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 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7 06: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曹雪芹写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红楼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文学史上的瑰宝。说一说 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二 昆曲与京剧艺术1、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昆曲特点:
地位: 明朝:

清朝前期:
清朝中期以后:
代表作品:
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全国性剧种。汤显祖《牡丹亭》(明)发展到顶峰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清)集中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逐渐走向衰落汤显祖和《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洪昇和《长生殿》《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孔尚任的《桃花扇》创造
改进道光年间
“皮黄戏”博览众采
北京特色京剧
京戏(2)京剧形成过程京剧发展的原因
①京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称为京剧。相关史事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即龙套)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京剧的流派京剧“老三鼎甲”是“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他们在美学风格上的差异,已经初露端倪:秋文在《古中国的歌枣京剧演唱艺术赏析》中称程长庚是“于气势中见韵味”,而余三胜是“于韵味中见气势”,但是他们的更显著的区别则在于他们的地方剧种特征上。程长庚因是安徽人,出身徽班,演唱多徽音,被称为“徽派”;余三胜是湖北人,原是汉调演员,演唱多湖广音,又称“鄂派”;张二奎是“直隶产”,演唱吸收了京腔、梆子的特点,喜用京音,所以“奎派”又称“京派”。一百多年来,京剧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岩)派,高(庆奎)派,马(连良)派,言(菊朋)派,麒(麟童)派,杨(宝森)派等等。旦角中有梅(兰芳)派,程(砚秋)派,尚(小云)派,荀(慧生)派等等。净行中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等等。丑行中尽管流派的形成受条件限制而不太明显,但是文丑中的萧(长华)派,武丑中的叶(盛章)派亦是观众所公认的。 四大名旦 四大须生 在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结果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当堂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走进文艺殿堂简单谈谈明清时期四大古典小说相关知识及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或故事情节或有关绘画、京剧艺术方面的知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绘画京剧1.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D巩固提升2.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牡丹亭》是谁的代表作(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汤显祖 D4.列关于昆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明腔
B.明朝时,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C.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D.昆剧在清朝中朝以后日臻完善,流传四方,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D3.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C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