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义词、形声字、字源探析以及图片等方式认读“似、耷、咦”等9个生字;学写“扇、慢、遇”等8个汉字。
2.运用读好疑问词的方法,读好问句,拓展积累疑问性词语。
3.抓重点句了解课文内容,根据故事内容提示,想象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会对大象说什么,运用疑问性词语准确提问?在情境中迁移运用问句。
4. 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具体语境,感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含义,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读好疑问词的方法,读好问句,拓展积累疑问性词语。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具体语境,感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含义,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准备】
课件ppt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耳朵歌,齐读,明确动物的耳朵各有各的特点。
2.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遮着脸的大象的耳朵有关系。
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 ?认读生字 整体感知课文
1随文识字,认读:耷、竖,读准多音字:扇、似,在语境中发现、比较不同读音的用法。
引:大象的耳朵什么样呢?我们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样写:出示第一段内容,随文识字。
2.学习“咦、竿、痛、烦、舞”五个生字。
引:有一天,大象耷拉着大耳朵去散步,他遇到了什么烦恼呢?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
(1)出示五个生字:咦、竿、痛、烦、舞认读。
(2)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交流舞的字源,利用字源帮助识记舞字,拓展认读蹈字。
(3)老树开花游戏检查生字认读。
3、整体感知课文。
交流大象遇到了谁?有什么烦恼?小动物的图片贴图,板书“?”
三:阅读感悟 读好问句。
1.默读课文3---7段,找到问句直线画下来。
出示要求:
在文中找一找,小动物看到大象耷拉的耳朵,有什么疑问,把问句用“_____”画下来。
2.交流反馈。
(1)小动物都问了大象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随即出示小兔和小羊问的句子。
2.指名读问句,找到两个问句的共同点。
小兔和小羊遇到大象,都和大象说话了。请学生读读他们俩问的话,找一找相同点。
(预设:他们都提到大象耳朵是耷拉着的。他们都说大象的耳朵有病。)
小兔和小羊为什么都这么问大象呢?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动物的耳朵,感受他们的耳朵都有各自的特点。
(预设: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小兔和小羊的耳朵是竖着的。)
3.指导朗读小兔说的问句。
(1)小兔问大象时,会是什么表情呢?(预设:觉得奇怪,瞪大充满惊奇的眼睛,满脸疑惑,皱着眉头……)
(2)指名朗读小兔问的话。
(3)评价朗读:你从哪些词语听出疑惑?
聚焦读好问句的关键字词:“咦、怎么”。
总结方法:读好疑问性词语,就能读出小动物的疑问。
(4)全班齐读。
4.指导朗读小羊说的问句。
(1)引导学生发现小羊的问话中也有疑问性词语:怎么、呢。
(2)指导学生读好小羊的问句。
(3)男女生读。
5、拓展积累疑问性词语。
总结:刚才,我们读好疑问性词语,很好的读出了小动物的疑问,生活中,像这样的疑问性词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找一找。
用上这些疑问性词语还能很好的向别人提问呢?
6.迁移运用问句。
(1)小兔和小羊碰到大象,都提出了问题,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会怎么问呢?请学生选一个喜欢的角色,用上疑问性词语,问一问大象。
(2)师生对演。
师:你是谁?看到我耷拉的耳朵,会问我什么?
生1:我是小老鼠,大象啊,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呢?一定有毛病啦,赶紧去看医生啊。
生2:我是小鹿,大象啊,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怎么是耷拉的呀?
四、感悟大象的心理变化,积累成语“三人成虎”
?大象耷拉着大耳朵出去,碰到小兔子,小兔子说它的耳朵——有病。遇到小羊,也说它的耳朵有毛病。碰到小鹿、小马和小老鼠,都说它的耳朵有病。
那大象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呢?
出示心理前后变化的句子:“我生来就是这样呀!”“它们都这样说我,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出毛病了吗?我得把它竖起来。”
自由读,说一说大象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读好大象的问句。师生合作读对话。
大象的心理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拓展积累成语“三人成虎”
引:所以大象很烦恼,它想把耳朵——竖起来。大象把耳朵竖起来后,又有了什么新的烦恼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观察结构 写好生字
写字:学写“扇、痛”。
聚焦结构,发现都是左上包围的字。
复习书写注意事项:竖撇舒展,上面偏旁部分窄一点,被包围的部分稍微向外突出。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练写。
4.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