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7 06: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
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时事导入
2019年美国特朗普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牵动全世界。近日,对围攻华为。回顾中美关系几十年,风风雨雨,一路坎坷。四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伊如,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时至今日,贸易战不断,中美两的关系是怎样起起伏伏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了解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去了解中美两国风风雨雨的外交关系。
新课探究: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探究与分享:(播放视频===26届联大会议)
史料1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占据。
史料2 如图。
材料三:时代杂志封面新闻:The Chinese Are Coming.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中国是如何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呢?恢复过程中有哪些不平凡的经历?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间和会议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恢复”?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关于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唯一合法的的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合法席位,然而……
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新中国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4)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探究与分享:
展示照片: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握手和尼克松主动和周恩来握手
引出问题: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转机呢?
七十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展示美国包围中国的形势图并说明七十年代的中美关系:美国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中美关系的转机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无论我们还是中国,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就社会制度来说,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讲到国际关系,就不能简单地说,社会主义国家什么都好,资本主义国家什么都不好。如果两种制度的国家再搞成铁板两块,互不来往,互相攻击,那就不是和平共处了,就会推动战争了。 ----------周恩来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四: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会走向缓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1)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愿望与需要,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3)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二: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中、美关系开始解冻
3、中、美关系正常化
1.友好交往的开始
教师展示中美两国开始友好交往的图片(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及乒乓外交图):
中美两国是通过什么方式首次接触的呢?
学生看图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 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问中国,这是美国代表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2.投石问路:基辛格秘密访华(PPT展示图片)
教师:紧接着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3.基辛格访华
教师: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 与周恩来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PPT展示图片)
【拓展】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你怎么看?
政治人物在公众场合的行为都代表国家的政治取向。从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表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孤立中国。从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可以看出中美关系的变化,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5.关系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公报的发表
教师: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如何?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邓小平访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中日建交
材料一: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材料二: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政府《联合声明》
材料三: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从田中角荣的话中你感受了什么?
中日两国结束了近百年来的不正常状态,为两国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中日是在何时建交?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田中角荣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的重要性,认识到中日两关系的重要。因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不仅要有大国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还要具备怎样的大国心态呢?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态度:①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心态:不卑不亢不傲,有定力,按原则办事而不意气用事,讲理性而非动辄抒情。对本国有充分的自信,与别国平等交往,既不欺压别国,也绝不接受挑衅。
过渡:20世纪七十年代是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探究与分享:展示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的新成就。(PPT展示图片图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明确: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新格局。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如今我国已与多少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请你评价一下我国的外交成就。
教师明确:
(1)成就: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评价: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课堂总结: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显著,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外交实现了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课堂板书: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时间、影响
中日关系正常化时间
全方位的外交新格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