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重温谜面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魁北克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有一
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谜呢?
????????出示谜,齐读
2、直到1983年的冬天,这个始终解不开的谜终于豁然开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两位旅行者一起去感受,去领悟——(齐读:山谷中的谜底)
二、感悟雪松
(一)解读谜底
1、找寻谜底: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这两个旅行者发现的谜底是什么?用“——”划出。开始!
(2)同学们找得可真快!出示谜底:一起读,
师:从这一谜底中,你能找到造成这一奇异景观的原因吗?
(一是东坡雪大,西坡雪小;二是雪松有一个本领。)
师:对呀,东坡雪大,西坡雪小,这其实是雪松和杂树所处的环境,这是外部原因。雪松这个本领,是他自身特性,也就是内部原因。
2、感受雪大:
(1)、东坡雪大,这雪大到什么程度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这段文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着朗读,你们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雪大的四字词语呢?
(出示:纷纷扬扬、鹅毛大雪、大雪纷飞、狂风暴雪)
谁来有感情地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评价:这是零星小雪、这是中雪,让风雪来得再猛烈些!哦,你来!好一个狂风暴雪!)一起来!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似乎感受到了东坡那纷纷扬扬的大雪。
(3)、过渡:雪大雪小只是一个自然原因,造成这一景观的另一原因是(雪松有个本领)。
那雪松到底有怎样独特的本领能在狂风暴雪中生存下去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第3自然段,找到这个本领。
3、感悟本领:
(1)雪松的“这个本领”是什么?谁来回答?
(2)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的身姿。
(3)雪松的这个本领简而言之,就是什么?
(弯曲? 反弹)
有时,抓住关键字词来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看着这四个字,你能配上动作把雪松的这个本领表达出来吗?先自己试试。谁先来?
真棒!记得又快又准确。
(4)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那令人称奇的弯曲和反弹耐人寻味,让我们在朗读中好好体味。齐读这个本领。
(5)正是雪松的这个本领才让它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学到这里,你对雪松有何评价呢?(板书:智者 强者)
过渡:可有人对雪松的弯曲本领不屑一顾……
三、组织辩论:
师读:出示:雪松有什么了不起?面对漫天风雪,首先想到的就是弯曲,为了生存下去,居然向自己的对手弯腰低头,它这种弯曲就是奴颜婢膝,是苟且偷生!雪松根本就是一个懦夫!!)
“奴颜婢膝、苟且偷生”什么意思?请你来读一下。
你们赞同这种说法吗?(不)你们能驳倒这种说法吗?
对!到课文中寻找证据。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不要放过一句话、一个词,哪怕一个标点,来驳倒这种说法。
同学们,找到证据了吗?反驳时请注意,先表明反驳的是哪一部分观点,然后再说明理由,明白了吗?谁先来?
交流:相机标出:
(1)“当雪积到一定程度”“
“一定程度”是说它不是一遇到困难就弯曲的,它是在尽可能地去承受雪的压力,在实在承受不了的情况下才弯曲的,再不弯曲就要被压断了。
举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师:逞匹夫之勇不讲策略的一味蛮干,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
雪松选择先弯曲,这是他抗击风雪、战胜风雪的一种方式!
(所以它不是首先就想到弯曲的)这种说法不成立。
(2)“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身姿”
雪松的弯曲是不是屈服,“立即”说明它只是暂时的退让,其实雪松弯曲的目的是为了反弹,是为了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反弹,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
师:为了活命而弯曲不就是苛且偷生吗?你从哪儿看出雪松不是得过且过?
“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始终完好无损”可看出雪松生活得很好,所以它不是苟且偷生。
“完好无损”是什么意思?自始至终没有一点儿损坏,说明它是最后的胜利者,战胜了风雪。胜利者怎么会是奴颜婢膝、苟且偷生呢?
“挺拔”可见它很有骨气。
(消失“为了生存下去,居然向自己…这种弯曲就是奴颜婢膝,是苟且偷生!”)
师:由此可见,雪松的弯曲本领不仅是一种生存技巧,更是一种智慧喽。
还剩下一个顽固的观点,大家继续找证据,一鼓作气,把它推翻。
(3)师:懦夫是什么意思?(软弱无能的人)
要推翻这个观点,就是要说明雪松是一个坚强的人,你能从文中找到哪些句子表现雪松顽强的语句吗?
“反复地积”可看出暴雪之大,“反复地弯”看出雪松承受压力巨大……
四个“反复”表明雪松与大雪的较量是长时间的,需要决心和恒心。这说明雪松坚持不懈、一直没有放弃,充分可看出雪松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省略号也可看出雪松非常顽强。(找得真仔细!)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看出它的顽强?
“不论……始终……”可看出雪松非常顽强。
(4)师:雪大,刚才我们已领略过了,在这样的的狂风暴雪中要完好无损地生存下去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呀?雪松怎么可能是懦夫呢?(消失雪松根本就是一个懦夫!!)
师:让我们来一睹雪松的挺拔英姿!看图。
(这是被大雪压断的杂树,瞧!这就是依旧苍翠挺拔的雪松!)
(5)师:欣赏后有何感受,请你来说说!
读最后一句。挺起胸来读!我们一起挺起胸膛,读!
同学们齐心协力,成功地为雪松辩护,用充足的理由、确凿的证据证明了雪松是一名智者,一名真正的强者。现在!这些人心服口服,哑口无言了。
出示:小练笔
在两位旅行者的发现下,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东坡只有雪松了。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想对雪松说些什么?对两位旅行者说些什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 ???????????????????????????????????????
①学生写,师巡视,指导。
②交流
师:我看到好多学生写好了,有的写的很不错。同学们,我们知道,“三分文章,七分读”我们不但要写的好,还要读的好,谁来读?(指名读)
同学们写的好,读的也很棒,让我们感受到雪松傲风斗雪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们由衷的感到敬佩。
(6)引读:让我们带着和作者一样的惊叹、敬佩之情,再来和老师一起读:
①站在风雪中,我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
②抖落了身上的积雪,雪松感到轻松了许多,可是,风还在刮,雪还在下……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再次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
③如释重负的雪松刚想喘一口气,突然,一阵寒风卷着暴雪铺天盖地地向山谷袭来,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又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
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四、感悟启示
1、充满智慧的弯曲,充满力量的反弹,这就是雪松的本领,就是雪松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原因,这也就是山谷中的谜底。面对这一谜底的揭开,两位旅行者受益匪浅。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用“﹏”线画出旅行者受到的启发。
2、指名回答。出示: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男生一起读。
3、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采用哪两种方法?用文中的话来告诉大家。
(板书:正面抗争、弯曲反弹)
4、古往今来,像雪松一样采取弯曲策略,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有很多,课前你们都去搜集了,下面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卧薪尝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这一个个经典的故事告诉我们——出示:确实……
结合这句话,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经典回顾
(1)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而是???????;
(2)蔺相如躲避廉颇不是????????????,而是???????????;
(3)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而是??????????。
5、这种以退为进的弯曲策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运用过呢?
出示练习:实例感悟???前后四个同学先讨论一下。
(1)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__??;
(2)武术中出拳,先屈臂,往回收,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
(3)________??,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
(4)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
(5)狗熊躲进树洞不是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6)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______,而是______。
生活中的这些鲜活生动的例子也充分证明了(三四大组齐读:确实……)
说了这么多充满弯曲智慧的例子,你有没有联想起这类的名言俗语或者成语呢?
这些词句虽然简短,却饱含了深刻的道理理,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名言俗语
1、大丈夫能屈能伸。
2、小不忍则乱大谋。
3、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5、课文、名人轶事、生活中的例子、名言俗语,这些都告诉我们---齐读“确实,
有时……更好地发展。”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自然现象之谜》
2、积累背诵:
(1)由雪松的特点联想到的俗语警句(2句以上);
(2)赞美松树的诗;
(3)由雪松的特点联想到的成语(4个以上)。
3、运用课上积累的名言俗语或成语,以《雪松的启示》为题,写写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山谷中的谜底
??????????智??者?????????????? ?正面抗争
???????? ???????????雪??松
?????????强??者?? ?????????????弯曲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