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生物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上生物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7 07: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学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什么是行为?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二、动物有哪些行为?
取食行为
育雏行为
瞧!这“一家子”多温馨
繁殖行为
攻击行为


迁徙行为
不是生来变就有的!乌鸦在城市里长期生活,
慢慢认识到红绿灯和汽车的特点,逐渐学会的.
如果你养过猫、狗等宠物,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三、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技术是怎样练成的?
行为1: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行为2: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行为3: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行为4: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行为5: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行为6: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有人通过实验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讨 论
?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答:资料2.3.5是先天性行为,1.4.6是学习行为.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答: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是保证生存的基本行为.
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学习行为是比先天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讨 论
?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答:先天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学习行为就会因无法觅食和避害而被淘汰.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答:有差别!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差.同种个体间也有差别,受遗传因素影响.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四、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你可以选择身边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先观察它具有哪些行为,再分析这些行为哪些是先天性的,哪些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必要时还可以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下面提供一个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案,你可以参考,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如家里养的宠物、家禽、家畜等),另定探究的课题和计划。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如果你能找到小鼠、豚鼠或仓鼠做实验动物就太好了,因为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它们通常白天躲在黑暗处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所以,选择它们做实验动物,你可要把握好做实验的时间了。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在前面介绍的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些。当然,也不排除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的可能性。
提出问题
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你要探究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
你作出的假设是
制订计划
你所制订的计划中应当包括: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制作“迷宫”,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确定实验记录的方法等。下图的“迷宫”仅作为示例供你参考。
注意:“迷宫”的隔板应高些,以避免小鼠从隔板上方越过,或者在隔板上方盖一块玻璃板,这样既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又便于观察小鼠的行为;“迷’宫”通道的宽度要便于小鼠折返;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实施计划
按你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认真统计小鼠需要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才能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
讨 论
1跟同学交流这项探究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2这项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3你对家养的小动物进行过学习行为的训练吗?它们有哪些行为是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这项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小结:
一、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有局限性
后天的,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比较高级
比一比:
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雁南飞 B黄牛耕地
C狗辩主客 D老马识途
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3、在紧急情况下,很多动物都喜欢假死,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
A
D
B
4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 ① ③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④
A
5、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幼仔,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孩。母狼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中的繁殖行为
D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学习行为
C
6、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
A便于找到食物 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 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7、有一种蜜蜂的工蜂,它会掀开已死幼蜂巢室盖子,然后把死蜂取走。这种行为是一种 行为,是由它体内的 决定的
D
先天性
遗传物质
①母鸡哺育小鸡雏
先天性行为 ② 蚯蚓走迷宫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④鹦鹉学舌
学习行为 ⑤黑猩猩取蚂蚁
⑥蜜蜂采蜜
⑦小狗算算术
⑧海豚钻火圈
⑨ 蜘蛛结网
生来就具有的
不是生来就具有的
是后天形成的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在生活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其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
对个体和种族的生
存有重要意义
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有重要意义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时间
决定因素
稳定性
适应性
存在意义
观察自家或周围人家养的猫、狗、鸡、鸭等的各种行为,与同学交流一下,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观察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
(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
(2)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
(3)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
2.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先天性行为.对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
X
X
V
3.从树丛到草间,从屋檐到墙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蛛网。这是蜘蛛的住所、通讯线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厅”、“婚房”和育幼室。有人观察到,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答:蜘蛛结网是属于先天性行为.
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
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越强,对生存越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