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19 大象的耳朵 课件(23张PPT)+教案+学习单+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19 大象的耳朵 课件(23张PPT)+教案+学习单+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4 17:36:34

文档简介

《大象的耳朵》学习单
班级: 姓名:
【读后小练习】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只填序号】
1.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多选)( )
A 竖着的 B 像扇子似的 C 耷拉着
2.大象出去散步先遇见( ),又遇见( ),再遇见( ),最后遇见( )和( )。
A 小羊 B 小兔子 C 小老鼠 D 小鹿 E 小马
3.大象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之后做了什么?( )
A 戴上帽子 B 绑上树枝固定 C 用两根竹竿撑着
4.根据课文,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在现实生活中要努力改变能改变的,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
B 小动物们是故意嘲笑大象的耳朵的。
C 大象对自己的耳朵的态度没有变化,没有不安,也没有怀疑自己的耳朵出毛病。
【拓展阅读】【故事片段】
折耳兔奇奇
奇奇在右耳朵上栓了一个气球。
气球飞上天,奇奇的右耳朵被拽得好疼啊。
兔子们看着,全都乐翻天了:“奇奇太滑稽了。”
唉,所有的办法都想变了,右耳朵还是竖不起来。
奇奇想:干脆,我就把这个破耳朵给剪掉吧!可是剪耳朵多疼啊。
奇奇嘟嘟囔囔:“也许,我应该去看看医生。”
医生仔细的检查了奇奇的耳朵,一会儿量身高,一会儿量体重,然后用一些奇怪的声音来测试他的听力。
医生笑着说:“你的右耳朵很好啊,只是硬度有点儿问题,这算不上什么毛病,世界上所有的耳朵都会有些不一样的。”
在回家的路上,奇奇一直想着医生的话。
对啊,世界上的耳朵确实不一样。比如妈妈的耳朵软,爸爸的耳朵硬。“我的耳朵呢?一只耳朵朝上,一只耳朵朝下。这样的耳朵,别的兔子想学还学不来呢,我应该高兴才对呀。”
“奇奇来了。”一只小兔子兴奋地喊道。
一只大兔子说:“你回来真是太好了,你不在,大家都觉得特别没意思,有什么办法可以治好你的耳朵吗?”
“有呀,”奇奇神秘地说,“明天到山坡上去,你们就会看到。”
第二天,兔子们早早地来到山坡上,瑞奇把一根胡萝卜栓到了右耳朵下面,他笑嘻嘻地说:“看,像不像挂着一个小秋千。”
“真好玩。”兔子们笑起来,也都照着做了。奇奇也笑了,现在所有的兔子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了。
默读上面的故事,完成练习。
1.大家都叫瑞奇( )
A 竖直耳 B耷拉耳 C长长耳
2.下列哪一项不是奇奇想把耳朵竖起来的办法?( )
A 把身体倒挂在树杈上
B 戴上奶奶的毛线帽子把右耳朵藏起来
C把一根香蕉放进右耳朵
3.医生检查后发现奇奇的右耳朵( )
A 天生就有毛病 B 没有一点毛病 C 要治一治
4.最后的结局,你会发现( )
A 奇奇见不得人家说自己,所以还是很苦恼。
B 大家都不再喜欢折耳朵的奇奇。
C 大家都接受了折耳朵的奇奇。
5.这个故事跟《大象的耳朵》一样,都告诉我们( )
A、世界上所有的耳朵都会有些不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B、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C、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D、要努力改变能改变的,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
《大象的耳朵》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散思维的实践与探究——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
【设计依据】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时间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如何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散是关键。教学设计上要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接受,让学生在阅读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2.能够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如何改变的。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会读好文中的问句和人物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表达。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大象的图片,说说你眼中的大象。
2.出示“知识链接”,让孩子们了解大象有“长鼻子”和“大耳朵”,引出课题《大象的耳朵》。
师:我们都知道大象有长长的鼻子和一对大耳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象的耳朵”(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再次询问:大象的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大象,可以让学生对大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在“耳朵”下面加重音符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的侧重点在大象的“耳朵”上。
二、初读课文,合作表达。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点明文学体裁:童话故事。
2.出示“自读小提示”:先默读学习单1-4题的题目,再朗读课文,边读边完成学习单1-4题。
3. 修订自己的学习单,找出每一个问题的依据并在文中标记。
4. 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二)读好问句,合作表达。
1.朗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大象对自己的耳朵是什么态度呢?有没有不喜欢?
2.指导读大象、小兔子、小羊的对话,抓住关键词“咦”“一定”“生来”等,读出小兔子、小羊,“惊讶”“无奈”的语气。(板书:耳朵)
3. 发散思维猜一猜:大象还会遇到什么小动物呢?小动物会跟大象说什么呢?
4.小组合作,演一演。(分小组演故事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拓宽思维)
5.小组展示。
6.大象接下来会怎么想呢?怎么做的?(抓住“不安”“自言自语”)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想什么办法把耳朵竖起来呢?
7.最后大象是怎么做的?大象说了什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理解到什么程度,不需拔高。
三、拓展阅读,仔细体会。
1.看视频《折耳兔奇奇》,吸引孩子的兴趣。
2.默读阅读单上的故事内容,了解奇奇的转变,完成阅读单上的选择题。
3.简单明确答案。
4. 联系生活,讲讲你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故事。
四、教师总结,整理感悟。
“我”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一样?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接受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我们要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作业设计】
选择一篇童话故事,将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设计】
19 大象的耳朵
大象 耳朵
小兔子 小羊 小鹿 小马 小老鼠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课件23张PPT。知识链接: 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有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由雌象做首领,象群每天的活动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皆由雌象指挥。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就是大象,据说它们可以活六十到七十年。19 大象的耳朵


听一听,做一做:1.先默读学习单1-4题。
2.边听边完成学习单1-4题。3.边读课文边检查自己学习单上的答案。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1.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多选)( )
A 竖着的 B 像扇子似的 C 耷拉着
2.大象出去散步先遇见( ),又遇见( ),再遇见( ),最后遇见( )和( )。
A 小羊 B 小兔子 C 小老鼠 D 小鹿 E 小马
BCEBADC3.大象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之后做了什么?( )
A 戴上帽子 B 绑上树枝固定 C 用两根竹竿撑着
4.根据课文,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在现实生活中要努力改变能改变的,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
B 小动物们是故意嘲笑大象的耳朵的。
C 大象对自己的耳朵的态度没有变化,没有不安,也没有怀疑自己的耳朵出毛病。
CA


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本文讲的是大象的耳朵耷拉着, 都说 ,大象用 ,
但是 ,
最后 。 小动物们大象的耳朵出毛病了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大象的耳朵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猜一猜:大象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呢?小动物又会怎样跟大象说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演一演小组合作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不安自言自语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 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一只小兔子怎么了? 阅读学习单,完成阅读单后的练习。 童话故事 大象的耳朵 联系生活,讲讲你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故事。我们今天从两个小故事里学到了好多,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们收获了什么呢?课后作业:
将《大象的耳朵》讲给爸爸妈妈听,讲清楚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