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不务正业的明朝皇帝
明武宗爱好当将军
明熹宗木工高手
明宪宗喜爱炼丹
明宣宗喜欢斗蟋蟀
政治腐败2、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2.宦官专权,结党营私“九千岁”魏忠贤“站皇帝”刘瑾3、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1627年,明末农民起义首先在陕北爆发。明末农民起义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合称“三饷”),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
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答:由于天灾人祸,受灾的农民先是以山间的蓬草和树皮充饥,而后只能吃石块,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根本原因:政治腐败,赋税沉重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1627年陕北起义
?攻入西安: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进入中原:提出“均田免赋”口号2、李自成起义(1)经过:陕北起义:进入中原:提出____________口号攻入西安:____年建立_____政权攻占北京:____年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李自成起义经过“均田免赋”大顺16431644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幕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起义军纪律严明,不许枉杀一人;
(3)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4)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5)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李自成推翻明朝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建立政权1)时间:
2)建立者:
3)政权:4)结果:1644年李自成大顺1644年4月,百万大军攻陷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国都赫图阿拉(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原图 “八旗制度”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
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开关
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
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
全国的统治。清兵入关: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伟业(3)、清朝正式定都北京
1644年4月,清军入关;5月,占领北京;9月,迁都北京,夺取全国最高统治权。清统治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是必然的。明朝后期的腐朽不堪以及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都注定了他们的失败,满洲贵族的清政权正是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不断发展。
或者回答:是偶然的。吴三桂为了个人利益而投降,打开山海关让清军入了关。课堂小结2、清朝的兴起与发展1、李自成起义灭明政治腐败
天灾人祸农民起义爆发
(李自成)1644年
大顺政权1644年
攻占北京均田免赋明朝灭亡女真
兴起1616年
建立后金努尔哈赤1635年
改为满洲1636年
改国号为清皇太极1644年
清军入关李自成失败巩固提升
A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李自成起义建立的政权是( )
A.张楚 B.大顺
C.大齐 D.大蜀B
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4、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
成的军队,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的“将领”是( )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B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李自成的政策与明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这是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