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
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与 苏联 等17个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意义:
内容:
时间:
③亚非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时间:
地点:
特点:
阻力:
方针:
意义:
1955
印度尼西亚万隆
1953
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
帝国主义的破坏
求同存异
会议圆满成功
加强与亚非联系
④日内瓦会议
掌握我国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中美建交过程,外交格局。
2. 理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中国的积极
影响和国力、地位提升是一切的根本。
3. 理解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扭转的原因进
而体会国家利益是重要的行动出发点。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非法窃据。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背景: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
会议: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
为什么用“恢复”
而不用“加入”?
扬眉吐气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71年,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最重要原因)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③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3.意义:
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以来)
从美国来讲:
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70年代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收缩状态。
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
从中国来说:
1.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打破外交僵局
2.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小球带动大球——“乒乓外交”
1971年,美国兵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以来)
试探之旅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会谈
破冰之旅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以来)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持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1972《中美联合公报》
中国迎来了一次建交热潮,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以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跨洋握手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如何理解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
另一个时代开始”?
1979,邓小平访问
美国时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
1971年4月 美国 访华
1971年7月 访华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 访华
1979年1月 正式建交
zxxk
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过程
乒乓球队
基辛格
尼克松
中美
(1)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建交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2、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时间:___________ _以后。
改革开放
三、全方位外交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外交政策: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4.外交表现:
②中国积极发展___ _ ____,秉持_____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
全球伙伴关系
共商共建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5.外交成果: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3)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G20峰会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欧首脑会议
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成立于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2010年 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的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_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际地位
世界和平
6.意义: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 纪70年代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美关系正常化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时间:1972年
全方位
外交
双边外交
多边外交
时间:
原则:
表现:①②③
格局:
意义:
成就:7个会议名称
时间:1971年
原则:26届联大
表现:①②③
时间:
过程: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A、24届联大
B、25届联大
C、26届联大
D、27届联大
结束
C
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新中国的敌对状态长达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B
3、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布什
C、尼克松
D、克林顿
C
4、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B
5、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
?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