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3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34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7 21: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总结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过程?
①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康熙时,设南书房。
③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作用: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间、目的和特点各是什么?
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3、文字狱的危害(影响)有哪些?
(1)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 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4、“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
①主观原因: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客观原因: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5、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一.《红楼梦》
1.作者及成书时间 107页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的《红楼梦》。这篇长篇小说初名
《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经
历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
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
鹗[è]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
名《红楼梦》,在
时排印面世。
曹雪芹
乾隆晚期
人物扫描
曹雪芹,名霑[zhān] ,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温饱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
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
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
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
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
不到50岁就去世了。
一.《红楼梦》
2.思想性 108页上
①主要内容:
②影响: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
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红楼梦》知识结构
曹雪芹
清代(乾隆晚期)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1.作 者:
2.成书时间:
3.主要内容:
4.影 响:
一.《红楼梦》
3.艺术性 108页下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严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李 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 玉
金陵十二钗
相关史事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用活字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二.昆曲
1.昆曲简介及代表作: 109页下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是原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苏州昆剧古戏台
二.昆曲
2.顶峰的时间及代表作: 110页上
①时间: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②代表作: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相关史事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词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佳作。《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当时的观众在观看这两部剧时,多流泪感叹。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两部剧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
二.昆曲
3.衰落: 110页下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所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今日昆曲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二. 京剧艺术
2.京剧形成 111页上
①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②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紫禁城畅音阁大戏台
相关史事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即龙套)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生 旦 净 丑
京剧四大行当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课后活动
1.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背景广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以贵族家族贾府的兴衰变迁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朝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所以能受到追捧。
《红楼梦》思想性强,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下层人民的抗争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1.目前全国共有三处曹雪芹纪念馆,其中北京的纪念馆坐落于北京植物园(原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所在地),被专家普遍认为是他晚年著书之处“西山黄叶村”。曹雪芹在此处所著之书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2.(2016·玉林)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D
B
3.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粱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
4.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此时最有影响的戏剧是(  )
A.黄梅戏和京剧 B.汉调和京剧
C.昆曲和京剧 C.汉调和昆曲
B
C
5.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到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  )
①《牡丹亭》②《桃花扇》③《红楼梦》④《长生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7.京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它形成于( )
A.雍正、乾隆年间 B.乾隆、嘉庆年间
C.道光、咸丰年间 D.同治、光绪年间
B
C
C
9.《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作者笔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
B.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0.《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赞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
B.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C.展示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D.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C
D
1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2.昆曲是一门盛行于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曲腔哀婉,文字洗练,意境幽深。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但乾隆嘉庆年间昆曲日趋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脱离广大民众和社会现实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D
A
1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剧形成于北京地区,最初被称为“皮黄戏”
B.京剧是南方一些剧种融合并发展的产物
C.京剧正式形成于中国近代
D.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9世纪初年流行语
材料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曹雪芹。清朝。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3)你对《红楼梦》有怎样的评价?
 (2)不能将小说简单地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3)《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昆曲脸谱

材料二:人们这样评价昆曲:“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
材料三:
(1)昆曲何时成为一种全国性剧种?结合材料一的昆曲脸谱,说说昆曲有何特点。


(2)材料二是人们对昆曲发展历程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无戏无曲”指的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的国粹,它是什么?形成于何时?
(1)明朝。特点: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2)指昆曲衰落。原因:昆曲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
 (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