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
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活化能
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是: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 ___或
规律:同一个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单位体积内
有效碰撞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加入正催化剂
注意:1.恒温下,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速率( )
2.恒容下,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速率( )
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 )
3.恒压下,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 )
4.影响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因素是( )
四、平衡及标志
定义: 。
标志:① ②
其他标志:
归纳
五、平衡的移动
1、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V正≠V逆,
如果V正> V逆,则平衡向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V正< V逆,则平衡向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2、平衡移动方向判断依据:
浓度变化(固体和纯液体除外)
平衡移动原因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速率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B、压强变化(针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对化学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改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容下,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平衡_____________移动。
3、恒温恒压下,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平衡_____________移动。
C、温度变化
正向能量变化
吸热
放热
放热
吸热
平衡移动原因
升温
升温
降温
降温
速率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D、催化剂:规律:
六、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又叫: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七、平衡的计算
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解题格式——“始、转、平”三段分析法
mA(气) + nB(气) pC(气) + qD(气)
起始量(单位) a b 0 0
变化量(单位) mx nx px qx
平衡量(单位) a-mx b-nx px qx
八、化学平衡常数
概念:
如mA+nBpC+qD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图像
1、下图为可逆反应A(g)+2B(g)nC(g)(正反应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p2>p1,n<3 B. p2>p1,n>3
C. p1>p2,n<3 D. p1>p2,n>3
2、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g)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的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十、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及限度
1.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 、 、 ;
2.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 ;化学平衡是研究 ;
3、自发反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靠体系自身力量不借助外力而发生的一种反应的趋势
① 反应过程放热, 焓 (增大或减小) ,△H 0;
反应过程吸热, 焓 (增大或减小) ,△H 0;
② 固体变为液体,液体变为气体,固体变为气体,体系的混乱度都 ,△S 0;
液体变为固体,气体变为液体,气体变为固体,体系的混乱度都 ,△S 0;
4. 复合判据: ΔG = ΔH - TΔS
ΔG < 0, 表明反应在正方向上是自发进行的。
ΔG = 0, 表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ΔG > 0, 表明反应是反方向的自发反应,
注意:自发过程只能判断反应向哪个方向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却不能说明反应是否实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