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项复习易错点第二课时(生物进化、遗传变异、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种生物)课件(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专项复习易错点第二课时(生物进化、遗传变异、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种生物)课件( 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7 18: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专





点第


时学习目标易错题生物进化遗传变异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种生物  1.原始大气的成分;
  2.原始生命的形成条件及形成场所;
  3.化石;
  4.生物进化的历程;
  5.生物进化的原因;
  6.自然选择学说。考点7 生物进化生物的进化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化石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者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生物进化的趋势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生物进化的原因周围环境的变化。2.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保护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戒色: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3.自然选择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4.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相对性状;
  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4.染色体;
  5.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考点8 遗传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生物的变异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经生殖细胞向子代传递基因和染色体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变异的类型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禁止近亲结婚性状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1.相对性状  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形状。  1.基因成对的存在于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2.精子和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结合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显性性状:在F1代表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2.隐性性状:在F1代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3.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后代只表现显性,不表现隐性。
  4.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只有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有DD、Dd两种。
  5.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不会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人体内的染色体由22对常染色体
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
  2.男性性染色体由X染色体和Y染色
体组成,女性性染色体由2个X染色体组
成;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四、人的性别遗传  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生物或畸形器官,给人类带来危害。五、生物的变异1.生物变异具有普遍性2.生物变异的意义好的一面:  物种进化;培育生物新品种,造福人类。坏的一面: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形状。相对性状的正确理解。 狗的长毛和猫的短毛不是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狗的卷毛也不是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狗的短毛才是相对性状。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动植物的细菌和真菌病;
  3.共生;
  4.保存食品的方法;
  5.细菌与环境保护。考点9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真菌和细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食品的制作食品的保存疾病防治细菌与环境保护  如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一些真菌使人患足癣、引起棉花枯萎病。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做共生。3.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如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用醋酸菌制造醋等。1.利用细菌和真菌可以制作食品2.防止食品腐败  原理: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转基因药品: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用细菌生产药品。  3.防治疾病——抗生素、转基因药品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污水处理原理: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  4.细菌与环境保护——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1.鱼能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3.鱼的呼吸器官;
4.其他水生动物举例;
5.陆地生活动物的特点;考点10 各种动物6.环节动物的特点;
7.哺乳动物的特点;
8.变温动物的定义;
9.鸟适于飞翔的特点;
10.昆虫的特征。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
的动物陆地生活
的动物空中飞行
的动物鱼类其他水生动物水域环境的保护游泳呼吸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
其他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蚯蚓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主要特征昆虫的特征节肢动物主要特征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兔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体的平衡,尾鳍决定鱼运动的方向。??1.鱼鱼用鳃呼吸。呼吸游泳  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2.其他水生动物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如虾类和蟹类。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二、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对比  陆地环境水较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含有气态氧;环境复杂多变、食物短缺、敌害多;缺少水中的浮力。  身体呈长柱形,由多个体节构成;靠体壁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分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体温恒定;牙分为门齿、臼齿和犬齿;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4.哺乳动物特征3.环节动物特征  有些动物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5.变温动物  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鸟的体表被覆羽毛,有利于飞行;鸟的前肢变成扇形翼,适于扇动空气;鸟的胸肌特别发达,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鸟的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可以减轻身体比重;鸟的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进行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大量氧气。三、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昆虫昆虫的特征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节肢动物的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四、两栖动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