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50年代中国流行童谣
政治上:敌视、孤立
军事上:包围、威胁
经济上:封锁、禁运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缓和
1972年2月22日,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
(3)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1971年4月
(2)1971年7月
(3)1972年
(4)1979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的“乒乓外交” 轰动了世界。
“乒乓外交”(1971.4)——试探之旅
①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7)——旋风之旅
1971年7月,刚刚抵达巴基斯坦的基辛格当晚伪装肚子痛需要休养,凌晨四点半摆脱记者直飞北京,两天后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又出现在巴基斯坦,两国高层秘密会晤,随后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尼克松访华公告,震惊世界。
“跨洋握手”
②尼克松访华(1972.2)——破冰之旅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除政治领域外,在经贸、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正常交流与合作。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③ 1979年1月1日 中美正式建交。
两国达成协议,以联合公报等形式公布,并互相派驻大使,建立大使馆。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思考: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中国坚持的立场是什么?
台湾问题
一个中国原则
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①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 …
建交热潮
3、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背景?举措?
背 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举 措: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③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④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⑤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⑥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首脑外交
政党外交
外交部外交
民间外交
多层次
亚丁湾护航
减贫论坛
孔子学院
抗击埃博拉医疗队
立体化
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胡锦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形成 、 、 、
的外交布局。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4、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成就?意义?
成就:
①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④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⑤亚信峰会等。
意义: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曲线图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