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复习三 波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 ( ?)
A.?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
4.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C.?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D.?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5.如图所示,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从不同的地方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8.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依靠照片中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的识别.由此应用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B.?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C.?扫描仪获取的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再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形成的D.?在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时,所成的像是虚像
9.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水中桥 ???????????????????????B.?缸中鱼 C.?镜中花 ?????????????????D.?林中影
11.?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潜艇利用超声波定位水下目标B.?各种家用电器若利用超导材料制作能有效节约电能C.?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D.?纳米材料是由1~50×10﹣6m的颗粒制成的,它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能
12.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13.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若发光体与孔的距离不变,而改变屏与孔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屏越远,像就越大??? ??????????????????????????????????????????B.?不管如何移动光屏,像总是正的C.?屏越近。像就越大?? ???????????????????????????????????????????D.?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像的大小总是不变的
14.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15.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于图所示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
A.?1或5?? ???????????????????????????????B.?2或4??? ??????????????????????????????C.?2或3或4????????????????????????????D.?1或3或5
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
16.?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7.小明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8.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当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________?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19.七年级同学去西湖边春游,刚下车时感觉空气特别的清新,弥漫着芳香的泥土气息;绿树红花,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特别的美丽;流水涓涓,鱼儿在水中自由的嬉戏;鸟儿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曲……
(1)在这段话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器官来感受自然界。
(2)绿色的物体只________(填“吸收”或“反射”)绿光;而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________的色光颜色决定的。
(3)看到水中的鱼是________(实象或虚象),想用鱼叉抓鱼,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________方向插下去。(填AB、AC或AD)
(4)听到鸟叫声的过程是: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到[ 9 ]________,并引起它的振动,通过[8]
________传到内耳,刺激[5]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________,形成听觉。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24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缩小的实像。
2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____图,应该佩戴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4分)
22.?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2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
24.?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 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_______?;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
(3)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_______?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___?c乙 .
25.下图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1)若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太高,应把光屏调高点还是调低点?________
(2)经过调整后,将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__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此时,光屏上成一烛焰的清晰实像,若再在蜡烛的左侧放置一平面镜,与光屏等高且平行。那么只左右移动光屏,还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另一个像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光屏应向左还是向右移动?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10分)
26.有两只干净的圆柱型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的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上相同的盖子,你怎样用眼睛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27.如图所示,水中S处有一条鱼,小刚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为S',若小刚用鱼叉去叉鱼,则应对准________(选填“S'的右下方”或“S'的左上方”)叉,才能又到鱼;若爷爷用手电筒去照亮鱼,则应对准________照,才能照亮鱼。请你在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光线________。
2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D 3. C 4. D 5. A 6. B 7. D 8. C 9. B 10.D 11. A 12. A 13. A 14. A 15. C
二、填空题
16.放大 ;靠近
17.反射;折射
18.会聚 ;放大
19.(1)鼻;眼;耳(2)反射;透过(3)虚像;AD(4)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
20.大于;倒立
21.乙;凹
三、实验探究题
22.(1)上(2)10(3)缩小;照相机;远离
(4)调节光屏到某一位置,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
23. (1)大小(2)A(3)不变(4)玻璃板太厚
24.(1)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吸收的热量相同 (3)甲 ;<
25. (1)高(2)缩小(3)能,光屏向左移动
四、解答题
26.把手放在两只圆柱型的玻璃杯后面,能对手放大的是盛满纯净水的,不能对手放大的是空玻璃杯。
27. S'的右下方;S'水;
28.?解:(1)浮力的示意图画法和重力相同,只是浮力的方向是沿竖直向上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重心,如图所示: (2)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3)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示的方向﹣﹣向右,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所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即螺线管的左端,则四指弯曲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