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1.知道北方和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和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6.了解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7.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地。
教学重点
北方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2.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反映北方地区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北方地区的景观特点,初步对北方地区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授新课,合作探究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出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图等。
【学生活动】
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问。
(二)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2.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3.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4.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农作物。
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
【学生活动】
由农业资料收集组的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的 “黑土地”。
(多媒体同时展示“黑土地”、东北小麦田、机械化耕作等图片)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
(三)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分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
【活动】
由工业组的同学介绍山西省的煤矿,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出示图片)
【讨论】
由于本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资源基础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中心,读图看看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和中心?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且还发现不同的自然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农业生产行为,因此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协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北方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就是本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铁、石油,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所以北方地区的能源工业、钢铁工业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北方地区形态各异的地表,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长久的行政中心,为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所以旅游业成为本地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反映南方地区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幻灯片或视频短片,判断是哪个地区,对南方地区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教授新课,合作探究
(一)南方地区的位置及主要地形区
教师:阅读课本第9页图5-14“南方地区”,指出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教师:从图中观察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南部沿海各省和特别行政区(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和西南各省(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在这些省份和特别行政区当中,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教师:(1)观察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
(2)本区地跨中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找出其界线,并说出界线以东、以西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生:(1)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丘陵、盆地为主。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形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其中,巫山是划分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巫山东侧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为四川盆地。
教师:南方地区的地形与北方地区的地形相比较,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南方比北方平原少。
教师: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平原面积小,耕地少,但类型更齐全,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
教师: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齐全,而气候情况如何呢?接下来,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及农业。
(二)南方地区的气候及农业
教师: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少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教师:在地形、气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南方地区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哪些呢?
学生: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油菜等农产品。
教师: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农产品: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区。
农业生产基地: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过渡: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好,那么工业发展情况如何呢?接下来,了解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三)南方地区的资源及工业
教师: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带动,南方地区有哪些资源呢?
学生:南方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教师: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等。本地区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如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除了矿产资源外,南方地区还有哪些资源呢?
学生: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
教师:南方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云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等。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具备较为理想的水电开发条件,如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东部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重点研究南方地区在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对北方地区的农业的影响,并能简单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的资源与工业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并能熟练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掌握地理学习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