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有答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有答案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7 11:4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吧!面对锻炼自己,施展才智的测试,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北冥(míng) 徙于(xǐ) 濠梁(?háo) 教学相长(zhǎng)
B. 嘉肴(yáo) 弗学(fú) 兑命(yuè) 选贤与能(yǔ)
C. 骈死(pián) 槽枥(?cáo) 外见(xiàn) 矜寡孤独(guān)
D. 俄顷(qǐng) 突兀(?wù) 广厦(?shà) 回车叱牛(ch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北冥有鱼 其名为鹏 以息相吹 徙于南冥
B. 游于濠梁 出游从容 请寻其本 安知鱼乐
C. 虽有佳肴 教学相长 选贤举能 鳏鳏孤独
D. 世有伯乐 唇焦口躁 翩翩两骑 两鬓苍苍
3、本单元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中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好友惠施,也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马说》一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题目是后人加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D. 本单元的《唐诗二首》,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杜甫所作,《卖炭翁》的作者是白居易,他们二人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
4、下列古诗文断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5、下列句子中不是庄子所说的名言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涯随无涯,殆也。
D.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样貌。《桃花源记》的描写形象深刻,《大道之行也》的阐述清晰有力。请联系两篇文章中的任意一篇,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理想或感悟(3分)
所选篇目:《 》
上联: ;
下联: 。
7、根据提示默写:(6分)(每空1分)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夜来城外一尺雪, 。(杜甫《望岳》)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 , 。
(4)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通过动作描写,写出宫使的飞扬跋扈之态的两句诗是:
, 。
8、综合性实践活动(6分)
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的新特点(6分)(每题2分)
材料一:2018年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从八个赛区挑选出一百余位新选手汇聚央视舞台。
材料二:第二季的“飞花令”风靡全国,2018年第三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的新题型,难度升级,精彩加倍。
材料三:2018年第三季,采用了新赛制,把选手分成五大阵营,让不同年龄段的选手有充分展示的空间,今年还设立预备团,增加淘汰机制,让节目的竞赛感增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文言文【甲】《虽有嘉肴》,回答9—13问题。(10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9、本文选自《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 ② 不知其旨也
③教学相长 ④虽有至道
11、 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教学相长 。
他的意思是:

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3分)
?
?
(二)阅读诗歌【乙】,完成14—16题。(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山房春事(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春事》共两首,作于安史之乱后。这是第二首。梁园,汉梁孝王的宫苑。
14、解释“春来还发旧时花”中“发”的意思是: 。(1分)
15、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16、诗的后两句颇受世人推崇,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丙】段文字,完成17—21题。(13分)
掠过青春的红榜
①高三第一个月月考发榜,红红的榜单上竟然有我的名字,“137名”,而且还是第一张红榜。上高中以来,我的成绩从来没有上过榜,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②顾不得学校的校规校纪,我偷偷去超市买了一瓶啤酒,顺便带了一包豆腐干,悄悄地带进宿舍,几口下去,瓶子见底。脑子感觉晕乎乎的,像做梦似的,脑海中浮现出我考第一的画面,我竟然上了985大学。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被查寝室的老师发现。
③老师直接把我叫进办公室,问我为什么喝酒。我语无伦次,说了半天才说出祝贺取得好的成绩。老师又问我考到全校多少名。137名!我脱口而出。老师“嗯”了一声,站起身,指着操场上跑步的一个女同学说,她的成绩全校前十名,她在跑步。又指了一个坐在操场上看书的同学说,他的成绩也一样。
④老师接着说,这是你新的起点,自己记住就行了。你的人生,还有很多新的起点,不是拿来庆祝的,而是让你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
⑤我是一个差等生,我不止一次地说,我讨厌读书,但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我被动地学习。高一到高二,学校有几十个班,学生上千人,我年级排名五百上下,每次张榜前200名,我的名字从来没有上去过。
⑥我想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该玩就玩,该上课就上课,运气好上个二本学校,运气不好就上专科。不像班上的一些学霸,为了成绩拼死拼活,把人弄得像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高中时光,这么宝贵,一辈子只有3年,应该好好享受。
⑦父亲每天在耳边唠叨,在他眼中,只有985大学才入法眼,其他学校不值一提。我也想考这样的大学,在我所就读的乡镇学校,每年能考上这样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我叫他认清现实,我不是天才,是普通人,考一般的大学,找一般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出人头地。我想给他说这番话,但我没有说出来,我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编造一个跟985靠谱的成绩,发给他,让他高兴高兴。
⑧父亲每天还会发些鸡汤、段子。老实说,我的成绩能够提升,多少受到他的影响。如果不是他发的信息,我不知道985大学有哪几所,在什么地方。受他的励志鸡汤的影响,我稍微努下力,考了全校137名,成绩竟然上升得这么快。数学成绩从来没有上百分,这次考了121分。
⑨跟聪明的同学相比,我发现我不笨,只是我投入太少。我还没有熬到凌晨,周末节假日照常休息,睡到自然醒。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将考试的真实成绩给父亲看。他没有惊讶,只是叹了一口气。我才想起,以前我总在编故事,我不止一次地将我的成绩提到了百名以内,他在外地打工,每年只回来一次,只要不说第一名,他大概相信。只有这样,母亲给钱才爽快。
⑩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我去了操场,那两个学霸仍然还在操场上,尽管这时候已经很晚。要是平时,我已经进入梦乡。看看他们,再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特别羞愧。突然之间,我立下志向,考上985大学,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跟那些学霸一样,像机器般运转,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虽然很疲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适应了学习节奏。
经过几个月的苦拼,我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每次考试我都上了红榜,从年级的137名到前几名,期期不落。高考来临,我超常发挥,顺利考上了985大学。
如今,我坐在一所985大学的宽敞教室里,想起青春岁月的那张红榜,如果没有老师的殷切教诲,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回忆过去走过的路,曾经叛逆过,自暴自弃过,好在醒悟过来。青春是允许犯错的,但不能一错再错,成绩不好也不可怕,只要肯努力,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摘自《意林》,2017.11)
17、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3分)
(1)→ ;(2)→ ;
(3)→回 忆 过 去,自 暴 自 弃; (4)→ 。
18、联系上下文,研读选文第⑩段中“我”产生了什么情感。(2分)
看看他们,再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特别羞愧。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我跟那些学霸一样,像机器般运转,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


20、文中两次提到两位学霸,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中说“青春是允许犯错的,但不能一错再错,成绩不好也不可怕,只要肯努力,成功自然水到渠成。”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丁】《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完成22—25题。(12分)
旧衣里的暖时光
邓迎雪
①母亲有一个爱好,凡是孩子穿过的旧衣,她总会挑选几样细心地保存下来。在她的衣柜里,有我几个月大时用过的小围裙、棉披风,还有那些大大小小被时光熏染的发黄的棉布花衣。
②有时候,母亲会打开她的柜子,拿出一件我小时穿过的旧衣,翻来覆去地看看,念叨着说:“这是你小时候穿过的,穿上可好看了。那时你才一岁多,大眼睛又黑又亮,圆圆的小脸,粉嘟嘟的,我把你抱到外面,邻居们都争着抱你……”
③在母亲絮絮叨叨的话语里,再看那些软软的旧衣,我分明感觉到过往的时光从远方呼啸而来,思绪也回到了久远的岁月。那时,时光正好,如三月的杨柳,泛着生动的青翠的色泽,而母亲正年轻,她怀抱着我,日日夜夜盼我长大。如今我长大了,而母亲却是满头霜发,行动迟缓。
④在母亲的那些旧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我上幼儿园时穿的红毛衣。说起这件红毛衣,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⑤那年我大概五岁多一点,正读幼儿园。元旦快来临的时候,老师挑我和几个小朋友排练了一支舞蹈,准备参加市里的少儿文艺汇演。可就在演出的前一天,老师突然要求我们上台演出时都要穿红毛衣。可那时我没有红毛衣。母亲赶快去商场买,一连跑了几家也没有找到。母亲又急匆匆地四处去借,可借来的毛衣要么不合身,要么色彩不纯正。眼看已快到中午,红毛衣还没有找到。情急之下,母亲去商店买来红毛线,决定用粗棒针为我赶织一件新毛衣。为了赶时间,她连晚饭都没有吃,坐在灯下,一夜未眠,双手不停地翻飞劳作。
⑥清晨五时多的时候,母亲终于为我织出了一件崭新的红毛衣。鲜红的颜色,大小正合适,我穿在身上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母亲却累得双手连筷子也拿不起来了。
⑦这件毛衣一直在母亲的衣柜里放着,虽然它的色彩染上了时光的灰尘,不再鲜亮,但我却视作珍宝,因为每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母爱。
⑧我家衣柜里也有不少旧衣。我也学着母亲,把儿子小时候的衣服,专门挑了几件收藏起来。其中有件是我给儿子做的第一件衣服,一个红色的棉布小肚兜。那年儿子不到一岁,正值夏天,怕他穿着背心裤衩受凉,就给他缝了这件肚兜。从没有做过针线活的我,凭着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了一个肚兜图案,然后照着样子,用一块红色的旧棉被面,絮上一层薄棉,缝成小正方形,然后缀上带子,这件肚兜就大功告成了。照一周岁照片时,儿子就穿着这件肚兜,肚兜上蓝色的带子从领口处露出,被镜头记录了下来。
⑨时光匆匆,一眨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再看这件肚兜,歪歪扭扭的针脚,软软的棉布,比成人的巴掌大不了多少。想着儿子当年戴着他的模样,忆起当年初为人母的我,在灯下赶制小肚兜的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千,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⑩藏在旧衣里的光阴总是这样让人分外想念。
我家衣柜里有件旧羽绒服,是多年前丈夫买给我的。有年冬天,我要去东北出差,在邻市工作的他听说了,去商场给我买了件厚厚的羽绒服。那时还没有快递,他请了假,坐火车给我送来。当我在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东北,穿上这件羽绒服,心里暖暖的。出差的那些天,我的工作并不顺利,但这件衣服无形中给我增加了许多力量和勇气。如今这件羽绒服款式老旧,但仍被我小心珍藏。
那些人生路上的旧衣,不仅有旧时光晕染的印迹,也有一段段泛黄的老故事。每当想起蕴藏在旧衣里的暖时光,我的心就沉浸在过去美好的回忆中。旧衣里的暖,是我人生的财富,也给了我抵挡岁月风雨的信心和勇气。
(摘自《衡水日报》2017年11月14日)
22、本文围绕“旧衣”写了温暖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一、三片断的内容。(2分)
片断①: 。
片断②:“我”第一次给儿子做棉布小肚兜。
片断③: 。
2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那时,时光正好,如三月的杨柳,泛着生动的青翠的色泽,而母亲正年轻,她怀抱着我,日日夜夜盼我长大。

24、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6、阅读下列名著,回答问题。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保尔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选文出自前苏联作家????? 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是谁?。(1分)
(2)“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是指哪三次?(2分)
??????????????????????????????????????????
“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这条道路”是指什么?保尔面对生活的态度对我们新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有什么意义?(2分)


得分


作文(45分)

27、同学们,人生中,我们总会有许多期盼,期盼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人生的向往。因为有期盼,我们才会付出努力与拼搏。期盼是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成长;期盼是一种别样的爱心,让我们走出迷茫,走向成功……
请以“期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50字;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
























































































参考答案:
1、B. “选贤与能(yǔ)”应读为“jǔ”,“与”同“举”是通假字。
2、A. 点拨:其中B. “请寻其本”应为“请循其本”C. 中有两个通假字:“选贤举能”应为“选贤与能”,“鳏寡孤独”应为“矜鳏孤独”; D. “唇焦口躁 ”应为“唇焦口燥”。
3、D. 简析: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4、C.点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里的“故人”是两个词,不是”老朋友,老乡“的意思,“故”是“所以”的意思,此举应断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D.点拨:其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并非庄子的,它是老子的名言。
6、例如:我选《桃花源记》示例:设酒邀渔人,息机忘世唯叹惋;避秦来绝境,黄发垂髫正怡然。
7、(1)曲径通幽处;(2)晓驾炭车碾冰辙;(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8、材料一:选手新;材料二:题型新;材料三:赛制新。
《礼记》
10、①即使 ② 甘美 ③ 促进 ④ 最好的道理
11、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12、 教学相长 。他的意思是: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13、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勉励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14、开放,绽放。
15、前两句描绘了梁园萧条落败的景象。(诗句意思:日暮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一片萧条,只有三两户人家。)
16、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庭树的无知,寄寓了作者的伤时感慨。开花的庭树反衬出梁园的荒芜,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悲情。
【解析】该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细读全诗,可发现“庭树不知人去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庭树以人的感情,伤感之情跃然纸上。“旧时花”反衬“极目萧条”的梁园,采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慨叹梁园萧条衰败。
17、(3分)(1)初登红榜,喝酒庆祝(2)被老师发现,接受教诲(4)幡然醒悟,勤奋圆梦
【解析】细读文章可知,(1)处填写内容在第①②段,写我考到“137名”登上了红榜,于是喝酒庆祝。(2)处填写内容在第③④段,写老师拿拥有优异成绩学生的刻苦教育“我”,让“我”明白每一次成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4)处填写内容在第⑩~段,写“我”幡然醒悟,刻苦努力,终于考上理想的大学,最后归纳筛选的信息即可。
18、表现了“我”看到学霸的努力而内心产生的内疚、惭愧之情;暗示了“我”决心考上理想的大学。
【解析】解答此题,结合题干可知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把握,然后抓住上文句子“那两个学霸仍然还在操场上,尽管这时候已经很晚”“再对照一下自己”可以体会“我”内心产生的内疚、惭愧之情,结合下文“我立下志向,考上985大学,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可以体会“我”立志学习,最后综合进行表述即可。
19、(3分)把“我”比作“机器”(1分),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的艰辛努力(1分)。
【解析】题干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抓住句子“像机器般运转”可知,将“我”比作“机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结合句子“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一句可以体会“我”的努力。
示例:用他们的勤奋与“我”形成对比,凸显我学习态度的转变。【解析】理解对比衬托法。
示例:同意: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可能犯错,重要的是能知错就改。只有肯改正错误,并一直踏实努力地向前,最终都是可以有收获的。(意思对即可,要能自圆其说)
片断①:母亲一夜未眠替“我”编织红毛衣片断③:出差时丈夫请假坐火车为“我”送来厚厚的羽绒服
【解析】细读文章内容,弄清“‘我’第一次给儿子做棉布小肚兜”位于文章第⑧~⑩段,由此可知,片断①的答案在第⑧段之前,阅读④~⑦段可知,这两段讲的事件是母亲一夜未眠替“我”编织红毛衣;片断③的答案位于第段,讲的事件是我出差时丈夫请假坐火车为我送来厚厚的羽绒服,据此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3分)把“时光”比作“三月的杨柳”,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岁月的美好和母亲的年轻,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解析】由题干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抓住句子“时光正好,如三月的杨柳”可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光”比作“三月的杨柳”,结合句子“泛着生动的青翠的色泽”一句可以体会这句话体现了母亲的年轻,表达的是怀念之情。
运用动作描写,具体描绘了我给儿子做肚兜的过程,表现了“我”对儿子浓浓的真挚的爱,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即分析描写手法及表达作用,然后细读所给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画”“絮”“缝”“缀”可以辨析所用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再结合句子“起当年初为人母的我,在灯下赶制小肚兜的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千,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可以体会其初为人母时对儿子真挚的爱,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并有条理地表述即可。
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总结全文内容;内容上点明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主题,揭示了旧衣里的暖既是我人生的财富,也增添了我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内容2分,结构2分)
(1)奥斯特洛夫斯基????达雅
(2)第1次:与波兰白军战斗中,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2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第3次: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
(3)“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意义: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理想和激情的追求更迫切。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也面临严峻的精神挑战和重塑理想的机遇,只有重新对理想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进行评价和反思,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保尔精神”——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操守,应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28、按中考作文标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