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2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欣赏课)
歌曲分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由陕北民歌改编的新民歌。具有浓厚的陕北信天游风味。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场面与情感。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风格特点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较为完整地演唱(演奏)歌曲其中一个乐段。
教学难点:
演唱(演奏)歌曲其中一个乐段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钢琴、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互动导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在我们中山什么歌最红吗?教师示例并提出地域音乐文化的差异。
2、看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上我们会听到什么样的歌声呢?
3、欣赏《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学生体会陕北信天游的韵味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风格特点。(学生回答高亢、悠远、宽广、节奏自由舒缓….)教师总结学生答案并介绍信天游(陕北民歌中的一种体裁,“信天游”是曲牌名)
4、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正是由信天游改编而来的新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1、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感受创作者通过歌曲呈现的情景及表达的感情。
3、聆听分析歌曲结构和演唱形式。提示学生可根据速度、力度等因素划分歌曲结构;学生可以听出“领唱(独唱)、齐唱、合唱”。板书简易二声部旋律,学生直观体验齐唱与合唱的区别。
4、分段欣赏
引子(前奏)部分:教师演奏,学生体会音乐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曲作者的创作意图。
A段:重温信天游的自由和舒展。陕北人民对红军亲人般的情意。学生跟随教师钢琴或者小乐器学唱该段旋律。
B段前间奏:体会速度改变音乐情感。提示B段第二部分的变奏。
B段1:铿锵活跃的节奏,感情热烈奔放。描绘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的热烈场面和欢欣鼓舞的情绪。教师和学生互动该段(一领众合的方式)。
B段2:经过6小节间奏后,歌曲慢起渐快的速度,再次把音乐推向高潮并引出A1段。
A1段:再现了A段的连绵舒展,起伏婉转,高亢坚定。描绘美好的前景。
5、全曲回顾,师生演唱歌词,加深对歌曲情感的体会。
教学拓展:
教师用各种小乐器范奏。引导学生用小乐器尝试演奏歌曲A段,基础好的同学可尝试演奏A段+B段。
小 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新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体会了陕北人民对红军亲人般的感情。学唱并演奏了其中经典的旋律。希望同学们一如既往热爱音乐、尤其热爱民族音乐,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