”改为“fn(x)=f(fn-1(x))”,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fn(x) (n∈N+)的表达式.
解 ∵f(x)=,∴f1(x)=.
又∵fn(x)=f(fn-1(x)),
∴f2(x)=f(f1(x))==,
f3(x)=f(f2(x))==,
f4(x)=f(f3(x))==.
因此,可以猜想fn(x)=(n∈N+).
反思与感悟 (1)已知等式或不等式进行归纳推理的方法
①要特别注意所给几个等式(或不等式)中项数和次数等方面的变化规律;②要特别注意所给几个等式(或不等式)中结构形成的特征;③提炼出等式(或不等式)的综合特点;④运用归纳推理得出一般结论.
(2)数列中的归纳推理:在数列问题中,常常用到归纳推理猜测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
①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或前n项和;②根据数列中的前几项或前n项和与对应序号之间的关系求解;③运用归纳推理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
跟踪训练1 (1)已知x>1,由不等式x+>2;x2+>3;x3+>4;…,可以推广为(  )
A.xn+>n B.xn+>n+1
C.xn+>n+1 D.xn+>n
(2)观察下列等式:
-2+-2=×1×2;
-2+-2+-2+-2=×2×3;
-2+-2+-2+…+-2=×3×4;
-2+-2+-2+…+-2=×4×5;
…,
照此规律,-2+-2+-2+…+-2=__________.
答案 (1)B (2)×n×(n+1)
解析 (1)不等式左边是两项的和,第一项是x,x2,x3,…,右边的数是2,3,4,…,利用此规律观察所给不等式,都是写成xn+>n+1的形式,从而归纳出一般性结论:xn+>n+1,故选B.
(2)观察等式右边的规律:第1个数都是,第2个数对应行数n,第3个数为n+1.

例2 如图,第n个图形是由正n+2边形“扩展”而来(n=1,2,3,…),则第n个图形中顶点的个数为(  )
A.(n+1)(n+2) B.(n+2)(n+3)
C.n2 D.n
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图形我们可以得到:
当n=1时,顶点共有12=3×4(个),
当n=2时,顶点共有20=4×5(个),
当n=3时,顶点共有30=5×6(个),
当n=4时,顶点共有42=6×7(个),
…,
则第n个图形共有顶点(n+2)(n+3)个,
故选B.
反思与感悟 图形中归纳推理的特点及思路
(1)从图形的数量规律入手,找到数值变化与数量的关系.
(2)从图形结构变化规律入手,找到图形的结构每发生一次变化后,与上一次比较,数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跟踪训练2 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有黑色地面砖的块数是________.
答案 5n+1
解析 观察图案知,从第一个图案起,每个图案中黑色地面砖的个数组成首项为6,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从而第n个图案中黑色地面砖的块数为6+(n-1)×5=5n+1.
类型二 类比推理
例3 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平面凸四边形的第i条边的边长记为ai(i=1,2,3,4),此四边形内任一点P到第i条边的距离记为hi(i=1,2,3,4),若====k,则h1+2h2+3h3+4h4=,
类比以上性质,体积为V的三棱锥的第i个面的面积记为Si(i=1,2,3,4),此三棱锥内任一点Q到第i个面的距离记为Hi(i=1,2,3,4),若====K,则H1+2H2+3H3+4H4等于多少?
解 对平面凸四边形:
S=a1h1+a2h2+a3h3+a4h4
=(kh1+2kh2+3kh3+4kh4)
=(h1+2h2+3h3+4h4),
所以h1+2h2+3h3+4h4=;
类比在三棱锥中,
V=S1H1+S2H2+S3H3+S4H4
=(KH1+2KH2+3KH3+4KH4)
=(H1+2H2+3H3+4H4).
故H1+2H2+3H3+4H4=.
反思与感悟 (1)类比推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当前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类比对象,可以从几何元素的数目、位置关系、度量等方面入手.由平面中相关结论可以类比得到空间中的相关结论.
(2)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类比如下:
平面图形

线
边长
面积
线线角
三角形
空间图形
线

面积
体积
二面角
四面体
跟踪训练3 (1)若数列{an}(n∈N+)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bn=(n∈N+)也是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cn}是等比数列,且cn>0,则有数列dn=___(n∈N+)也是等比数列.
答案 
解析 数列{an}(n∈N+)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bn=(n∈N+)也是等差数列.类比猜想:若数列{c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则当dn=时,数列{dn}也是等比数列.
(2)如图所示,在△ABC中,射影定理可表示为a=b·cos C+c·cos B,其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类比上述定理,写出对空间四面体性质的猜想.
解 如图所示,在四面体P-ABC中,设S1,S2,S3,S分别表示△PAB,△PBC,△PCA,△ABC的面积,α,β,γ依次表示面PAB,面PBC,面PCA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我们猜想射影定理类比推理到三维空间,其表现形式应为S=S1·cos α+S2·cos β+S3·cos γ.
1.有一串彩旗,?代表蓝色,?代表黄色.两种彩旗排成一行:
???????????????????????????…,
那么在前200个彩旗中黄旗的个数为(  )
A.111 B.89 C.133 D.67
答案 D
解析 观察彩旗排列规律可知,颜色的交替成周期性变化,周期为9,每9个旗子中有3个黄旗.则200÷9=22余2,则200个旗子中黄旗的个数为22×3+1=67.故选D.
2.下列平面图形中,与空间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合适的是(  )
A.三角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矩形
答案 C
解析 因为平行六面体相对的两个面互相平行,类比平面图形,则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故选C.
3.观察下列各式:1=12,2+3+4=32,3+4+5+6+7=52,4+5+6+7+8+9+10=72,…,可以得到的一般结论是(  )
A.n+(n+1)+(n+2)+…+(3n-2)=n2
B.n+(n+1)+(n+2)+…+(3n-2)=(2n-1)2
C.n+(n+1)+(n+2)+…+(3n-1)=n2
D.n+(n+1)+(n+2)+…+(3n-1)=(2n-1)2
答案 B
4.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上,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
答案 1∶8
解析 设两个正四面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
则V1∶V2=S1h1∶S2h2=S1h1∶S2h2=1∶8.
5.在长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两邻边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cos2α+cos2β=1,则在立体几何中,给出类比猜想并证明.
解 在长方形ABCD中,
cos2α+cos2β=2+2===1.
于是类比到长方体中,猜想其体对角线与共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γ,则cos2α+cos2β+cos2γ=1.
证明如下:
cos2α+cos2β+cos2γ=2+2+2
===1.
1.用归纳推理可从具体事例中发现一般规律,但应注意,仅根据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所得出的一般结论不一定可靠,其结论的正确与否,还要经过严格的理论证明.
2.进行类比推理时,要尽量从本质上思考,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只抓住一点表面的相似甚至假象就去类比,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3.多用下列技巧会提高所得结论的准确性
(1)类比对象的共同属性或相似属性尽可能的多些.
(2)这些共同属性或相似属性应是类比对象的主要属性.
(3)这些共同(相似)属性应包括类比对象的各个方面,并尽可能是多方面.
一、选择题
1.下面使用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3=b·3,则a=b”类比出“若a·0=b·0,则a=b”
B.“若(a+b)c=ac+bc”类比出“(a·b)c=ac·bc”
C.“若(a+b)c=ac+bc”类比出“=+(c≠0)”
D.“(ab)n=anbn”类比出“(a+b)n=an+bn”
答案 C
解析 显然A,B,D不正确,只有C正确.
2.观察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
A. B.
C. D.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图形中的应用
答案 A
解析 观察可发现规律:①每行、每列中,方、圆、三角三种形状均各出现一次,②每行、每列有两阴影一空白,即得结果.
3.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由此类比可以得到(  )
A.空间中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B.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C.空间中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D.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答案 D
解析 利用类比推理,平面中的直线和空间中的平面类比.
4.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 456×9+7等于(  )
1×9+2=11
12×9+3=111
123×9+4=1 111
1 234×9+5=11 111
12 345×9+6=111 111

A.1 111 110 B.1 111 111
C.1 111 112 D.1 111 113
答案 B
解析 由数塔猜测应是各位都是1的七位数,
即1 111 111.
5.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按照图中所示的规律,第n个“金鱼”图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  )
A.6n-2 B.8n-2
C.6n+2 D.8n+2
答案 C
解析 从①②③可以看出,从图②开始每个图中的火柴棒都比前一个图中的火柴棒多6根,故火柴棒数成等差数列,第一个图中火柴棒为8根,故可归纳出第n个“金鱼”图需火柴棒的根数为6n+2.
6.已知{bn}为等比数列,b5=2,则b1·b2·b3·b4·b5·b6·b7·b8·b9=29.若{an}为等差数列,a5=2,则{an}的类似结论为(  )
A.a1a2a3…a9=29
B.a1+a2+a3+…+a9=29
C.a1a2a3…a9=2×9
D.a1+a2+a3+…+a9=2×9
答案 D
7.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r=,类比这个结论可知: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内切球半径为R,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V,则R等于(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O,则球心O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R,所以四面体的体积等于以O为顶点,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的4个三棱锥体积的和.
则四面体的体积为V=(S1+S2+S3+S4)R,
∴R=.
8.已知f(1)=1,f(2)=3,f(3)=4,f(4)=7,f(5)=11,…,则f(10)等于(  )
A.28 B.76 C.123 D.199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得f(3)=f(1)+f(2),
f(4)=f(2)+f(3),f(5)=f(3)+f(4),
则f(6)=f(4)+f(5)=18,f(7)=f(5)+f(6)=29,
f(8)=f(6)+f(7)=47,f(9)=f(7)+f(8)=76,
f(10)=f(8)+f(9)=123.
二、填空题
9.正整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则上起第2 017行,左起第2 018列的数应为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阵(表)中的应用
答案 2 017×2 018
解析 由给出的排列规律可知,第一列的每个数为所在行数的平方,而第一行的数则满足列数减1的平方再加1,根据题意,左起第2 018列的第一个数为2 0172+1,由连线规律可知,上起第2 017行,左起第2 018列的数应为2 0172+2 017=2 017×2 018.
10.经计算发现下列不等式:+<2,+<2,+<2,…,根据以上不等式的规律,试写出一个对正实数a,b都成立的条件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若a+b=20(a≠b),则+<2,a,b为正实数
11.观察(x2)′=2x,(x4)′=4x3,(cos x)′=-sin x,由归纳推理可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________.
考点 归纳推理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g(x)
解析 由所给函数及其导数知,偶函数的导函数为奇函数.因此当f(x)是偶函数时,其导函数应为奇函数,
故g(-x)=-g(x).
12.如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7)的会徽图案,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1=A1A2=A2A3=…=A7A8=1,如果把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依此规律继续作下去,记OA1,OA2,…,OAn,…的长度构成数列{an},则此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________.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解析 根据OA1=A1A2=A2A3=…=A7A8=1和图(乙)中的各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a1=OA1=1,a2=OA2===,a3=OA3===,…,故可归纳推测出an=.
三、解答题
13.设a>0,且a≠1,f(x)= .
(1)求值:f(0)+f(1),f(-1)+f(2);
(2)由(1)的结果归纳概括对所有实数x都成立的一个等式,并加以证明.
解 (1)f(0)+f(1)=+==,
f(-1)+f(2)=+==.
(2)由(1)归纳得对一切实数x,
有f(x)+f(1-x)=.
证明:f(x)+f(1-x)=+
=+===.
四、探究与拓展
14.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m的n次幂可用奇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分裂”,仿此,记53的“分裂”中的最小数为a,52的“分裂”中的最大数是b,则a+b=________.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30
解析 观察题图易得
∴a=21,b=9,∴a+b=30.
15.如图(1),在平面内有面积关系=·,写出图(2)中类似的体积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类比=·,
有=··
证明如下:
如图(2),设C′,C到平面PAB的距离分别为h′,h.
则=,
故=
==.
2.1.2 演绎推理
学习目标 1.理解演绎推理的意义.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知识点一 演绎推理的含义
思考 分析下面几个推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铀是金属,所以铀能够导电;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100+1)是奇数,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
答案 都是由真命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出正确的结论.
梳理 演绎推理的含义
(1)定义:由概念的定义或一些真命题,依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得到正确结论的过程,通常叫做演绎推理.
(2)特征:当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
知识点二 演绎推理规则
思考 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这个推理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分别是什么?
答案 分为三段.
大前提: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小前提:铜是金属;
结论:铜能导电.
梳理 演绎推理的规则
一般模式
常用格式
大前提
已知的一般原理
M是P
小前提
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S是M
结论
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所以,S是P
1.演绎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 × )
2.在演绎推理中,大前提描述的是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描述的是大前提里的特殊情况,结论是根据一般性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 )
3.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推理形式也正确,则所得结论是正确的.( √ )
类型一 三种演绎推理的形式
例1 选择合适的演绎推理规则写出下列推理过程.
(1)函数y=sin x(x∈R)是周期函数;
(2)当k>1时,->-;
(3)若n∈Z,求证n2-n为偶数.
解 (1)三段论推理: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大前提
y=sin x(x∈R)是三角函数,小前提
∴y=sin x(x∈R)是周期函数.结论
(2)传递性关系推理:当k>1时,-
=> >=-.
(3)完全归纳推理:
∵n2-n=n(n-1),∴当n为偶数时,n2-n为偶数,
当n为奇数时,n-1为偶数,n2-n为偶数,
∴当n∈Z时,n2-n为偶数.
反思与感悟 对于某一问题的证明中选择哪一种推理规则有时是不唯一的,在证明等量关系、不等关系(放缩法)或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时,常选用传递性关系推理;在涉及含参变量的证明题,需要分类讨论时,常选用完全归纳推理;根据定理证题,往往用三段论推理.
跟踪训练1 选择合适的推理规则写出下列推理过程.
(1)75是奇数;
(2)平面α,β,已知直线l∥α,l∥β,α∩β=m,则l∥m.
解 (1)三段论推理: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大前提
75不能被2整除.小前提
75是奇数.结论
(2)传递性关系推理:如图,在平面α内任取一点P(P?m),∵l∥α,
∴P?l,则l与点P确定一平面与α相交,设交线为a,则a∥l,同理,在β内任取一点Q(Q?m),l与点Q确定一平面与β交于b,则l∥b,从而a∥b.
由P∈a,P?m,∴a?β,而b?β,∴a∥β.
又a?α,α∩β=m,∴a∥m,∴l∥m.
类型二 三段论的应用

例2 如图,D,E,F分别是BC,CA,AB上的点,∠BFD=∠A,DE∥BA,求证:ED=AF,写出三段论形式的演绎推理.
证明 因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大前提
∠BFD与∠A是同位角,且∠BFD=∠A,小前提
所以FD∥AE.结论
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大前提
DE∥BA,且FD∥AE,小前提
所以四边形AFDE为平行四边形.结论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大前提
ED和AF为平行四边形AFDE的对边,小前提
所以ED=AF.结论
反思与感悟 (1)用“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格式
××××××     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
(2)用“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步骤
①理清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
②找出每一个结论得出的原因.
③把每个结论的推出过程用“三段论”表示出来.
跟踪训练2 已知: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如图所示,求证:EF∥平面BCD.
证明 因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大前提
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小前提
所以EF∥BD.结论
若平面外一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条直线,则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大前提
EF?平面BCD,BD?平面BCD,EF∥BD,小前提
所以EF∥平面BCD.结论

例3 设函数f(x)=,其中a为实数,若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则函数对任意实数恒有意义,大前提
因为f(x)的定义域为R,小前提
所以x2+ax+a≠0恒成立,结论
所以Δ=a2-4a<0,
所以0即当0引申探究 
若本例的条件不变,求f(x)的单调增区间.
解 ∵f′(x)=,
由f′(x)=0,得x=0或x=2-a.
∵00.
∴在(-∞,0)和(2-a,+∞)上,f′(x)>0.
∴f(x)的单调增区间为(-∞,0),(2-a,+∞).
当a=2时,f′(x)≥0恒成立,
∴f(x)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2∴在(-∞,2-a)和(0,+∞)上,f′(x)>0,
∴f(x)的单调增区间为(-∞,2-a),(0,+∞).
综上所述,当0当a=2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2反思与感悟 (1)很多代数问题不论是解答题,还是证明题都蕴含着演绎推理.
(2)在解题过程中常省略大前提.
跟踪训练3 已知函数f(x)=ax+(a>1),证明:函数f(x)在(-1,+∞)上为增函数.
证明 f(x)=ax+=ax+1-.
所以f′(x)=axln a+.
因为x>-1,所以(x+1)2>0,所以>0.
又a>1,所以ln a>0,ax>0,
所以axln a>0,所以f′(x)>0.
于是,f(x)=ax+在(-1,+∞)上是增函数.
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与∠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B=180°
B.某校高三1班有55人,2班有54人,3班有52人,由此得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50人
C.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边形的性质
D.在数列{an}中,a1=1,an=(n≥2),由此归纳出{an}的通项公式
答案 A
解析 A是演绎推理,B,D是归纳推理,C是类比推理.
2.指数函数y=ax(a>1)是R上的增函数,y=2|x|是指数函数,所以y=2|x|是R上的增函数.以上推理(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正确
考点 “三段论”及其应用
题点 小前提或推理形式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答案 B
解析 此推理形式正确,但是,函数y=2|x|不是指数函数,所以小前提错误,故选B.
3.三段论:“①只有船准时起航,才能准时到达目的港,②这艘船是准时到达目的港的,③这艘船是准时起航的”,其中的“小前提”是(  )
A.① B.② C.①② D.③
答案 D
4.把“函数y=x2+x+1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恢复成三段论,则大前提:___________;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函数y=x2+x+1是二次函数 函数y=x2+x+1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5.设m为实数,利用三段论证明方程x2-2mx+m-1=0有两个相异实根.
证明 因为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判别式Δ=b2-4ac>0,那么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大前提
方程x2-2mx+m-1=0的判别式
Δ=(-2m)2-4(m-1)=4m2-4m+4
=(2m-1)2+3>0,小前提
所以方程x2-2mx+m-1=0有两个相异实根.结论
1.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的简洁,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2.合情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或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数学结论、证明思路等的发现主要靠合情推理;数学结论、猜想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演绎推理来证明.
一、选择题
1.《论语·学路》篇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上述推理用的是(  )
A.类比推理 B.归纳推理
C.演绎推理 D.一次三段论
答案 C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D
解析 根据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的概念特征可以知道①③⑤正确.
3.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
A.使用了归纳推理
B.使用了类比推理
C.使用了“三段论”,但推理形式错误
D.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错误
答案 C
解析 由“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可知,该推理的错误原因是推理形式错误.
4.“所有9的倍数(M)都是3的倍数(P),某奇数(S)是9的倍数(M),故某奇数(S)是3的倍数(P).”上述推理是(  )
A.小前提错 B.结论错
C.正确的 D.大前提错
答案 C
解析 由三段论推理概念知推理正确.
5.在证明f(x)=2x+1为增函数的过程中,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增函数的定义是大前提;
②增函数的定义是小前提;
③函数f(x)=2x+1满足增函数的定义是大前提;
④函数f(x)=2x+1满足增函数的定义是小前提.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考点 “三段论”及其应用
题点 三段论的结构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三段论特点,过程应为:大前提是增函数的定义;小前提是f(x)=2x+1满足增函数的定义;结论是f(x)=2x+1为增函数,故①④正确.
6.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是(  )
A.因为y=2x是指数函数,所以函数y=2x经过定点(0,1)
B.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n∈N+)
C.由圆x2+y2=r2的面积为πr2,猜想出椭圆+=1的面积为πab
D.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x-a)2+(y-b)2=r2,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x-a)2+(y-b)2+(z-c)2=r2
答案 A
7.自主招生联盟成形于2009年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主要包括“北约”联盟,“华约”联盟,“卓越”联盟和“京派”联盟.在调查某高中学校高三学生自主招生报考的情况时,得到如下结果:
a.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都没报考“华约”联盟;
b.报考“华约”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京派”联盟;
c.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都没报考“京派”联盟;
d.不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就报考“华约”联盟.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没有同时报考“华约”和“卓越”联盟的学生
B.报考“华约”和“京派”联盟的学生一样多
C.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卓越”联盟
D.报考“京派”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北约”联盟
答案 D
解析 令集合U表示调查的全体学生.集合E表示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集合F表示报考“华约”联盟的学生,集合G表示报考“京派”联盟的学生,集合H表示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由题意得A中,F∩H=?,结论正确;B中,F=G,结论正确;C中,E?H,结论正确.
8.在R上定义运算?:x?y=x(1-y).若不等式(x-a)?(x+a)<1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则(  )
A.-1C.-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x-a)?(x+a)=(x-a)[1-(x+a)]=-x2+x+a2-a,
∴-x2+x+a2-a<1,
即x2-x-a2+a+1>0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
则Δ=1-4(-a2+a+1)<0,
∴4a2-4a-3<0,解得-二、填空题
9.在求函数y=的定义域时,第一步推理中大前提是当有意义时,a≥0;小前提是有意义;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y=的定义域是[4,+∞)
解析 由大前提知log2x-2≥0,解得x≥4.
10.有一段演绎推理:
大前提:整数是自然数;
小前提:-3是整数;
结论:-3是自然数.
这个推理显然错误,则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错误.(填“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答案 大前提
11.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以上推理运用的推理规则是________.
答案 完全归纳推理
解析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一分类方法包含了所有的三角形,若这三类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就是所有的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故其推理规则为完全归纳推理.
12.若f(a+b)=f(a)f(b)(a,b∈N+),且f(1)=2,则++…+=________.
答案 2 018
解析 利用三段论.
∵f(a+b)=f(a)f(b)(a,b∈N+),大前提
令b=1,则=f(1)=2,小前提
∴==…==2,结论
∴原式==2 018.
三、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D,E是垂足,用三段论形式证明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
证明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
在△ABD中,AD⊥BD,即∠ADB=90°,小前提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结论
同理,△AEB也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大前提
因为DM是Rt△ABD斜边上的中线,小前提
所以DM=AB.结论
同理,EM=AB.
等于同一个量的两个量相等,大前提
DM和EM都等于AB,小前提
所以DM=EM,即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结论
四、探究与拓展
14.对于平面上的点集Ω,如果连接Ω中任意两点的线段必定包含于Ω,则称Ω为平面上的凸集,给出平面上4个点集的图形如图(阴影区域及其边界):
其中为凸集的是______.(写出所有凸集相应图形的序号)
答案 ②③
15.设f(x)=,g(x)=(其中a>0且a≠1).
(1)5=2+3,请你推测g(5)能否用f(2),f(3),g(2),g(3)来表示;
(2)如果(1)中获得了一个结论,请你推测能否将其推广.
解 (1)由题知,f(3)g(2)+g(3)f(2)
=×+×=.
又g(5)=,
因此,g(5)=f(3)g(2)+g(3)f(2).
(2)由g(5)=f(3)g(2)+g(3)f(2),
即g(2+3)=f(3)g(2)+g(3)f(2),
推测g(x+y)=f(x)g(y)+g(x)f(y).
证明:因为f(x)=,g(x)=,大前提
所以g(x+y)=,
g(y)=,f(y)=,小前提及结论
所以f(x)g(y)+g(x)f(y)=×+×
==g(x+y).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法、分析法的意义,掌握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特点.2.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 直接证明
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论的真实性.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
知识点二 综合法
阅读下列证明过程,已知实数x,y满足x+y=1,求证:2x+2y≥2.
证明:因为x+y=1,所以2x+2y≥2=2=2,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
故2x+2y≥2成立.
思考 该题的证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 从已知利用基本不等式到待证结论.
梳理 综合法
(1)定义: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
(2)逻辑关系:P0(已知)?P1?P2?…?Pn?Q(结论).
(3)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三 分析法
思考 阅读证明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试分析证明过程有何特点?
已知a,b>0,求证≥.
证明:要证≥,
只需证a+b≥2,
只需证a+b-2≥0,
只需证(-)2≥0,
因为(-)2≥0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答案 从结论出发开始证明,寻找使证明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梳理 分析法
(1)定义:分析法是从待证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事实.
(2)逻辑关系:B(结论)?B1?B2?…?Bn?A(已知).
(3)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充分条件.
(4)证明格式:要证×××,只需证×××,只需证×××,…,因为×××成立,所以×××成立.
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
3.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同一问题时,一般思路恰好相反,过程相逆.( √ )
类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例1 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 在△ABC中,A+B+C=π,由A,B,C成等差数列,得2B=A+C,因此,B=,
由a,b,c成等比数列,得b2=ac.
又∵b2=a2+c2-2accos B=a2+c2-ac,
∴a2+c2-ac=ac,
即(a-c)2=0,因此a=c.故△ABC是等边三角形.
反思与感悟 用综合法证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其适用范围为
(1)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
(2)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各种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在使用综合法证明时,易出现的错误是因果关系不明确,逻辑表达混乱.
跟踪训练1 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3.
证明 因为++
=+++++-3,
又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
而+≥2,+≥2,+≥2,
且上述三式等号不能同时成立,
所以+++++-3>6-3=3,
即++>3.
类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
例2 设a,b为实数,求证:≥(a+b).
证明 当a+b≤0时,因为≥0,
所以≥(a+b)成立.
当a+b>0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
要证≥(a+b),
只需证()2≥2,
即证a2+b2≥(a2+b2+2ab),
即证a2+b2≥2ab.
由于a2+b2≥2ab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所以≥(a+b).
综上,对任意实数a,b,≥(a+b).
反思与感悟 (1)当已知条件简单而证明的结论比较复杂时,一般采用分析法,在叙述过程中“要证”“只需证”“即证”这些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
(2)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题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使问题顺利获解.
跟踪训练2 求证:-<-(a≥3).
证明 要证-<-,
只需证+<+,
只需证(+)2<(+)2,
只需证2a-3+2<2a-3+2,
只需证<,
只需证0<2,而0<2显然成立,
所以-<-(a≥3).
类型三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且0求证:logx+logx+logx证明 要证logx+logx+logx只需证logx由已知0abc.
由公式知≥>0,≥>0,≥>0.
因为a,b,c不全相等,上面三式相乘,得
··>=abc,
即··>abc成立.
所以logx+logx+logx引申探究
若本例条件不变,改为求证:(a+b)≥(a2+1)+(b2+1)(a+b>0).
证明 要证(a+b)≥(a2+1)+(b2+1)成立,
只需证2(a+b)≥(a2+1)+(b2+1),
只需证(a+b)2≥(a2+1)(b2+1)(a+b>0).
由于函数y=x在(0,+∞)内是减函数,
所以只需证(a+b)2≤(a2+1)(b2+1),
即证a2+2ab+b2≤a2b2+a2+b2+1,
即证a2b2-2ab+1≥0,
即证(ab-1)2≥0,
上式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反思与感悟 综合法和分析法各有优缺点,从寻求解题思路来看,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执果索因.就表达证明过程而论,综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分析法叙述烦琐,文辞冗长.也就是说分析法宜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先利用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利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答过程.
跟踪训练3 设实数a,b,c成等比数列,非零实数x,y分别为a与b,b与c的等差中项,求证:+=2.
证明 由已知条件得
b2=ac,①
2x=a+b,2y=b+c.②
要证+=2,只要证ay+cx=2xy,
只要证2ay+2cx=4xy.
由①②得2ay+2cx=a(b+c)+c(a+b)=ab+2ac+bc,
4xy=(a+b)(b+c)=ab+b2+ac+bc=ab+2ac+bc,
所以2ay+2cx=4xy.命题得证.
1.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a2>ab B.ab>b2
C.> D.a2>b2
答案 C
解析 若a>b>0,则<.
2.要证-<-成立,只需证(  )
A.(-)2<(-)2
B.(-)2<(-)2
C.(+)2<(+)2
D.(--)2<(-)2
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不等式性质,当a>b>0时,才有a2>b2,
只需证+<+,
即证(+)2<(+)2.
3.设0A.c B.b
C.a D.随x取值不同而不同
答案 A
解析 ∵02>=a,
∵-(x+1)==>0,∴c>b>a.
4.要证明+<2,可选择的方法有很多,最合理的应为________.
答案 分析法
5.已知=1,求证: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
证明 要证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
只需证=3,只需证=3,
只需证1-tan α=3(1+tan α),只需证tan α=-,
∵=1,∴1-tan α=2+tan α,即2tan α=-1.
∴tan α=-显然成立,∴结论得证.
1.综合法证题是从条件出发,由因导果;分析法是从结论出发,执果索因.
2.分析法证题时,一定要恰当地运用“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
3.在解题时,往往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
一、选择题
1.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xy>1,x+y≥0,则(  )
A.x>0,y>0 B.x<0,y<0
C.x>0,y<0 D.x<0,y>0
答案 A
解析 ?
2.在非等边三角形ABC中,A为钝角,则三边a,b,c满足的条件是(  )
A.b2+c2≥a2 B.b2+c2>a2
C.b2+c2≤a2 D.b2+c2答案 D
解析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cos A=,
∵A为钝角,∴cos A<0,
则b2+c23.要证a2+b2-1-a2b2≤0,只要证明(  )
A.2ab-1-a2b2≤0
B.a2+b2-1-≤0
C.-1-a2b2≤0
D.(a2-1)(b2-1)≥0
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分析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答案 D
解析 a2+b2-1-a2b2≤0?(a2-1)(b2-1)≥0.
4.设a,b∈R,且a≠b,a+b=2,则必有(  )
A.1≤ab≤ B.ab<1<
C.ab<<1 D.答案 B
解析 因为a≠b,所以(a+b)2=a2+b2+2ab>4ab,ab<1.又=+>+==1,故B正确.
5.分析法又叫执果索因法,若使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a索的因应是(  )
A.a-b>0 B.a-c>0
C.(a-b)(a-c)>0 D.(a-b)(a-c)<0
答案 C
解析 要证<a,
只需证b2-ac<3a2,
只需证b2-ac-3a2<0.
∵a+b+c=0,∴a+c=-b,
∴只需证(a+c)2-ac-3a2<0,即(a-c)(2a+c)>0,
即证(a-c)(a-b)>0.
6.若A,B为△ABC的内角,则A>B是sin A>sin 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 由正弦定理知==2R(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又A,B为三角形的内角,∴sin A>0,sin B>0,∴sin A>sin B?2Rsin A>2Rsin B?a>b?A>B.
7.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单调递减.若x1+x2>0,则f(x1)+f(x2)的值(  )
A.恒为负 B.恒等于零
C.恒为正 D.无法确定正负
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函数问题
答案 A
解析 由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单调递减,可知f(x)是R上的减函数.
由x1+x2>0,可知x1>-x2,
所以f(x1)所以f(x1)+f(x2)<0.
二、填空题
8.命题“函数f(x)=x-xln 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证明过程为“对函数f(x)=x-xln x求导得f′(x)=-ln x,当x∈(0,1)时,f′(x)=-ln x>0,故函数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应用了________的证明方法.
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函数问题
答案 综合法
9.设a=-,b=-,c=-,则a,b,c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a>b>c
解析 ∵a=,b=,c=,∴a>b>c.
10.如图所示,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
求证:AF⊥SC.
证明:要证AF⊥SC,只需证SC⊥平面AEF,只需证AE⊥SC(因为____________),只需证____________,只需证AE⊥BC(因为____________),只需证BC⊥平面SAB,只需证BC⊥SA(因为______________).由SA⊥平面ABC可知,上式成立.
答案 EF⊥SC AE⊥平面SBC AE⊥SB AB⊥BC
解析 要证线线垂直,可先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还需线线垂直,通过证明BC⊥平面SAB,可得AE⊥BC,进而AE⊥平面SBC,SC⊥平面AEF,问题得证.
11.设a>0,b>0,则下面两式的大小关系为ln(1+)________[lg(1+a)+lg(1+b)].
答案 ≤
解析 ∵(1+)2-(1+a)(1+b)=2-(a+b)≤0,
∴(1+)2≤(1+a)(1+b),
则lg(1+)2≤lg(1+a)(1+b),
即lg(1+)≤[lg(1+a)+lg(1+b)].
三、解答题
12.如果a,b都是正数,且a≠b,求证:+ >+.
证明 方法一 (综合法)
+--=
==>0,
故+ >+.
方法二 (分析法)
要证+>+,
只需证++2>a+b+2,
即证a3+b3>a2b+ab2,
只需证(a+b)(a2-ab+b2)>ab(a+b),
即需证a2-ab+b2>ab,
只需证(a-b)2>0,因为a≠b,所以(a-b)2>0恒成立,
所以+ >+成立.
13.在△ABC中,三边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cos2+ccos2≥b.
证明 ∵左边=+
=(a+c)+(acos C+ccos A)
=(a+c)+
=(a+c)+b≥+=b+=b=右边,
∴acos2+ccos2≥b.
四、探究与拓展
14.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答案 对角线互相垂直(答案不唯一)
解析 要证A1C⊥B1D1,
只需证B1D1垂直于A1C所在的平面A1CC1,
因为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所以B1D1⊥CC1,
故只需证B1D1⊥A1C1即可.
15.某同学在研究相邻三个正整数的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以下三个式子均是正确的:①+<2;②+<2;③+<2.
(1)已知∈(1.41,1.42),∈(1.73,1.74),∈(2.23,2.24),请从以上三个式子中任选一个,结合此范围,验证其正确性(注意不能近似计算);
(2)请将此规律推广至一般情形,并证明之.
考点 分析法及其应用
题点 分析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解 (1)验证①式成立:∵<1.74,∴+<2.74,
∵>1.41,∴2>2.82,∴+<2.
(2)一般结论为:若n∈N+,则+<2.
证明如下:
要证+<2,
只需证(+)2<(2)2,
即证2n+2+2<4n+4,
也就是证只需证n(n+2)即证0<1,显然成立,
故+<2(n∈N+).
2.2.2 反证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2.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会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
知识点 反证法
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耍.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们摘了李子一尝,原来是苦的!他们都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树上却结满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
思考1 本故事中王戎运用了什么论证思想?
答案 运用了反证法思想.
思考2 反证法解题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结论正确.
梳理 (1)反证法的概念
一般地,由证明p?q转向证明:綈q?r?…?t,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綈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2)反证法常见的几种矛盾
①与假设矛盾.
②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
③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例如,导出0=1,0≠0之类的矛盾).
(3)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
①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②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
③由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
④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命题为真.
1.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问题的方法.( √ )
2.反证法的证明过程既可以是合情推理也可以是一种演绎推理.( × )
3.反证法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 √ )
类型一 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1 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比数列但不成等差数列.求证:,,不成等差数列.
证明 假设,,成等差数列,则2=+,
∴4b=a+c+2.①
∵a,b,c成等比数列,
∴b2=ac,②
由②得b=,代入①式,
得a+c-2=(-)2=0,
∴a=c,从而a=b=c.
这与已知a,b,c不成等差数列相矛盾,
∴假设不成立.
故,,不成等差数列.
反思与感悟 对某些结论为肯定形式或者否定命题的证明,从正面突破较困难时,可用反证法.通过反设将肯定命题转化为否定命题或否定命题转化为肯定命题,然后用转化后的命题作为条件进行推理,推出矛盾,从而达到证题的目的.
跟踪训练1 已知正整数,a,b,c满足a2+b2=c2.求证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证明 假设a,b,c都是奇数,则a2,b2,c2都是奇数.
左边=奇数+奇数=偶数,右边=奇数,得偶数=奇数,矛盾.
∴假设不成立,∴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类型二 用反证法证明“至多、至少”类问题
例2 a,b,c∈(0,2),求证:(2-a)b,(2-b)c,(2-c)a不能都大于1.
证明 假设(2-a)b,(2-b)c,(2-c)a都大于1.
因为a,b,c∈(0,2),所以2-a>0,2-b>0,2-c>0.
所以≥>1.
同理,≥>1,
≥>1.
三式相加,得++>3,
即3>3,矛盾.
所以(2-a)b,(2-b)c,(2-c)a不能都大于1.
反思与感悟 (1)用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类命题,可减少讨论情况,目标明确.否定结论时需弄清楚结论的否定是什么,避免出现错误.需仔细体会“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等表达的意思.
(2)常用的“原结论词”与“反设词”归纳如下表:
原结论词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n个
至多有n个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不存在)
至少有两个
至多有n-1个
至少有n+1个
跟踪训练2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实数,求证:由y1=ax2+2bx+c,y2=bx2+2cx+a和y3=cx2+2ax+b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证明 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由y1=ax2+2bx+c,y2=bx2+2cx+a,y3=cx2+2ax+b,
得Δ1=(2b)2-4ac≤0,Δ2=(2c)2-4ab≤0,
且Δ3=(2a)2-4bc≤0.
同向不等式求和,得4b2+4c2+4a2-4ac-4ab-4bc≤0,
所以2a2+2b2+2c2-2ab-2bc-2ac≤0,
所以(a-b)2+(b-c)2+(a-c)2≤0,
所以a=b=c.
这与题设a,b,c互不相等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
类型三 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
例3 求证:方程2x=3有且只有一个根.
证明 ∵2x=3,∴x=log23.
这说明方程2x=3有根.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方程2x=3的根是唯一的.
假设方程2x=3至少有两个根b1,b2(b1≠b2),
则=3,=3,两式相除得=1,
∴b1-b2=0,则b1=b2,这与b1≠b2矛盾.
∴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得证.
反思与感悟 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的一般思路: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命题,即存在性和唯一性.当证明结论以“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存在”等形式出现的命题时,可先证“存在性”,由于假设“唯一性”结论不成立易导出矛盾,因此可用反证法证其唯一性.
跟踪训练3 求证: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证明 设两直线为a,b,假设结论不成立,即有两种可能:无交点;至少有两个交点.
(1)若直线a,b无交点,那么a∥b或a,b是异面直线,与已知矛盾;
(2)若直线a,b至少有两个交点,设为A和B,这样同时经过点A,B就有两条直线,这与“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1.证明“在△ABC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第一步应假设(  )
A.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直角或钝角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C.三角形中没有直角或钝角
D.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直角或钝角
答案 B
2.用反证法证明“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应先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
A.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
C.有一个内角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
答案 B
3.“aA.a≠b B.a>b
C.a=b D.a=b或a>b
答案 D
4.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b”时,应假设(  )
A.a不垂直于c B.a,b都不垂直于c
C.a⊥b D.a与b相交
答案 D
5.已知f(x)=x2+px+q.
(1)求证:f(1)+f(3)-2f(2)=2;
(2)求证:|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证明 (1)f(1)+f(3)-2f(2)=(1+p+q)+(9+3p+q)-2(4+2p+q)=2.
(2)假设|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不成立,
则|f(1)|,|f(2)|,|f(3)|都小于,
则|f(1)|+2|f(2)|+|f(3)|<2.
因为|f(1)|+2|f(2)|+|f(3)|≥f(1)+f(3)-2f(2)
=(1+p+q)+(9+3p+q)-(8+4p+2q)=2,这与|f(1)|+2|f(2)|+|f(3)|<2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所以|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少于.
用反证法证题要把握三点
(1)必须先否定结论,对于结论的反面出现的多种可能,要逐一论证,缺少任何一种可能,证明都是不全面的.
(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论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论证,就不是反证法.
(3)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与已知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但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一、选择题
1.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
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
其中正确的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
答案 A
2.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  )
A.a,b,c都是偶数
B.a,b,c都是奇数
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a,b,c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答案 D
解析 自然数a,b,c的奇偶性共有四种情形:3个都是奇数,1个偶数2个奇数,2个偶数1个奇数,3个都是偶数,所以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b,c中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3.(1)已知p3+q3=2,求证p+q≤2,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p+q≥2;
(2)已知a,b∈R,|a|+|b|<1,求证方程x2+ax+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至少有一根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的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答案 D
解析 (1)的假设应为p+q>2,(2)的假设正确.
4.有下列叙述:
①“x=y”的反面是“x>y或x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 B
解析 ①对;②错,应为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或在三角形的边上;③错,应为三角形可以有2个或2个以上的钝角.
5.设实数a,b,c满足a+b+c=1,则a,b,c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  )
A.0 B. C. D.1
答案 B
解析 假设a,b,c都小于,则a+b+c<1,故与已知a+b+c=1相矛盾.故选B.
6.设a,b,c都是正数,则三个数a+,b+,c+(  )
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大于2
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答案 C
解析 假设a+<2,b+<2,c+<2,
则++<6.
又++
=++≥2+2+2=6,
这与假设得到的不等式相矛盾,从而假设不正确,所以这三个数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二、填空题
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x2-(a+b)x+ab≠0,则x≠a且x≠b”时,应假设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a或x=b
8.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有三个步骤:
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故假设错误.
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
③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B=90°.
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
答案 ③①②
9.某珠宝店丢了一件珍贵珠宝,以下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只有一人偷了珠宝.甲:我没有偷;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丁:我没有偷.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偷珠宝的人是________.
答案 甲
解析 假如甲:我没有偷是真的,则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是假的;丁:我没有偷就是真的,与他们四人中有一人说真话矛盾.
假如甲:我没有偷是假的,则丁:我没有偷就是真的,乙:丙是小偷,丙:丁是小偷是假的,成立.
∴可以判断偷珠宝的人是甲.
10.完成反证法证题的全过程.
题目:设a1,a2,…,a7是由数字1,2,…,7任意排成的一个数列,求证:乘积p=(a1-1)(a2-2)…(a7-7)为偶数.
证明:假设p为奇数,则________均为奇数.①
因为7个奇数之和为奇数,故有
(a1-1)+(a2-2)+…+(a7-7)为________.②
而(a1-1)+(a2-2)+…+(a7-7)
=(a1+a2+…+a7)-(1+2+…+7)=________.③
②与③矛盾,故p为偶数.
答案 ①a1-1,a2-2,…,a7-7 ②奇数 ③0
解析 由假设p为奇数可知,(a1-1),(a2-2),…,(a7-7)均为奇数,故(a1-1)+(a2-2)+…+(a7-7)
=(a1+a2+…+a7)-(1+2+…+7)=0为奇数,这与0为偶数相矛盾.
11.若下列两个方程x2+(a-1)x+a2=0,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
解析 若两方程均无实根,则Δ1=(a-1)2-4a2
=(3a-1)(-a-1)<0,∴a<-1或a>.
Δ2=(2a)2+8a=4a(a+2)<0,
∴-2若两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则a≤-2或a≥-1.
三、解答题
12.若a,b,c均为实数,且a=x2-2y+,b=y2-2z+,c=z2-2x+.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大于0的.
证明 假设a,b,c都不大于0,
则a≤0,b≤0,c≤0,∴a+b+c≤0,
而a+b+c=++=(x2-2x)+(y2-2y)+(z2-2z)+π=(x-1)2+(y-1)2+(z-1)2+π-3,
∴a+b+c>0.这与a+b+c≤0矛盾,
∴假设不成立,
故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大于0的.
13.已知f(x)=ax+(a>1),求证: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证明 假设x0是f(x)=0的负数根,
则x0<0且x0≠-1,且ax0=-,
∴0解得故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四、探究与拓展
14.若a,b,c,d都是有理数,,都是无理数,且a+=b+,则a与b,c与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答案 a=b,c=d
解析 假设a≠b,令a=b+m(m是不等于零的有理数),
于是b+m+=b+,
所以m+=,两边平方整理得=.
左边是无理数,右边是有理数,矛盾,
因此a=b,从而c=d.
1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3=9+3.
(1)求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
(2)设bn=(n∈N+),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1)解 设公差为d,由已知得
∴d=2,故an=2n-1+,Sn=n(n+).
(2)证明 由(1)得bn==n+.
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三项bp,bq,br(p,q,r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b=bpbr,
即(q+)2=(p+)(r+),
∴(q2-pr)+(2q-p-r)=0.
∵p,q,r∈N+,∴
∴2=pr,(p-r)2=0,
∴p=r,这与p≠r矛盾.
∴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章末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会利用归纳与类比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2.加深对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的认识,会应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合情推理
(1)归纳推理: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
2.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3.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
①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推出结论的证明方法.
②分析法是从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法.
(2)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是反证法,是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方法.
1.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 )
2.“所有3的倍数都是9的倍数,某数m是3的倍数,则m一定是9的倍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 )
3.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是间接证明.( × )
4.反证法是指将结论和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 × )

类型一 合情推理的应用
例1 (1)有一个奇数列1,3,5,7,9,…,现在进行如下分组:第一组含一个数{1};第二组含两个数{3,5};第三组含三个数{7,9,11};第四组含四个数{13,15,17,19};…,试观察每组内各数之和并猜想f(n)(n∈N+)与组的编号数n的关系式为________.
答案 f(n)=n3
解析 由于1=13,3+5=8=23,7+9+11=27=33,
13+15+17+19=64=43,…,猜想第n组内各数之和f(n)与组的编号数n的关系式为f(n)=n3.
(2)在平面几何中,对于Rt△ABC,AC⊥BC,设AB=c,AC=b,BC=a,则
①a2+b2=c2;
②cos2A+cos2B=1;
③Rt△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
把上面的结论类比到空间写出相类似的结论;试对其中一个猜想进行证明.
解 选取3个侧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作为直角三角形的类比对象.
①设3个两两垂直的侧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底面面积为S,则S+S+S=S2.
②设3个两两垂直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γ,则cos2α+cos2β+cos2γ=1.
③设3个两两垂直的侧面形成的侧棱长分别为a,b,c,则这个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下面对①的猜想进行证明.
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AC,AD两两垂直,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CD为三个两两垂直的侧面.
设AB=a,AC=b,AD=c,
则在Rt△ABC中,BC==,SRt△ABC=ab.
同理,CD=,SRt△ACD=bc.
BD=,SRt△ABD=ac.
∴S△BCD=.
经检验,S+S+S=S.
即所证猜想为真命题.
反思与感悟 (1)归纳推理中有很大一部分题目是数列内容,通过观察给定的规律,得到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中的常见方法.
(2)类比推理重在考查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题目一般情况下较为新颖,也有一定的探索性.
跟踪训练1 如图是由火柴棒拼成的图形,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4个图形中有________根火柴棒;第n个图形中有________根火柴棒.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图形中的应用
答案 13 3n+1
解析 设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为an,可知a4=13.
通过观察得到递推关系式an-an-1=3(n≥2,n∈N+),
所以an=3n+1.
类型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例2 试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分别推证下列命题:已知α∈(0,π),求证:2sin 2α≤.
考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
题点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综合应用
证明 分析法
要证2sin 2α≤成立,
只需证4sin αcos α≤,
∵α∈(0,π),∴sin α>0,
只需证4cos α≤,
∵1-cos α>0,
∴4cos α(1-cos α)≤1,
可变形为4cos2α-4cos α+1≥0,
只需证(2cos α-1)2≥0,显然成立.
综合法
∵+4(1-cos α)≥4,
当且仅当cos α=,即α=时取等号,
∴4cos α≤.
∵α∈(0,π),∴sin α>0,
∴4sin αcos α≤,
∴2sin 2α≤.
反思与感悟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两种思路相反的推理方法:分析法是倒溯,综合法是顺推,二者各有优缺点.分析法容易探路,且探路与表述合一,缺点是表述易错;综合法条件清晰,易于表述,因此对于难题常把二者交互运用,互补优缺,形成分析综合法,其逻辑基础是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跟踪训练2 设a>0,b>0,a+b=1,求证:++≥8.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别证明.
证明 (综合法)
因为a>0,b>0,a+b=1,
所以1=a+b≥2,≤,ab≤,所以≥4.
又+=(a+b)=2++≥4,
所以++≥8(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分析法)
因为a>0,b>0,a+b=1,
要证++≥8,
只需证+≥8,
只需证+≥8,
即证+≥4.
也就是证+≥4.
即证+≥2,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0,b>0时,+≥2恒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类型三 反证法
例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Sn=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an}中不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
(1)解 当n=1时,a1+S1=2a1=2,则a1=1.
又an+Sn=2,所以an+1+Sn+1=2,
两式相减得an+1=an,
所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an=(n∈N+).
(2)证明 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p+1,aq+1,ar+1(p则2·=+,所以2·2r-q=2r-p+1.(*)
又因为p所以(*)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反思与感悟 反证法常用于直接证明困难或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命题;涉及“都是……”“都不是……”“至少……”“至多……”等形式的命题时,也常用反证法.
跟踪训练3 若x,y都是正实数,且x+y>2,求证:<2或<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证明 假设<2和<2都不成立,
则有≥2和≥2同时成立.
因为x>0且y>0,
所以1+x≥2y且1+y≥2x,
两式相加,得2+x+y≥2x+2y,所以x+y≤2.
这与已知x+y>2矛盾.
故<2与<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1.观察按下列顺序排序的等式:9×0+1=1,9×1+2=11,9×2+3=21,9×3+4=31,…,猜想第n(n∈N+)个等式应为(  )
A.9(n+1)+n=10n+9
B.9(n-1)+n=10n-9
C.9n+(n-1)=10n-1
D.9(n-1)+(n-1)=10n-10
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中的式子,我们观察后分析:
等式左边分别为9与编号减1的积再加上编号,
等式右边是一个等差数列.
根据已知可以推断:
第n(n∈N+)个等式为9(n-1)+n=10n-9.
故选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ab≠0)表示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的直线,类比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y,z轴上截距分别为a,b,c(abc≠0)的平面方程为(  )
A.++=1 B.++=1
C.++=1 D.ax+by+cz=1
答案 A
解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具有特定性质:“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类比到空间坐标系中,在x,y,z轴上截距分别为a,b,c(abc≠0)的平面方程为++=1.故选A.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数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答案 A
解析 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故选A.
4.若a>0,b>0,则有(  )
A.>2b-a B.<2b-a
C.≥2b-a D.≤2b-a
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答案 C
解析 因为-(2b-a)==≥0,所以≥2b-a.
5.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8,Sn是其前n项的和,某同学经计算得S1=8,S2=20,S3=36,S4=65,后来该同学发现了其中一个数算错了,则算错的数应为________.
考点 
题点 
答案 S4=56
解析 显然S1是正确的.假设后三个数均未算错,
则a1=8,a2=12,a3=16,a4=29,这四项不成等差数列,
但可知前三项成等差数列,故a4有误,应为20,
故S4算错了,S4应为56.
1.归纳和类比都是合情推理,前者是由特殊到一般,部分到整体的推理,后者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但二者都能由已知推测未知,都能用于猜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为真,有待进一步证明.
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不同,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数学中证明的基本推理形式.也是公理化体系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另一方面,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论证前者的可靠性.
3.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是数学证明的两类基本证明方法.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的证明方法;分析法是由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是反证法,反证法是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证明方法.
一、选择题
1.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
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③张军某次考试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是100分;
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2)·180°.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是类比推理;②是归纳推理;④是归纳推理.所以①②④是合情推理.
2.在等差数列{an}中,若an<0,公差d>0,则有a4·a6>a3·a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若bn>0,q>1,则下列有关b4,b5,b7,b8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
A.b4+b8>b5+b7 B.b5+b7>b4+b8
C.b4+b7>b5+b8 D.b4+b5>b7+b8
答案 A
3.我们把1,4,9,16,25,…这些数称做正方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方形(如图).
试求第n个正方形数是(  )
A.n(n-1) B.n(n+1)
C.n2 D.(n+1)2
答案 C
解析 观察前5个正方形数,恰好是序号的平方,所以第n个正方形数应为n2.
4.当n=1,2,3,4,5,6时,比较2n和n2的大小并猜想(  )
A.n≥1时,2n>n2 B.n≥3时,2n>n2
C.n≥4时,2n>n2 D.n≥5时,2n>n2
考点 归纳推理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D
解析 当n=1时,2n>n2;当n=2时,2n=n2;
当n=3时,2n当n=5时,2n>n2;当n=6时,2n>n2.
故猜想当n≥5时,2n>n2.
5.“∵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
A.正方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B.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等腰梯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矩形都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答案 B
解析 利用三段论分析:
大前提: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小前提:四边形ABCD是矩形;
结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6.定义运算:x?y=例如3?4=4,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x?y=y?x
B.(x?y)?z=x?(y?z)
C.(x?y)2=x2?y2
D.c·(x?y)=(c·y)?(c·x)(c>0)
考点 合情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合情推理在函数中的应用
答案 C
解析 由定义可知:“?”是求两个数中的较大者,所以A,B,D均是恒成立的.
7.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下表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立定跳远(单位:米)
1.96
1.92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68
1.60
30秒跳绳(单位:次)
63
a
75
60
63
72
70
a-1
b
65
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秒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  )
A.2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B.5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C.8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D.9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考点 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演绎推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根据成绩应是1号至8号.
若a>63,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不是6人,不符合题意;
若61≤a≤63,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有1,2,3,5,6,7号,符合题意;
若a=60,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不是6人,不符合题意;
若a≤59,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有1,3,4,5,6,7号,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5号进入30秒跳绳决赛.
二、填空题
8.如果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凸函数,那么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x1,x2,…,xn,都有≤f?.若y=sin x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那么在△ABC中,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sin A+sin B+sin C≤3sin =3sin =.
9.在平面几何中,△ABC的内角平分线CE分AB所成线段的比为=,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中(如图所示),面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相交于E,则得到的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
考点 类比推理
题点 类比推理在图形中的应用
答案 =
解析 CE平分∠ACB,而面CDE平分二面角A—CD—B.
∴可类比成,
故结论为=.
10.已知f(x)=,定义f1(x)=f′(x),f2(x)=[f1(x)]′,…,fn+1(x)=[fn(x)]′,n∈N+.经计算f1(x)=,f2(x)=,f3(x)=,…,照此规律,fn(x)=________.
答案 
解析 观察各个式子,发现分母都是ex,分子依次是-(x-1),(x-2),-(x-3),故fn(x)=.
三、解答题
11.已知a>0,b>0,->1.求证:> .
证明 要证>成立,
只需证1+a>,
只需证(1+a)(1-b)>1(1-b>0),即1-b+a-ab>1,
∴a-b>ab,只需证>1(a>0,b>0),
即证->1.又->1成立,
∴>成立.
12.求证:不论x,y取何非零实数,等式+=总不成立.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证明 假设存在非零实数x,y使得等式+=成立.
于是有y(x+y)+x(x+y)=xy,
即x2+y2+xy=0,
即2+y2=0.
由y≠0,得y2>0.
又2≥0,
所以2+y2>0.
与x2+y2+xy=0矛盾,故原命题成立.
13.已知a>0,b>0,2c>a+b,求证:c-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分析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证明 要证c-只需证-即证|a-c|<,
只需证(a-c)2<()2,
只需证a2-2ac+c2即证2ac>a2+ab,因为a>0,所以只需证2c>a+b.
因为2c>a+b已知,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四、探究与拓展
14.设S,V分别表示表面积和体积,如△ABC的面积用S△ABC表示,三棱锥O-ABC的体积用VO-ABC表示,对于命题:如果O是线段AB上一点,则||·+||·=0.将它类比到平面的情形时,应该有:若O是△ABC内一点,有S△OBC·+S△OCA·+S△OBA·=0.将它类比到空间的情形时,应该有:若O是三棱锥A-BCD内一点,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类比
答案 VO-BCD·+VO-ACD·+VO-ABD·+VO-ABC·=0
15.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213°+cos217°-sin 13°cos 17°;
②sin215°+cos215°-sin 15°cos 15°;
③sin218°+cos212°-sin 18°cos 12°;
④sin2(-18°)+cos248°-sin(-18°)cos 48°;
⑤sin2(-25°)+cos255°-sin(-25°)cos 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
sin215°+cos215°-sin 15°cos 15°=1-sin 30°=1-=.
(2)三角恒等式为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证明如下:
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sin2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
=sin2α+cos2α+sin αcos α+sin2α-sin αcos α-sin2α=sin2α+cos2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