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北大附中新疆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自治区北大附中新疆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7 15: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大附中新疆分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位于(  )
 
A.
DNA?和mRNA上
B.
DNA和tRNA上
 
C.
mRNA和tRNA上
D.
染色体和核基因上
2、如图所示的过程中,能在人体皮肤正常生发层细胞的细胞核中发生的是( )
?A.a和b??????????? B.b和d?????????? C.a和c????? D.a、b?和d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B.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D.植物组织培养可导致基因重组
4、“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 )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有遣传病的个体的细胞内―定含有致病基因
B.21三体综合征的病因可能是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结合
C.调查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该在发病家系中调查
D.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
6、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7、下列叙述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8、当某种新感冒药刚问世时,其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效果很好;几年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疗效逐渐降低。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药物对病毒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使病毒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9、人体中占体液百分比最大的是(  )
A.细胞内液? ?? B.细胞外液?? C.血浆???? ?D.淋巴
10、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 A.??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 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D.??血浆pH的相对稳定
1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2、冬季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电吐、发热、腹痛和腹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B.反复感染该病的酬是机体不能产生抗体
C.诺如病毒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发热过程是机体散热大于产热的结果,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13、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突触处,信号的转换模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B.突触前膜可以是胞体膜或树突膜
C.突触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14、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A.
大脑皮层的V区
B.
大脑皮层的S区
 
C.
大脑皮层的H区
D.
大脑皮层的W区
15、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反射弧发生变化???????????????? ???????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16、?“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就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7、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8、2017年马拉松比赛在国内的众多城市举办,引领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运动员在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铕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19、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20、右图表示两个细胞或病毒与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若a是HIV,则b是T细胞,HIV的入侵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丧失
C.若a是凋亡的细胞,则a被b吞噬细胞分解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
D.若b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a可能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浆细胞
21、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2、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⑦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产生的有只有①②③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
C.图乙中曲线de段斜率大于bc段,说明二次反应产生了更多的效应T细胞
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
23、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
24、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25、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 可能会相同
C.经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二、填空题(50分)
26、(10分)分析下面的小麦育种图解(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DDTT(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感锈病)―Ⅰ--→F1----→花药--Ⅱ-→单倍体幼苗--Ⅲ-→可育的正常植株---→选育出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
(1)图中Ⅱ过程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技术,这些幼苗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
(2)图中Ⅰ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Ⅲ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处于_______________幼苗细胞无法形成纺锤体,最终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13分)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举出2例)。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两种)?。
(6)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部位(填标号)。
28、(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和??????????;如果图中丙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填字母)。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
(5)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29、(8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中,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HIV的工厂,每个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都可释放数百万个HIV。人若感染HIV,潜伏期一般2—10年(如图1—2—3所示),一旦确诊为艾滋病,一般2—3年死于其他疾病或癌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 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效应T细胞作用于???????????????? ??????????????,HIV失去藏身之所后再经过???????作用,使HIV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每空3分)
(2)B点中有少量HIV的遗传物质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潜伏在??????????细胞中。潜伏期过后,经过?????????的转录、翻译形成??????????外壳,再经过???????????的组装过程,形成新HIV并释放出去,使HIV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上升。
(3)科学家研究发现HIV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变化,这给治疗和预防艾滋病药品的开发带来了极大困难。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学家应该从何入手开发治疗艾滋病的特异性药物?(2分)
30、(9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
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
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的结果。

北大附中新疆分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选择题
1~5 AACAD
6~10 CCCAA
11~15DADBD
16~20 ACDAD
21~25 AAACC
填空题
26.(10分,每空2分)
(1)花药离体培养??????DT,Dt,dT,dt?
(2) 通过杂交使亲本基因重组获得有益人类的新品种???
(3)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27、(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②③(2分)
(2)6、三
(3)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2分)
(4)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2分)
(5)二氧化碳、尿素等(2分)
(6)核糖体?、?②③④(2分,打不全1分)
28、(10分)
神经调节和体液(或激素)调节(2分)???? A和D(2分)?
(2)胰岛素(1分)??? 胰高血糖素(1分)?
(3)C和D(2分)?
(4)反馈调节(1分)?
(5)抗利尿激素(1分)?
(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被感染细胞(靶细胞),激活被感染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增加膜的通透性和渗透压,使被感染细胞裂解死亡; 抗体。
(2)被感染;互补DNA链;蛋白质;RNA与蛋白质外壳结合。
(3)阻止HIV的转录过程(或阻止整合到被感染细胞DNA上的病毒基因转录)(2分)
30、(9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