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卖火柴的小女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卖火柴的小女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7 19: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请大家翻开课本63页,快速浏览“单元导读”,思考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任务分别是什么?
预设:本单元的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学习任务是:阅读时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评:你很会读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目标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在咱们第四单元中,有许多外国名家名篇,你会认识认识许多拥有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主人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
这个童话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预设:安徒生)
你对安徒生有哪些了解?谁能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预设:介绍国别、家庭、经历、本文的创作灵感来源……)
师补充资料:生默读。相信大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会对这个主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悟:
请大家回忆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浏览课文,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1-4残酷现实 5-10美好幻象 11-12悲惨死去
大家很会预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四、朗读感悟
第一部分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哪些描写触动了你的心灵?把相关语句标出来,并作简要批注。
2.汇报交流
预设:学生会从小女孩寒冷、饥饿、得不到关爱这几方面进行汇报。生说,师随机板书:寒冷、饥饿、到不到爱。
3.师指板书: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
4.让我们一起读出她的可怜吧!
5.同学们,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这个句子:“这一整天,谁也没……谁也没……”小女孩会遭到那些人的拒绝呢?想象当时的情景,给同位说一说可能发生的一幕,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谁也没”“一个”等词发挥想象,感受当时的世态炎凉,进而体会小女孩的孤苦无助。
6.可怜的小女孩会遭到怎样的冷遇呢?指两名同学试着说说。
7.拓展:这是怎样的一整天啊!(屏幕出示)让我们一起感受小女孩一天的艰苦历程。
创设情境,想象说话。一名旁白,两名同学补充说话,完成情景对话。
8.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让我们再次读出这残酷的现实吧!
第二部分
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于是,她擦燃了手中的火柴。快速浏览5–10自然段,划出写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
把这几句话对照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驱使小女孩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她一次次擦燃火柴的情景。
请大家标出她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景。
大家都来读读,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
小小的火焰让她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冻了一天的小女孩此时终于得到了一丝温暖,这一刻,她多么幸福啊!谁能读出她的幸福?
对饥寒交迫的小女孩来说,这真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让我们一起读出小女孩的幸福吧!
4.(屏幕出示)一瞬间,火柴灭了,剩下的只有______
的______。
5.小女孩之所以第一次擦燃火柴就看见了大火炉,是因为她______。
6.刚才我们边读边体会到了小女孩对温暖的渴望,感受到了火焰带给她的瞬间的幸福。下面,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6–10自然段,并思考表格。
7.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的全是她的( ),而火柴一灭,她就又回到了( ).幻想是( )的,这就更突出了现实的( )。小女孩深知这幸福景象的转瞬即逝,所以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时,她是怎么说的?
①这里连用了四个“!”,应读出小女孩怎样的心情?
②小女孩多么想让奶奶带她离开这儿啊,谁能读出她的急迫?
③小女孩用了近乎乞求的语气要把奶奶留住,她点燃了手中所有的火柴,看到了一生中最美的画面,谁来读?
8.你现在知道了吗?小女孩之所以犹豫不决的点燃第一根火柴,到最后毫不犹豫地花着一大把火柴,是因为她________。(预设:渴望幸福)
9.是啊,现在就让老师和大家合作朗读,再次体会小女孩那一个个幸福的瞬间吧!
10.同学们,你注意了吗,刚才老师读的黑色部分和大家读的红色部分有什么特点?
预设:老师读的是小女孩的现实中的生活,我们读的是她擦燃火柴看到的,是她的幻想。
没错,这种写法叫做虚实结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啊?
是的,既突出主题,又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
第三部分
看课文最后三段,联系上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你能不能找到答案呢?请大家在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自读感悟,体会关键词句表达的深层含义。
你弄懂了哪个问题?
是啊小女孩悲惨的死去了。请一个同学读11段。
听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同学们,安徒生这位伟大的作家,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善良的心灵,他是多么希望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穷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啊!可是同学们,拥有生命才是最幸福的,小女孩死了,她得到真正的幸福了吗?
那么你认为,文章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是啊,“幸福”二字的背后隐藏了巨大的悲剧现实,文中两个“幸福”看似喜,实则悲,以喜写悲,更让人感到悲痛。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祝福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路走好。
八、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有一个小姑娘读了这个童话也深有感触,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我们合作来读读吧。
2.你愿意拿起来笔来,也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快来试试吧。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抒发情感的机会,尽情表达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祝福。
3.学生展示。(2人)
4.同学们,两百年过去了,安徒生作品中这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至今还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可见,安徒生童话的魅力之大。课下,请大家多去品读这位童话大师的作品,让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经典童话伴随我们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