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五单元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新知导入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做了对不起宰相的事,后来他给宰相赔礼道歉时,说了这么两句话: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你们知道这个宰相是谁吗?对,他就是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和默写。
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3.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
作家作品
【代表作】
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著作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王安石变法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
朗读诗歌
读准节奏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听说
解释词语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害怕
暗喻奸佞的小人
因为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诗歌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读懂诗意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起来十分壮观。当雄鸡报晓时,站在高高的宝塔上,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
读懂诗意
2、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高瞻远瞩”。( 比喻目光远大。)
读懂诗意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和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怎样的哲理?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这两句议论与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觉,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
5、 “鸡鸣日出”指代什么?“浮云”“最高层”各比喻什么?
浮云:既是实写也是比喻。浮云是邪臣的代称,诗中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鸡鸣日升”的灿烂的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1、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抒怀做铺垫(蓄势)。后两句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的主旨。
主题探究
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介甫,号半山,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之一。?
2、这首诗的体裁是 。?
王安石
北宋
唐宋八大家
七言绝句
二、名句默写。
1、《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的句子是: , 。?
2、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句子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句子是: 。?
课堂练习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课堂练习
D
三、选择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解析] D 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堂练习
A
2、下列对《登飞来峰》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历经千百次寻找之后,终于在高塔之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
B.第三句中“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向前的决心。
C.此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登临高处的感受。
D.此诗议论中蕴含人生哲理,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A【解析】 前两句 是诗人听说的景象,是虚写,而不是实写。
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飞来山上千寻塔”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一寻是八尺,诗人用“千寻”这一词语,极言飞来峰上的古塔之高,以此表现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B. “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呈现了晨鸡报晓时分,在飞来峰顶的高塔上所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这里的景色描绘属于实景描写。
C. 结尾两句表达了多层含义。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考;其次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D.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起首即富奇趣,灵动峭拔,而随后之句,更是一句再胜一句。到了结尾,诗人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课堂练习
B
B 【解析】 “闻说鸡鸣见日升”从“闻说”二字可以看出“鸡鸣见日升” 是诗人听说的景象,是虚写,而不是实写。B项中“这里的景色描绘属于实写”赏析有误。
拓展提高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
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人们抬头看到一座山峰从天上飞来,巳经飞到这个村庄的头上,济公回头一看一些跑得慢的老幼村民,还没有跑出村庄。
拓展提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济公和尚运足了力气,用手拼命一挡这座飞来的山峰,救出了这些老幼村民。这时只听见“轰隆隆”的一声巨响,整座山峰就飞降下来,压住了这个村庄。到了这时济公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把在大家都救了出来,就把背着的新娘放了下来,还给了新郎。
人们这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至今在飞来峰还留存着济公和尚拼命一挡的大力神掌手印,叫“大手印”。这座山峰就是现在的“飞来峰”。
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郁闷(十分沉痛)。
拓展提高
陆贾《新语·慎微篇》:
“故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也。”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拓展提高
?? 《杂诗·西北有浮云》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意思:西北天空有一朵浮云,耸立无依形状如车盖。可惜浮云没遇好时机,恰巧与突起的暴风遇。
课堂总结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写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抒情
↓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作业布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不同点:《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作业布置
3、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油然而生的是怎样的心情?请写下来。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