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卷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卷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25 15: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卷2班级: 姓名: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成中所有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C.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 D.断裂N2中的NN键会释放出能量
2.下列有关焓变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热和焓变的单位都是kJ
B.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C.如果反应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与焓变相等
D.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3.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对于该图的理解,你认为一定正确的是(  )
A.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B.曲线Ⅱ可表示反应2KClO32KCl+3O2↑的能量变化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该反应的ΔH=E2-E1
4.已知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 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D.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5.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a kJ·mol-1。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断开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
C.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I2(g)的总能量小于2 mol HI(g)的总能量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2a kJ
6.(2015·重庆卷)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
A.3a+b-c B.c-3a-b C.a+b-c D.c-a-b
7.(2016·安徽怀宁中学月考)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 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 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 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Ba2+(aq)+SO(aq)===BaSO4(s) ΔH=-2.92 kJ·mol-1
B.Ba2+(aq)+SO(aq)===BaSO4(s) ΔH=-18 kJ·mol-1
C.Ba2+(aq)+SO(aq)===BaSO4(s) ΔH=-73 kJ·mol-1
D.Ba2+(aq)+SO(aq)===BaSO4(s) ΔH=-0.72 kJ·mol-1
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B.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 ΔH=a kJ·mol-1,2C(s)+O2(g)===2CO(g) ΔH=b kJ·mol-1,是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9.(2016·福州闽清中学考试)已知一定温度下:①N2(g)+O2(g)===2NO(g) ΔH1=+180 kJ·mol-1 ②N2(g)+3H2(g)===2NH3(g) ΔH2=-92.4 kJ·mol-1 ③2H2(g)+O2(g)===2H2O(g) ΔH3=-483.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E1-E3
B.2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483.6 kJ
C.由反应②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8>Q2>2Q1
D.氨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 ΔH=+906 kJ·mol-1
10.(2016·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7.3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
A.-69.4 kJ·mol-1 B.-45.2 kJ·mol-1C.+45.2 kJ·mol-1 D.+69.4 kJ·mol-1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2分)(2016·云南楚雄三校联考)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甲是1 mol NO2与1 mol CO恰好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1)试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活化能是 kJ·mol-1。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其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1。
(3)图乙是某学生模仿图甲画出的NO(g)+CO2(g)===NO2(g)+C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图中E3= kJ·mol-1,E4= kJ·mol-1。
12.(12分)(2016·广东番禺中学月考)“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工业上将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二者的体积比为1∶1。已知1 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 kJ热量;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热量;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 kJ热量。
(1)写出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填“>”“=”或“<”)890 kJ。
(3)忽略水煤气中其他成分,相同状况下若得到相等的热量,所需水煤气与甲烷的体积比约为 (取简单整数比,下同);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比约为 。
(4)以上数据和计算说明,以天然气代替水煤气作为燃料,突出的优点是

13.(16分)(2016·湖北黄石中学月考)热力学标准态(298 K、101 kPa)下,由稳定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 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
图甲为Ⅵ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①写出ⅥA族元素中含有18e-的两种氢化物的电子式: 、 。
②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反应热ΔH的关系:

③硒化氢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在25℃、101 kPa下,已知SiH4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ol电子放热190.0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根据图乙写出反应:CO(g)+2H2(g)===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 。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Ⅰ.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Ⅱ.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Ⅲ.TiO2(s)+2Cl2(g)===TiCl4(s)+O2(g) ΔH=+141 kJ·mol-1
①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ΔH= 。
②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