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4 11:1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想一想: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1999年11月神州一号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2)、2003年10月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飞行员:杨利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就在人们欢庆火箭顺利升空时,杨利伟正在经历痛苦的生死考验:火箭上燃料流动产生震动和当时的箭体、座椅、身体产生共振,他感觉四周围摆着大鼓在敲打,有震得说不出来的感觉,内心很震颤很无助,撕心裂肺的感觉,杨利伟至今难以忘记。?那时,他感到自己快撑不住了。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共振没有持续多久,大约三十多秒后,震动消失了。?

神舟五号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刘洋: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1978年10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祖籍林州市)。1997年毕业于郑州十一中,后参军考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是建国以来,空军在河南招收的首批女飞行员之一。2012年6月15日,与景海鹏、刘旺,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3年6月20日10时许,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思考: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袁隆平成为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思考: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内容
1、我们应学习科学家的什么优秀品质?
(1)热爱祖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品质;(2)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3)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2、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为青少年带来哪些启示?
(1)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开拓创新的意识。(2)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3)学习科学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3.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科学技术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科技进步促进生产方式改变,提高劳动者素质。(3)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拓展: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4“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1):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不为名利,默默奉献!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 )
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核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D

巩固练习
A
3 .右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
功勋奖章,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4. 2016年4月6日,我国成功将“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我国是继美、俄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实践十号是我国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发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C
B
5.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
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
6.“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字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的科学品格。(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D
A
神舟五号飞船
7.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最杰出的成就是( )
A.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找到灵感
B.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D.为医学事业作出特别贡献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