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4 23: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解读:宋元时期的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造纸术发展的基础上,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出书速度,推进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改变了作战思维和交战方式,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指南针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宋元时期的海陆交通使得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更加便利,不仅将这一时期的科技外传,让世界了解中国,加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将世界的优秀文化带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8课,主要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主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展现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及发达的中外交通成就,颂扬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宋元科技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巅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在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技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科技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七年级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应结合相关内容补充丰富史料,建立历史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初一学生求知欲望强,已不单纯满足教师对教材照本宣科,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这一课所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耳熟能详的,学生普遍感兴趣。
学生仍偏重于形象思维,对史实的理解尚缺乏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教师引导才能转化为正确的认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逐步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以及中外交通发展的表现和意义。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宋元时期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燃放烟火场景。
师:这与我国古代的哪一发明有关?学生回答:火药。然后教师讲述:那么,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火药和火药武器呢?宋元时期还有那些科学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解读学习目标
?三、探究新课
自学指导
1.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2.思考以下问题: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有什么意义?
(2)宋元时期科技成就辉煌的原因是什么?
(一)、科技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出示课件:《金刚经》图片和雕版印刷的过程以及两则史料)
提问:看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能说出雕版印刷术都有哪些缺点与不足?
(学生回答:费时、费工、错了不易改正,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2.观看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印刷术》并出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图片。出示史料(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提问: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史料你能说出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3.课件展示印刷术的发展,引导学生回答。
延伸:科学是无止境的,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断有改进和发展。今天印刷业已经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目前印刷业的发展情况。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过渡:北宋时,聪明的劳动人民不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还发明了指南针和火药。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讲故事:据《水经注》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阿房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制作的,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石的相关知识,不仅知道磁石能吸铁,还知道磁石能指示方向。
2、多媒体演示司南和指南针模型及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取信息、学习历史的方法。。
3、多媒体演示“突火枪、火箭、元代火铳、现在冲锋枪和坦克”。
教师补充: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是枪炮的鼻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教师提出疑问: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标志性成就,那它们都是在宋元时期发明的吗?
(不是,隋唐有雕版印刷书、汉代有司南、唐代发明的火药)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三大发明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宋元时期是最后的创新和完善。
(三)、三大发明的传播及其意义
多媒体演示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以及培根、马克思有关三大发明的观点,以便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出示相关史料之后教师总结: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四)、中外交通篇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与古代丝绸之路相比,宋元时期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2.用史实说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作用。
学生回答(略)
(五)、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六)、多媒体出示嫦娥号、蛟龙号、和谐号和辽宁舰图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最新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以致用让学生各抒己见,分享交流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发展科技文化事业?
多媒体出示李克强总理和习近平主席最近的发言。
结束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立足于现在,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归纳整理、巩固落实
要求:
1.梳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贡献,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2.理解记忆基础知识。
3.惜时高效,查缺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