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七年级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本节目标(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3)描述肾脏结构。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身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代谢废物,以及其排出途径,这节课,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代谢废物中最主要的废物-尿液,身体中的尿液是如何形成,是由身体的哪个部位形成,以及如何排出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预习反馈1. 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 , , 和 。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分别是 , 。
肾小囊2. 泌尿系统是由1 、2 、3 、4 组成.膀胱肾小管肾小球肾脏输尿管肾单位过滤重吸收尿道课堂探究 观察并描述哺乳动物肾脏的外形和结构。准备实验:新鲜的羊肾,鼠肾的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刀,镊子等。课堂探究(1)将新鲜的羊肾放在解剖盘中,观察其外形,颜色以及相连的管道等。
(2)利用解剖刀对肾脏进行纵剖,观察肾皮质和肾髓质。
(3)观察鼠肾脏纵切片。
(4)想一想输尿管和那些结构是相连的,并推测泌尿系统由那些器官组成,各器官都有什么功能?课堂探究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课堂探究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典例分析例1.如图所示人的必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 )
A.1-2-3
B.2-1-3
C.3-1-2
D.3-2-1 解析: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1肾静脉与2肾动脉相比,1肾静脉的血液中尿素浓度降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尿素被浓缩.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因此3输尿管的尿素浓度最高.所以比较l、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3-2-1.故选:DD课堂探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形似菜豆,外侧隆起,内侧凹陷.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课堂探究肾单位的结构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①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被肾小囊包围.
②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膨大部位凹陷形成的双层球状囊,肾小囊内、外两层壁之间的狭窄空腔称为肾小囊腔.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③肾小管:细长而弯曲,周围缠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网.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肾脏的供血功能肾脏的血液直接来自肾动脉.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毫升血液流过两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典例分析例2.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
A.心脏
B.小肠
C.肾脏
D.肺 解析:血液流经该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说明该器官是肾脏,因为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会降低,同时血液携带的氧气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故选:CC课堂探究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课堂探究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课堂探究 综上所述,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如下为尿液的收集和排出过程。课堂探究 观察健康的人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中成分的对比
课堂探究 ①尿的生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而且膀胱的储尿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一旦有了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如果膀胱积尿太多,会使膀胱过度膨胀而影响其功能.
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课堂探究 肾功能衰竭者,因为无法排泄而危及生命,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机进行交换代谢废物。透析原理如下:
典例分析例3.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素,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 )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B.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
C.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解析:血液经过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所以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也有一部分葡萄糖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故选:AA本课小结1.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3 .尿液的形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拓展练习1.下列有关肾小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能进行滤过作用
B.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C.肾小球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D.肾小球与肾小囊是相通的,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2.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肾小球和肾小囊起过滤作用
C.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
D.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