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7 16:5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1.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说出改革开放前后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3. 通过材料分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衣住行衣从过去取暖基本靠抖到现在穿衣赶潮流1953年,包括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在内的一整套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体系形成,国家按年度发给老百姓一定数量的布票,用以购买布料、衣服、蚊帐、床单,乃至布袜,一切含有棉纱成分的产品均属其内。正常情况下,不分大小口,每人每年一丈二尺。有几年少一些,不等。一般家庭内部按不同需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统筹考虑使用。一家几个孩子,总是只给老大添置新衣。老大穿的旧衣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穿……衣服破了是不会丢弃的,补了又补,穿了又穿;以致补丁垒补丁是常见的事,不以为怪。
——《改革开放前的真实中国》食从一天三顿不见油到讲究营养是关键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
“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
——《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住从六十年代住草房到扒掉瓦舍盖洋房1961年我在城关小学当教师,住的是四人一间的民房和两人一间的披厦。次年到文教局,与人同住一间。1962年到潘村中学,住在大门口厢房内,约6平米。房内只容得下一张床、两张课桌和一条方凳。1963年到文化馆,三人同住一间大约十多平米的房间。1967年结婚的时候,文化馆给我半间房,好在是独立空间,约八、九平米。除一张双人床以外,岳母给了我们一张六仙桌和两张椅子。自己又买了个煤油炉,似乎有点像个样子了。
——《改革开放前的真实中国》行从“飞鸽”“永久”一步不走到开着轿车去旅游对于县城乃至农村人来说,行,主要就是徒步,俗称“起旱”。干部下乡,徒步;学生上学,徒步;走亲访友,徒步;迁徙搬家,更是徒步。那时候的人特别能走路,一天走上六七十里不在话下。县城无公交,更无出租车。只有帮人运送行李物品的挑夫,和拉板车的工人。及至三轮车、“达雅机”出现,已经是后来的事情。自行车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代步工具。一般单位都要努力弄一辆乃至几辆自行车,或购买(要票证),或上级发放,或通过别的途径弄来旧车。早先文教局有二辆自行车,都是上海永久牌。其中一辆公用,谁下乡、谁有公事,谁用。
——《改革开放前的真实中国》用从此致敬礼到让全世界遇见你“以前营业大厅很热闹的,24小时灯火通明,一直都有来发电报的市民。”一位电信老员工回忆,当时寄一封信去外地,起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收到。长途电话由于信号得靠人工接通,一大早就去排队,下午才能轮到。因此发电报成为紧急情况下,最为快捷的通信方式。以当时办公地址在和平饭店的上海电报局为例,一楼是电报局营业大厅,二楼是国际报房和中央室,三楼是国内和市内报房,光报务员就有900多个,里面黑压压的全是人。
——《上海仅剩1家营业厅可发电报》   截至1997年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310万;
  截至1998年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数2498万;
  截至1999年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330万人;
  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8530万;
  截至2001年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4481.2万;
  截至2002年1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0661.6万;
  截至2003年1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6869.3万;
  截至2004年1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3482.4万;
  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9342.8万;
  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6108.2万;
  而到2007年1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了46741.0万;
到了2017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了14.4亿。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的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