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7 06:3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的成就 (一) 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什么是“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导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 )、( )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钱学森邓稼先“两弹一星”发射成功意义:(1)、1999年11月神州一号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2)、2003年10月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飞行员:杨利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年9月,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载人航天工程: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思考: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 )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卫生屠呦呦2、青蒿素 荣誉: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领奖内容1、我们应学习科学家的什么优秀品质?
(1)热爱祖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品质;(2)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3)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等。2、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为青少年带来哪些启示?
(1)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开拓创新的意识。(2)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3)学习科学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3.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科学技术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科技进步促进生产方式改变,提高劳动者素质。(3)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拓展:一一1.“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毛主席题词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文化事业的发展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2、代表作品: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1、“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
2、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AA3、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袁隆平 D. 邓小平
4、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①袁隆平  ②莫言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A5、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明了( )
A.青蒿素 B.抗生素
C.青霉素 D.头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