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部编教材 初中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949-10-1温故知新(中国现代史的四个时期) 1956196619761978DCBA相应时期:
A 改革开放新时期
B "文革” 时期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原子弹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学习新知 (比一比,赛一赛,学习本课基本知识点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两弹一星两弹: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
一星:人造卫星国防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4.101966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1970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两弹一星”相应成就: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东方红一号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结合材料一、二,想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又有何历史意义?★探究一: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原因: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 结合材料一、二,想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又有何历史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历史意义:钱学森
(1911-2009)代表人物:两弹一星导弹之父
航天之父 两弹元勋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选择相应视频、微课资料进行学习,并探究应该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视频、微课资料:
两弹元勋--邓稼先(师生微课作品)
屠呦呦(教师微课)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视频)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视频)材料三:作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阳光学业评价
材料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决定以探亲名义回国,却被无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年之久┄┄
——阳光学业评价
通过观看视频、微课和上述材料三、四,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什么精神?★探究二:感受和学习科学家们的精神 通过观看视频、微课和上述材料三、四,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爱国主义、无私奉献、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攀登、呕心沥血、淡泊名利…… 民族精神财富199920032008 漫步太空的相应成就: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 漫步太空1999.11.20: “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10.12: “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9.25: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1.11.1: “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6.11: “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杂交水稻之父农业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家庭联产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际农业最高奖
——世界粮食奖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疟疾20世纪70年代发现治疗医学
材料五: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阳光学业评价
材料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探究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五、六和所学的知识,谈谈科技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生活变得更便利、便捷。科技不仅改变着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而且引起全球变化,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改革开放后 长篇小说
《红岩》
《青春之歌》
话剧 《茶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电影 《英雄儿女》
《林则徐》文化事业的发展莫言 莫言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 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是主心骨。 国防科技文化成就 农业 医学 文化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青蒿素莫言“双百”方针 (一)基础达标:学评 P81
(二)提高题:研学案达标测试 (一)基础达标:C A C B B D
(二)提高题: D D A D研学案
课题: 科技文化成就 编号: 18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使用时间:2019年5月
主备人: 审核人: 历史备课组 授课人:
【课程标准】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知道邓稼先、钱学森
2、分析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概括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
3、知道我国实施的载人航天工程,知道杨利伟
4、知道袁隆平及其籼型杂交水稻
5、知道屠呦呦及发现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6、知道“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7、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8、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难点: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学习线路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中国现代史的四个时期(把相应时期的序号填入框中)
相应时期: A 改革开放新时期 B "文革” 时期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二)学习新知:比一比,赛一赛,学习本课基本知识点
1、“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相应成就: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伟人与成就(连线)
邓稼先 导弹之父、航天之父
钱学森 两弹元勋
袁隆平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青蒿素)
屠呦呦 杂交水稻之父
3、文化事业的发展
时期
方针
成果
改革开放前
毛泽东提出
的方针。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
改革开放后
无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一、二,想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又有何历史意义?
探究二:感受和学习科学家们的精神
材料三:作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阳光学业评价
材料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决定以探亲名义回国,却被无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年之久┄┄
——阳光学业评价
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微课和上述材料三、四,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探究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材料五: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阳光学业评价
材料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五、六和所学的知识,谈谈科技的重要作用?
三、建构知识
四、达标检测
(一) 基础达标:学评 P81
(二)提高题:
※单选题:
1、2017年4月18日,全国首个农村淘宝中心仓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正式运行。下列科技成果与之属于同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是( )
①汽船 ②籼型杂交水稻 ③飞机 ④电灯 ⑤“银河—I”巨型计算机 ⑥互联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2、2016年10月11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邓小平曾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D.“863计划”的实施
4、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五、知识链接 《两弹一星,共和国的丰碑》 《袁隆平口述自传》
【自我评价】
课堂评价
1、我这节课的表现是 (优/良/中/差)
2、小组对我的评价是 (优/良/中/差)
3、老师对我的评价是 (优/良/中/差)
反思与困惑
1、对本节课内容掌握:( )A. 很好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2、对本节课还困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